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明月照归路+番外(173)

作者:云中锦字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车上的人赶紧坐好了,不过也有人有了新发现:“车夫大哥,这车我怎么看着和以前见过的车不一样呢?”

“看出来了?”

“我学过木匠。”

“哟!那敢情好,到了你们居住的地方,要是有人问谁会什么手艺的,你们可要实话实说,到时候就会根据你们的本事来安排你们做什么了。”

“你是说还会给我们找活干?”

“那当然了,你会什么就让你做什么活,要是有家传的手艺,或是自己琢磨出了更好的诀窍,国家还有奖励,噢,就是给钱。”

“那才会给多少钱?”有的可是祖传的秘方,说出去别人都学会了自己还指什么吃饭?

“一看你那不情不愿的样子就知道你是个自私的人。”车夫嗤了一声,“你看这车,这么大,还四个轮子的,坐了十几个人,用一匹马拉着也不费什么劲,为什么?那就是经过改良的,有人把自己家的秘技献了出来!若都跟你一样想的,咱们还能这么轻松的赶路?”

也是,虽说是因为路的平整。可这车也挺轻快的,刚才车队转弯的时候轻轻巧巧的就转过了头,根本就不像以前坐的车的笨重。

“车,车夫大哥,有一件事我想了好久了都想不通,你说,你们皇上从大老远的地方要这么多人来干嘛?还哪个国家的都有,她就不怕这么多人谁也不服谁到时候打起来?”他的意思是一个女的,就不怕大家伙儿都不服她,要是都造了她的反了咋办?可也不敢问得这么直白,就拐了个弯问。

“不服?哼!”车夫轻笑一声,“时间长了,你就服了。”因为一开始老子也是不服的,可后来就服了,是真的服了。

“咱们这个国家呀,有钱,地多,就是人少,所以才到处招揽人,而且这每个人还都是用钱堆出来的。”车夫往半空甩了一下鞭子,拉车的马就紧走了几步赶上前面的车,“就说你们,这一路上又是车又是船的,还有吃饭穿衣,生病吃药,哪样不是钱,更别说还要给你们安家落户了,这算下来该是多少钱才能办下来的。”

车上的人相互看了看,是啊,以前他们还真没往这上面想过,这一细想,他们中间有的是自发来的,有的还是被买来的,这不是说花的钱更多吗?

果然是女的当皇帝就是不行啊!败家娘们啊!多少钱也架不住她这么大手大脚啊!

“那咱们国家哪来的这么多钱?”有人舔了舔发干的嘴唇问,不知不觉中,称呼上已经不再说“你们”,而是说的“咱们”。

“做生意啊,开着大船,拉一船货拉出去,就能换回半船的银子。”

众人心头狂跳,同时在想:真的假的?

若说是假的,他为什么要骗我们,有什么目的?可若说是真的……这也太让人难以相信了!

“你们要是信呢,那就信吧,反正我说的都是真的。要是不信那就不信吧,反正过段时间也就信了!”车夫无所谓地说,爱信不信的!

于是众人都不再说话了,都在心里细细地琢磨刚才的一番话:管他真的假的,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他们还有回头路吗?

他们有的闭目养神,而大多数都在放眼远眺,一望无际的就是农田,庄稼长势很好,看得出来种田的人是费了心力的。还有在绿树掩映中,那一排排粉墙黛瓦的房舍,他们在心中疑惑,这该不是哪位大地主大官员的庄子吧?

田里劳作的农人看见他们,便拄了锄头向他们看来,田埂上赶着一群鸭子的童子冲他们大声喊叫,惊得他赶的鸭子也嘎嘎乱叫,而大人们,则看着他和善地笑着。

我们要去的地方要是能有这么好就好了,他们羡慕地看着这一切,对未来充满了期盼。

可在这一条路的尽头,等待着他们的又会是什么呢?

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的律法

第二天,他们又怀着无比渴望的心情上了路,路上的景色大同小异,庄稼地,农舍,桑园,果园,大片的水塘。路边还有用长长的围墙圈起来的大院子,正有人进出,一问,车夫说是做手工活的厂子,在里面做工都有稳定的收入。

“都是做什么的?”

“牌子上不写了吗?做背包手提包的。”

“也不知道我们去的地方有没有这个?”

“你们去的地方属于正在修建的地方,这个估计还没有,不过还有别的可以挣钱的来路。”

“什么来路?”人们热切地问。

“就是……哎呀给你们说不清楚,到了你们就知道了。”

但愿吧!他们心里这样想着,继续着他们的旅途。

途中有一些人病倒了,为了不耽误大队人马的行程,只好把他们留下来治疗。还遇到过一次大雨,让他们在一个地方停留了两天。

虽说领队的说了,等那些病人病好了还会把他们送过来,虽说有的还有亲人陪伴,但他们还是很担心害怕,所以一些小病能忍着的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这也亏得当初挑的都是体质好一点的人,也亏得一路上的好吃食,也亏得时不时的给他们喝的各种防病的草药,也亏得一些娱乐活动和美好未来给他们的精神支撑,还亏得他们本身坚强的意志……所以他们才挺了下来。

一路上,他们坐车坐累了就下车来跟着车跑,跑累了再上车坐。遇到上坡的路就一起帮忙推车。当二十来天后的一个中午,随着一声“到了”的时候,他们一下子都瘫倒在了车上或地上,再这么走下去,骨头都要酥了。

这是一个村子正中的一个大院子,里面有大房子,这还不是最终的目的地,他们还要被一一分配,五百个左右的人一村,他们被分为六个村子。

于是,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饭后,他们才被带到属于他们的村子,也就是他们今后的家。

经过两个来月的长途跋涉,这群人终于到了他们落脚的村落。

和他们一路上见过的村子差不多,宽宽的街道,路两旁种着花树,一排排整齐的房屋,粉墙黛瓦。临时代理的村长让他们抓阄,一户一套,抓到哪套,哪套就是你一家今后或许要住上一辈子的房子。

因为有的是一大家子兄弟几个的,只要成了亲,就让他们分家立户。有的是孤儿的,就让他们几个合成一户,以后长大成家时再分开。

“你们在船上也都学过这种数字,拿着自己抓阄抓来的号,去找自己的房子吧。”有关人员对他们说。

这个倒是不难,整排的房子是一户一户挨着排的号,他们很快各自就找到自己的房子,格式都一样。正房三间,两张床并两个衣柜,两厢是厨房和杂物房。一应家常用品整齐地放着,大到水缸,小到针线,还有犁、耙等农具,锯子、刨子等工具,后院是茅房与家畜圈,干净、整洁、明亮!

他们疲惫地笑了,觉得两个月的惶恐和辛苦换来这么好的房子,值了!在老家,终其一生也未必能盖上一座这么好的房子,更别说还有一屋子的家当了。

每户两床铺盖和一个月的口粮。代理村长说了,在这一个月,你们可以找活干,打个零工什么的,到了下个月就要你们自己买粮食了。

未满十二岁的孩子算是未成年,不论男女,只要他们自己同意就可以上学读书,在学校里是管饭的,还有生活补贴——这让那些成年的人很是羡慕:他们真是太幸福了。

挑水、做饭,盥洗,好好的睡了三天。d第四天,他们又被集中到村子正中的一棵大树下,村长对他们说,要给他们分地了。

十里一村,一村只有五百人,人少地多,也实在种不过来,就先拣土质肥沃的分了,就这也划到了每人十来亩,不是荒地,都是开垦好的良田。

每人十亩的好地?人们不敢相信,但听村长说,这地是国家的,不是你们个人的,你们只能种,不能私下买卖。

“地不属于我们?那以后国家不让我们种了咋办?”

“让你们来就是种地的,不让种那不是都荒了,不过是使用权归你们,所有权归国家——听不懂就听不懂吧,反正一句话,你们可以种,就是不能私下买卖!”

“每年多少租子?”既然听不懂,就问下一个问题,路上的时候影影绰绰的听说可以不交租子,但他们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句。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