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攻略之男神别跑/快穿攻略:花样男神求推倒(268)

作者:蓝桥玉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五殿下为了麻痹,对他虎视眈眈之人的意志,开始偷偷摸摸的纵情声色。

这还是舒安歌的主意,她要营造出,五殿下年纪尚小心性不定,沉溺于玩乐不可自拔的形象。

但先皇先后殡天没多久,五殿下要是完全从悲伤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的斗鸡走狗,御史台绝不会放弃上奏折讽谏陛下的机会。

田令孜踌躇志满,顺利从小马坊使升到了神策军中尉,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

五殿下对田令孜宠幸非常,赏赐起来,毫不吝啬,待他一如未登基前亲厚。

对此,田令孜很是得意,行走在宫中时恨不得腋下插上一对翅膀,腾空飞上云霄,让大家好好瞧瞧他威风凛凛的样子。

田令孜得了实惠,他的干爹老田公公不乐意了。

他在宫中用各种人脉为干儿子铺了路,如今新皇登基,要看儿子成了陛下跟前红人,他反而移居二线。

田令孜初尝权力,眼里哪儿还有义父,不过是面上客气逢迎,背后慢慢撤了老田公公的势力。

老田公公在宫中盘踞几十年,也绝不是吃素的。

眼看养出一条白眼儿狼来,他气闷之余,决定让干儿子吃点儿苦头,及早明白姜还是老的辣。

两人一个是朝中新贵,一个是宫中握着实权的老人,斗起来时宫中难免有些乌烟瘴气。

舒安歌特地劝五殿下,莫要插手两人间的事儿,让他们狗咬狗,咬出一嘴毛来。

她这话是往夸张里说的,不过坐山观虎斗也没那么轻松。

宦官势力在朝里朝外经营了几十年,莫说宫里普通小太监了,连朝中某些大臣,提着根子往上查,也能查出来个太监养子的身份。

这样的局面,自然不利于五殿下执掌朝政。

舒安歌趁着田令孜与义父老田公公争锋相对时,靠着来无踪去无影的功夫,硬是将几个妄图坐山观虎斗的人拉入局中。

乱,有乱的好,几波势力互相消耗着,五殿下终于趁机培养出了一股忠诚于他的势力。

虽然暂时还不够壮大,但五殿下相信,日后这些人将派上大用场。

舒安歌与五殿下并肩作战,忙完了一波后,还没来得及庆贺战果,王仙芝起义爆发了。

走投无路的老百姓,被起义军蛊惑,跟在后面举起了反抗朝廷的大旗。

由于起义四下分散,朝廷疲于应战,战况非常不利于朝廷。

战乱起,五殿下又过上了没日没夜处理政务的日子。

最惨的是,除了舒安歌之外,朝廷中没有几个人是愿意听五殿下意见的。

舒安歌从农民起义中看到了机遇,她向五殿下提出要暂时出宫,离开长安,以暗使身份协助评定叛乱。

五殿下自然是一万个不准,甚至赌气说,若舒安歌离开长安,他就从此罢朝,彻底做一个昏君。

他孩子气的话逗得舒安歌哭笑不得,但为了助五殿下早日摆脱他人掣肘,真正意义上掌权,舒安歌坚定不移的要求离开。

她一连几天时间,每天用几个时辰,反复向五殿下解释她的计划,保证她此行绝对会以自己的安危为主,五殿下这才被她说服。

或者说,五殿下最终还是拗不过她。

舒安歌离开长安时,眼前还浮现着五殿下穿着龙袍戴着金冠,一脸惆怅的叮嘱她:“四娘,我知道你的性格,天不怕地不怕。纵然我此时挡着你,你总会想办法偷偷离开。”

五殿下的话,让舒安歌听的十分心虚,只能露出讪讪的笑来。

“四娘,江山虽重不及你。若你有个三长两短,朕宁愿做一个不事朝政的昏君。”

第483章 寒窑弃妇征服正太皇子41

五殿下神情落寞的拉着舒安歌说了很多话,她一字一句全记在心中。

待离开时,舒安歌也给五殿下留了几句话,无关儿女情长,只有家国天下。

她说:“殿下,四娘离开后,您要与奸佞妥帖周旋,莫要全顺着他们,也莫要起太多冲突,最好借力打力。”

她说:“殿下,老臣翰林学士刘允章曾在先帝时上过《直谏书》,此人胆识过人心忧天下,望您重用。”

她说:“殿下,四娘这一去,还期无定,家中父母劳烦您加以照顾。为免家父成为众矢之的,危急时刻,丞相之位可舍弃。此外,文臣翰林学士卢携等,虽忠心耿耿,对于军事完全是纸上谈兵,莫要听他们摆布。”

说到这里,舒安歌又将她游走四方时,所见所闻有勇有谋忠于朝廷的武将,大致给五殿下列举了一下。

五殿下认真听着她的话,将这些人名死死记在心中,待她说完后,将她揽入怀中:“大婶儿,是朕无能,偌大一个朝廷,却要让你一个女子出生入死。”

舒安歌环住五殿下纤细的腰身,登基之后他瘦了许多,能装的出沉迷声乐,却装不住意气风发。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四娘虽是女子,但豪情壮志又何输男儿。殿下,你千万要记住,颖州刺使张自勉,乃是不可多得的骁勇良将,您千万莫听文臣胡乱指挥,一定要重用他!”

舒安歌反复强调,五殿下将她的叮嘱牢牢记在心中。

她倒不是对文臣有意见,只是这世上文武双全的人少,志大才疏的人多。

文臣在江山社稷和民生上的确有见地,但论起行军打仗来,他们凭是一身正义,而不是战场上积累下来的对战经验。

黄沙漫漫,舒安歌一身白衣,骑着枣红马,眺望远方。

两人依依话别的场景,在她脑海中不断闪现,临行前,五殿下还要派隐龙卫一路保护她,但被舒安歌拒绝了。

她只告诉五殿下,她此次出长安,欲以暗使身份平定叛乱,却没告诉他,她所谓暗使不是在军队中辅佐将军战略指挥,而是——隐姓埋名混入起义军中。

舒安歌将披风带子系紧,扬起马鞭俯下身去,清脆鞭鸣之后,她一路绝尘向远方冲去。

如今的大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百姓民不聊生纷纷揭竿而起,以致连年战乱十室九空,整个帝国千疮百痍,哀鸿遍野。

若舒安歌与五殿下苟且偷安,那么,他们注定要与帝国大厦一起轰然倒塌,埋葬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烟尘滚滚中,舒安歌远离长安,重归她盐运三把手的位置。

虽然她坐的是第三把交椅,但老大和老二年龄要比舒安歌大上一两轮,已快到了英雄迟暮之际,她在帮中地位举足轻重。

舒安歌此次回归之后,意在整改盐帮,顺势而起招揽百姓,走诛杀贪官污吏为百姓谋生的路子。

待旗下势力壮大之后,她再走朝廷招安之路,如此有兵有粮还有地盘,至少不用再像之前一样,处处受制于人。

五殿下继位后改元乾符,如今已是乾符二年,舒安歌出长安也有半年了。

六月时,王仙芝、尚君长率义军数万人攻陷濮州,黄巢揭竿而起,聚起起义军遥相呼应攻打附近州县。

大唐陷入了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舒安歌将盐帮和漕帮全收拢在手里,同时用半年时间招募了许多壮丁。

万事俱备,舒安歌也走上了“反贼”之路,相比那些只凭着满腔热血和冲动起义,手下兵将鱼龙混杂,连装备都不齐全的农民起义军,舒安歌的队伍堪称清流。

舒安歌注重选拔人才,重用文武双全的武将,同时法纪森严,禁止军队在攻入城中后,对百姓杀伤抢掠。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起义军因朝廷和地方横征暴敛揭竿而起,但他们手中握着兵器时,却选择向更弱者动手。

无论是农民起义,或者朝中重臣及将领谋逆,最终目地都是建立新的政权,然后开始新一轮的王朝诞生繁荣与覆灭。

舒安歌的军队打出的旗号是“杀奸佞,分土地”,倒是没旗帜鲜明的反朝廷。

分土地,无论在什么年代,对广大穷苦百姓以及流民都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舒安歌军队自号为长平军,朝廷通常称他们为江匪,因为长平军是从江城爆发起义的。

这世道,官家悍似匪,兵匪乱如麻,苦的还是老百姓。

起义军打来了,强征一波粮,强拉壮丁入伍,家中有女儿的若是没藏好,还可能会被人给祸害了。

朝廷军打来了,再征一波粮,没有壮丁,连能干活的老翁、老妪都不放过,对百姓来说,起义军和朝廷军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