杜笑笑看着这家伙轻车熟路的拿着自己的手摩挲的动作有些无语,但是又无法否认,她其实也挺享受这种小小的亲密。加之顾世子的不仅每次出手有分寸,不会过于冒犯,而且保密工作做得好,这些天虽然没少跟她黏糊,可是每次都让人单独劈了地方出来,所以外面没有什么不好的流言出现,杜笑笑也就由着他。
于是她淡定的解释道:“没什么想买的,我只是看着身边的几个丫鬟这两日好似有些想家,心情都不大好,所以想着让她们出去换换心思,松快松快。”
顾慕瑜笑道:“你对底下人倒是好,只是这想家的好像不止是你的丫鬟吧,我看你这两日偶尔也走神,可是挂念你的弟弟?”
杜笑笑没想到他观察这么细,一时诧异道:“你知道的倒多,还知道我有个弟弟呢?”毕竟之前在宫里跟他坦诚身份的时候,杜笑笑只说了自己是跟她见过面的“杜笑言”,关于家里的其他情况却没有多加解释。
顾世子是贵人,能记得跟男装的她那一面之缘可以归功于他的记性好,但能知道她家里的情况就不太正常了,毕竟,她这个层面的人,没什么必要被人家这么尊贵的身份惦记。
顾慕瑜本来是出于关心随口问问,却不想一句话没注意就被这丫头抓住了马脚,于是再次感叹于自家小姑娘的细致和敏感,不过这事儿之前不好说是因为两人还算不得熟悉,说多了怕她多想,再者,也没有合适机会,今日倒算是个坦白的好时候。
于是他左右看了看,确认不会有人听到他们两个的讲话,才又靠近了杜笑笑一步,摸着鼻子解释道:“我说了你不许生气,我知道你家里的情况,是因为我在你府上安排了人,当然,最初让他混进去并不是为了监视你们一家,只是为了办些其他事情,只是因着你们是这家的主子,所以多少会知道些消息,所以我才连你是女扮男装的事都不知道。”
而且就像顾世子所说,这人连她女扮男装的事情都搞不清楚,可见能接触到的有限,所以她也不担心其他,只要求知道基本信息,之后好做一定避让也就是了。
第276章
杜笑笑没想到传说中一直照顾顾世子的姨母原来是这么个人,一时有些惊讶,好奇的追问道:“那然后呢?她什么时候回来的?”
“大概是我出生前两年吧,我那位姨母出嫁之后一直无所出,所以在我那位姨丈驾鹤西游之后她就回了娘家,但她性子不安分,在老家把邻里得罪的差不多之后就主动来京城投奔我母妃,可是当时我母妃正在边关陪伴父亲,得到她传来的书信之后,就让留守府邸的管家帮她安排了一处别庄暂住。后来我母妃回京,父王出事,这位姨母就打着照顾我母妃的旗号搬进王府里来住,我母妃当时因为我父兄的事情无心管她,她就自说自话,插手府里的很多事情,要不是有金婶婶多次阻挠,只怕连中馈也要被她拿去。
及至后来我出生,我母妃病倒,她又用我母妃身子不好的理由想要代替照顾我,你要知道,当时我母妃病重,时日无多,若是这时她做了我的半个养母,一旦我母妃仙逝,她就是王府里的唯一主子,即使我以后长大,看在她的养育之恩上,也要尊她敬她,奉养于她,不然传出去,就是狼心狗肺,忘恩负义。
要不是我母亲病中仍然替我着想,知道姨母这人不足以托付,趁着姑母来探望时,托孤于姑母,我只怕必然要沦落她手里去。
我当时年幼,许多事不能自主,若是真的被她养育,也不知会成个什么样子,只是据我后来很多年慢慢看来,总不会是好的。
后来姑母接手了我的教养,府里没有了正经主子,姨母不好再客居与此,就搬出去了。直到我四岁回府,她又上门来想要入驻,被我拒绝后,还几次三番来府上看望,说是这些年对我格外想念,只是因为我姑母府上门第高贵,不好拜访,所以才没来看望。
但其实我知道,她那些年其实根本没有登过姑姑的门,而是到处打着我母妃妹妹的旗号,攀权附贵,想要再嫁豪门。但她没有任何根基,本身也不是什么倾城美人,才艺品德,没有一样拿得出手,人家真正的世家大族,哪里愿意接纳她。
她多次碰壁,实在无法了,才又回来想要借我的东风。”
高宗的太子之位渐稳,再加上后来,也不知是不是忠亲王这个继子带来了子孙运,高宗也有了自己的次子现在的和亲王,还有三子当今圣上,地位更加巩固,于是太宗崩逝时就顺利成章便留下遗诏,传位给自己的长子高宗,并将荣亲王封地定在了北地荒凉之地,严令他无召不得回京。
高宗即位时刚好是不惑之年,本来正是大展拳脚之时,却不想制定了一大堆政策打算改善民生之时,却忽然听到北面传来消息,荣亲王叛乱,高宗连下三道圣旨召其回京认罪,言明只要他放弃出兵,将只是软禁,并放过其部众亲眷。
但荣亲王不理,高宗无法,只得调集兵将前去平叛,但大景朝之前经历战乱太久,兵员本就不足,剩下的多数将领都镇守了边疆,远水救不了近火,京城可用之人不多。
于是高宗决定和亲王并当今圣上领军出征,剩下忠亲王留守京城,战事一共打了两年,荣亲王准备充足,所以一度甚至逼近京城,当时情势危急,加之忠亲王的身世为人诟病,大臣们害怕他突然反叛,投靠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旦这父子联手,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纷纷劝高宗迁都别居,暂避其锋芒,高宗不肯,忠亲王也真的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全力固守京城,直至战事结束。荣亲王战败,羞愤自杀,连其其他所有亲眷子嗣一起,在府里自焚而亡,于是当年的荣亲王府,一时烟消云散。而他留在世上的唯一子嗣,却因固守京城有功,加封为忠亲王。
忠亲王出身尴尬,但先有为高宗带来子孙运的传言,后有固守京城的功绩,再加上与高宗一家相处和睦,所以在宗室里地位倒还稳固,只是今上继位后,到底顾忌他的血脉,在军权上对他多加限制排挤,现在,已经不像当初那么风光了。”
杜笑笑没想到时陌居然了解的这么细,一时啧啧称赞道:“之前虽然也了解些,但到底不细致,时大哥到京时间这么短,居然就能打听到这么多内情,着实厉害。”
时陌道:“虽这些事事关皇家,但到底已经过了那么久,朝廷管制便没有那么严了,许多出宫荣养的老宫人或者旧时豪门的下人们言谈间难免谈及,若真有心打探,倒不难知晓。”
杜笑笑道:“哦,原来如此,知道这些,倒是能对选秀这些豪贵子弟们多些了解,避免碰些人家的禁忌。”
时陌道:“小姐说的是,跟皇家有关的事,多小心都不为过。这次参加选秀的几人,表面看起来各自为政,但实际上,却是有自己的派系的,忠亲王家的嫡次子与二皇子康郡王较为亲厚,和亲王家的世子和四皇子似乎更为投契,所以他们所选的妻妾肯定也都是一个阵营的,这叠纪录后面的内容就是这次参选秀女的势力背景,小姐可以参考。”
杜笑笑点点头,随手翻了翻道:“我看你分的很细致,文臣武将还有勋贵世家都各有各的名单,一共有”杜笑笑顿了一下,一直翻到最后一页,才挑了挑眉道:“四十多人?想来这次的所有正侧妃都会在里面产生了。”
时陌点点头道:“若不出意外,应当如此,这些都是家世自身都比较出挑的秀女,大皇子和四皇子以及和亲王家的世子性子和缓温厚,大抵会选文臣家出身的正妃,二皇子和忠亲王家的都是骄狂的性子,大抵会选那些武将家的小姐,五皇子和圣亲王世子倒是没露出过多的倾向,他们俩都不常在外行走,外人无法揣测,只是勋贵之女不能为正妃,所以最终只怕还是要在大臣家里选。”
绫罗应诺,然后几个人一起转身出去了,只留下了知一直跟着她的知蕾。杜笑笑本来看知蕾疲累,想开口让她也去休息一下,又想起等下要见时陌,虽然是在院子里,但到底是外男,身边没个丫鬟陪着不太好,所以顺手指了屋子角落的一个凳子,轻声道:“现在屋里没人,你也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