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情绪很激动,电话里有小孩的哭声:“动作快点,我只等半小时。不然你就等着收尸吧。如果报警,就别想再见到你儿子。”
挂了电话,母亲情绪崩溃:“你们一定要救我儿子,他是我的命.....他爸走得早,在工地上干活没了....我辛辛苦苦在杭州打扫卫生赚钱....那么多有钱人家的孩子,为啥要选我乐乐.....我哪有五万块钱的余钱...”
一名女警察拍着她的背安慰她。
到达旅馆后,再打电话却无人接听。
旅馆四周迅速被警察严防死守。四名警察从正门进去。窗帘拉着,无人机无法查看到房间的情况,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一名女警敲了敲门,模仿母亲地声音:“我拿钱过来了....你,你开门吧....别杀我儿子.....”
依然无人应答,他们互看一眼,高银上前一脚把门踹开。
映入眼帘一片狼藉。旅馆里提供的物品全数被扔在地上。泪流满面全身发抖的孩子缩在角落里,右边靠床的位置仰面躺着一个男人,四肢摊开,男人穿着单薄的脏旧蓝衬衫,袖子卷到上面,一只手拿着针管,手腕上全是针孔,暴露的皮肤布满黑色的淤青。
高银走上前探了探呼吸:“没呼吸了。可能因注射过量死亡。”
这是吸毒者最常见的死法,马路边,田野里,下水道,厕所....他身边的□□是只玩具枪。吸毒的人大多冲动无脑不计后果,毒瘾上来什么事都干。
小孩被妈妈抱着,依然全身发抖,睁大双眼。
“乐乐,你没事吧?没事就好,我们回家了。” 妈妈流着泪,蹲下身摸着乐乐的脸。孩子没有回应。
妈妈察觉出异样,“乐乐,你跟妈妈说话.....你怎么不说话?” 母亲搓了搓小孩的胳膊,小孩依旧发抖没开口。
母亲转身抓住离她最近的李硕:“我儿子怎么了?”
“可能惊吓过度。”李硕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口答,“您放宽心。”
“我放宽心?我儿子都不说话了,像个傻子一样,你让我怎么放宽心?不知道你们警察干什么吃的,如果你们早点行动,我儿子能变成这样吗?你们还算警察吗?”母亲冲李硕喊叫着。
李硕涨红了脸。担任安抚工作的同事安慰着妈妈,高银把李硕拉到一边。
李硕越想越委屈生气:“我们辛辛苦苦的,怎么还都是我们不是了,我不求感激,但也不能被指着鼻子骂呀。”
“是。”
“老大,怎么会有这种人?我们这速度还不快呀,天快黑了接到的报警,天黑就破案了,这还不快什么是快?”
“快快快。男人在床上可不能求快。”
“老大,你说啥呢。我正在生气。”
“理解,理解。走,请你喝一杯。”
李硕抱怨了一路,高银附和点头。快到酒吧时,李硕突然问道:“老大,你工作这么多年,肯定遇到不少这种事儿吧?”
“嗯。”高银说,“大学课上的案件你可不是文学作品,那都是真人真事。之后你遇到的形色色更多,道德标尺法律标尺不足未提......”
“不管怎样,她也不该拿我撒气。”
“是。”
“如果今天骂的是你,你会生气吗?”
“生气没什么错。如果是我,也许不生气。都是可怜人。”高银叹了口气,“你想想5岁时候的自己,把那时的自己当成刚才那个男孩,那个女人想成你母亲。5岁什么都不懂的年纪,亲眼看到一个人死在面前。家庭情况也不好,父亲已去世,母亲整天辛辛苦苦却收入微薄,可是儿子却被吓得说不出话,她该多难受啊。罪犯已经死了,她总得有个埋怨的对象发泄一下情绪......”
“哎。也确实挺可怜的。”
“天灾人祸不长眼,平安长大的人要幸运很多。”
李硕气顺了些。两人走进酒吧点了浓度较低的酒。
虽然比起边境地区,内陆情况好很多,但是高银这几年还是见证了隐匿在光明之下的各种阴暗。刚才那个过度吸毒死亡的人,身上没有证件,目前还没有查出具体身份,可能永远查不清他是谁,就这样从世界上消失。
那个小孩那么无辜,就因为没钱上治安更好的幼儿园培训班,成了一个瘾君子的目标,几个小时的时间,他便再也不能有一个普通的童年了,这个可怕的经历会伴随他一生,还有他妈妈一生。
吸毒者开始这条路有各种原因,有抱着玩一玩试一试的态度的,也有被陷害的,明明是熟人递的烟却包着□□,也有因手术麻醉中毒的.....那个死在旅馆的属于哪种人呢?他是否已经结婚?吸毒后家破人亡妻离子散,阴差阳错来的杭州?
这些年见过太多太多被毒品害死的人,□□本是为了治病研制出来,结果在医疗上没什么用,却因为它丰厚的金钱利益吸引了层出不穷的毒贩子不要命的前仆后继。那些厉害的毒枭集团武装力量不比警察差......
高银沉默着喝着酒,李硕早已调整过来,没心没肺地跟着音乐扭动。
他看着灯红酒绿下,男男女女,心里涌出难以排解的寂寞孤单。是不是在这行久了,看待世界的角度便会变得悲凉。
出了酒吧,他突然改变主意去了一趟咖啡馆。
天已全黑,透过落地窗往里看,女孩还在那里异常投入地看着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他怕离得太近被察觉,走到马路对面,靠在一颗光秃秃的梧桐树上。目光所到之处,咖啡馆的暖色光线,女生恬静柔和。他发现了新大陆,低头看书是女性最美好的姿态,可以抚慰心灵。
若云终于把随手拿下来的书看完了,再抬头时,已经晚上十点,全身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不知是励志书的功效,还是因为先前喝的三杯咖啡。她估摸算了下空闲时间,早上九点半上班,七点起床,起码有一个半小时可以利用,晚上六点半下班,到十一点睡觉,三个半小时。工作日竟有五个小时空闲时间,她决定让自己忙起来。
事不宜迟,若云决定练英语口语。种一棵树,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她虽毕业于数一数二的大学,可英语听力口语渣出新高度,完美地反映了应试教育的恶果。
成年人自学一门普通学科是毫无问题的,最怕不坚持。有很多常人觉得难以到达的高度在坚持下不多久就能实现质的飞跃。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门技能拿个七十分,只要肯花时间绝对不成问题。若云曾在图书馆二楼看到一场老年人肖像素描的活动。满头银发的大爷大娘坐一排为坐在前面的“模特”画素描。若云旁边的大爷,画得有模有样,聊天中才得知大爷的画龄只有两年,每周一下午。
离开咖啡馆前,若云到吧台前把桂花糖拿给阿青:“很感谢你上次的免费蛋糕,我和朋友一起做了些桂花糖,给你拿来一瓶”。
“是你呀”,阿青认出了若云,“我记得你。”
阿青接过桂花糖,“真好看,太谢谢你了。甜品里可以试试这味道,到时候让你先试吃。”
“嗯,可以。我叫周若云,以后打算常来。”
“那我就叫你小云了。我是高青,青是咖啡馆名字里面那个青。”
“嗯,我猜到了”。
“这应该是银桂吧,真好看。”阿青把玻璃瓶摆到吧台后面的置物架。
“嗯,是的。”
寒暄两句,若云告辞回家
她打开电脑查资料。口语听力的经验分享很多,五花八门,但都有一个核心:“精”。比如尚雯婕的方式:“网上下载20分钟一段的新闻10篇,一个字一个字查字典,花几天时间,把它听写下来。可能好多好好多页纸,花3天时间把它背出来,直到最后和主持人的语速一样快,这样的练习做10遍以上。”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细细想来,实践起来并非易事,最终要“精到每一个词”,并在速度上达到专业高度。
最让她佩服的是人民解放大学通讯学院的钟道隆,老先生45岁开始学英语,一年后便做了翻译。他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为广大同胞写了一本学英语的书。书中一再强调“切莫急于求成”,并提出“听、写、说、背、想”的“逆向学习法”,强迫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慢”下来。她决定跟随钟老先生的方式,选用“VOA慢速英语”开始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