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正在奔跑,一柄长刀插到背后,啊的一声倒在了地上。
山贼头领死后,众山贼群龙无首,无头苍蝇似的窜来窜去,魏擎等人一鼓作气,将落单的人抓了起来。
打斗进入尾声时,离此处最近的城郭,派地方兵前来接应。
山贼闹的动静虽大,有舒安歌插手,倒没给送亲队伍造成对大伤害。魏擎等人忠心护主,嘉平公主虽受了一些惊吓,但山贼始终没闯到她马车前,她与众陪媵没有受伤。
援兵来了,魏擎松了口气,打算在回城休整一番。
危机解除了,但魏擎没将舒安歌扔到脑后,他与援兵队长交待了几句之后,快步走到舒安歌面前,恭敬道谢:“多谢义士出手相助,不知大侠如何称呼?”
春秋战国多游侠儿,他们武功高强,行事洒脱不羁,时常救人于危难之中,颇受达官贵人喜欢。
若想雇游侠做事,少则白金多则千金,故有名的游侠手中不缺金银,散漫使钱,这才留下豪爽美名。
出于礼节,舒安歌下了马,她离开马背后,马儿明显有惊慌,她伸手拍了拍它的大脑袋,对它进行安抚。
“举手之劳,不用客气。”
舒安歌越是轻描淡写,魏擎越觉得遇到了高人,他朝舒安歌拱手再次邀请道:“在下魏国小将魏擎,负责护送嘉平公主前往秦国,不知义士可愿赏脸一聚。在下欲献上百金为谢仪,还请义士莫要推辞。”
百金不是少数,应该是魏擎此行能自主决定的最高酬劳了。
他不是空口客气而已,魏擎话音落地,已经有人匆匆捧着百金过来了。
“谢仪我就厚颜收下了,相聚之事日后有缘再见,我欲前往远方会友,不好在此耽搁。”
舒安歌缺的就是金子,她可以用障眼法变出一些金子来。但假的就是假的,待没有灵力支撑时,金子就会变成石头,这就是赤oo的坑人了。
魏擎见舒安歌爽快的接下了金子,再三表达谢意,邀请她一起回城相聚。
两人说话的时候,嘉平公主饱受惊吓的心终于平静了下来,她命陪媵掀开车帘,一手捂着心脏,悄悄的望向那个救他们出水火的义士。
刚刚经过一场战斗,旁人身上多少都会沾上一些尘土和血污,只有那义士衣袂整洁笑容明亮,身上半点污痕都没有。
只一眼,嘉平公主的心扑腾扑腾的跳了起来,娇嫩的脸颊上浮出桃花似的红晕。
察觉到马车中投来的视线,舒安歌再次望了过去,嘉平公主这次大着胆子,不但没有将车帘放下,还远远的朝舒安歌行了一礼。
少女容光四射的模样总是美的,舒安歌朝嘉平公主笑了笑,与魏擎又聊了几句后告辞了。
魏擎命人将百金装入袋中,恭恭敬敬的交给了舒安歌。
她将百金轻飘飘的拿到手中,打了个呼哨之后,马儿扬着蹄子朝她奔来。
舒安歌翻身上马,朝魏擎还有一直痴痴的望着的嘉平公主挥了挥手,潇洒的说了声:“再见,有缘再会。”
道别之后,舒安歌快马加鞭,一路朝西,此地毗邻秦国边境,到了上当郡离咸阳就更近了。
他们在咸阳相见的可能性非常大,到那时候是敌是友就难料了。
魏擎勇敢善战,嘉平公主只是一个羞涩的小姑娘,舒安歌不太想和他们做敌人。
她相信嬴政,只要两人相认,他不会对别的女人动心的。
舒安歌一骑绝尘,嘉平公主遥望了许久,待马车调头朝城中走去时,这才让陪媵放下了车帘。
“云姬,你说,那位侠士他来自何方,又去往何方?”
第772章 一代妖精征服千古一帝11
嘉平公主的提问自然得不到回答,那些陪媵与她一样,对这位武功高强姿容姣美的少年极有好感,同时也和她一样,对危难时伸出援手的侠士身份和姓名一无所知。
那少年武艺高强,好似星辰一样耀眼,替她们赶走了坏人之后,又像流星一样消失在天边。
在前往秦国咸阳的路上,嘉平公主一直惴惴不安的揣测着,秦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据传言说,秦王生的虎背熊腰眼若铜铃,瞪瞪眼就能吓得小儿哭闹不止。
路途刚走到一半,秦庄襄王驾崩了,十三岁的新王嬴政登基。嘉平公主只知新王似乎在赵国邯郸出生,年幼时颇受过一番苦头,但对他的脾性却不太了解。
相比起先秦王来,年轻的秦王,给嘉平公主带来的压迫感略少一些。
但想到那个潇洒离去的少年,她心里总有些涩涩的。身为不受宠的公主,容貌又生的不错,嘉平公主很早就知道,她是注定要被送往它国联姻的。
被送到秦国,和被送到其它国家,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不是遇到他,嘉平公主大约会懵懵懂懂的认命。但那个少年明朗的笑容,在她心田中萌芽,让她有些抗拒联姻。
如果她不是魏国公主,只是一个普通的贵女,是不是就能勇敢的追上去,告诉那个肆意飞扬的少年,她心悦于他。
过了魏国边境后,离咸阳就更近一些。舒安歌途经上党郡,这里刚经过战乱,放眼望去满目疮痍十分寥落。
大部分韩人早早的迁走了,只有小部分离不开故土,忐忑的在故乡做着异客。
秦国占了上党郡之后,将农田划拨给有功的将领和士卒,又从秦国境内调来戍边的百姓,这里秦人倒成了大多数。
舒安歌这一路来,口音变了多次,刚开始或有些不熟,慢慢的也就跟旁人无异了。
上党郡尚未整顿好,还残留着一些韩国律法,舒安歌倒没什么感觉。
等真正入了内史郡离咸阳不足三百里时,她这才认识到秦国究竟有多强大,律法有多严明。
自从入秦境之后,舒安歌就没再遭遇过盗贼,沿途也鲜少见百姓斗殴。
如此看来,当初她看历史书时,书上曾说,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大治,果真不假。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舒安歌在心中默念了这句话,再对比魏国强盗横行,甚至连送公主联姻的车队都敢劫,秦国实在强大太多了。
由于秦国有宵禁,夜里有士卒进行巡逻,离咸阳越近,舒安歌行进的速度反而慢了下来。
秦国户籍管理比魏国更加严格,舒安歌伪造了户籍之后,每到一城都要拿出来一次,在客栈或者百姓家留宿,也要拿出户籍为证。
这倒有些像后世的身份证了,坐车、乘坐飞机还有住宾馆都需要出示身份证明。
秦国国力虽然强大,但受生产力水平限制,百姓生活水平也没比赵、魏两国强太多。
打战是一件非常耗费国力的事情,人口会因此减少,还要耗费大量粮草,从西边蛮族手中买马匹,也要耗费许多人力物力。
即使如此,战争就如开了闸的洪水,只要有人将闸拉开,战争的洪流就无法阻挡。
各国明明知道战乱会给百姓带来痛苦,会影响耕种,仍然会一直打下去。
当其他国家秣兵砺马为战斗做准备时,任何一个国家停下战争的步伐,等待它的只有覆灭。
春秋时数百个诸侯国,如今放眼望去,还残存了几个。
除了战国七雄外,其它诸侯国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对于众诸侯国来说,这是一个怪圈。
想要国家长久,就必须打仗,但战争又会让百姓流离失所,国力不断衰退。
秦国军队实在太过勇猛,嬴政登基之后,很多国家在面对打仗时,选择割地媾和。
正如后世所说,诸国向秦国退让的后果,如同抱薪救火,只会让秦国越来越强大,自己的国家愈发衰落。
这是不可违逆的历史进程,舒安歌要做的就是和嬴政一起,加快历史的发展。
漫长的奔波之后,舒安歌终于到了咸阳。
作为秦国都城,咸阳城墙高达数十丈,每一块城砖上都镌刻着历史低点痕迹,人口也远超其它城市。
舒安歌牵着马儿,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等待入城。
咸阳十分繁华,城门处百姓身上所穿衣衫虽褴褛,但至少没有大片大片的裸露肌肤。
战国时,生产力过于低下,桑麻还有粮食产量都很低。贵族穿绫罗绸缎,穷人连粗麻布都买不起,有的人直接用草编成衣裹在腰间遮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