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安歌要庆幸的是,这不是男尊女卑导致的差距,而是身份地位带来的不公。
大唐建国这么多年,风气开放,女子也可游街踏马,公主养上几个面首,也是风流佳话。
莫说朱门碧户里的腌臜事儿,唐朝几位有名的圣人和妃子,也不见得多干净。
兵荒马乱男丁稀少,朝廷为了增补人口,更是鼓励寡妇再嫁,鳏夫另娶。
舒安歌想为原主好生出口气,绝非骂薛平贵两句负心薄幸,让他不疼不痒的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她要让薛平贵从青云端落到泥土里,让他明白天道好轮回,这世上不止他一个聪明伶俐的。
繁星点点,散落在天鹅绒一样的夜幕上,大唐的夜色格外幽静美丽。
舒安歌推开门,点上油灯,也不急着安歇,先熬了一碗姜汤放上一些祛风寒的草药,一口气喝上了两碗。
喝了药后,舒安歌将半新不旧的铺盖理好,将油灯放到炕边,吹了灯后,闭上了眼睛。
墙角蛐蛐儿不知疲倦的闹腾着,舒安歌默默规划着接下来要做的事儿,脑海中不期然出现了白天偶遇正太的情形。
茫茫人海,要找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如同大海捞针。
正太出手那么大方,家中定然非富即贵。
想到金豆子,舒安歌突然灵光一闪,既然小正太抓山鸡是为了拿去斗鸡,她何不到斗鸡场中碰碰运气。
唐朝富庶繁华,直到一千多年后,仍被人称颂咏叹。
说起唐朝来,各种奇珍异巧杂耍古玩,更是数不胜数。
舒安歌历史不错,唐朝时期斗鸡这项娱乐,简直横扫全唐。
唐高宗、中宗、敬宗、文宗等都是斗鸡爱好者,唐玄宗更被人称为“斗鸡天子。”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皇帝喜欢斗鸡,宗室子弟达官贵族跟风而上,民间富人还有百姓斗鸡热情更是高涨。
因为斗鸡游戏争狠斗勇,闹出事儿来的也不少。
到了唐末战乱频繁时,王朝飘摇,龙椅不稳,唐僖宗还痴迷于斗鸡。
舒安歌翻来覆去的想着,一下子有了主意。
时局虽乱,然陛下昏庸奸臣当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老百姓苟延残喘,权贵人家一掷千金斗鸡取乐。
舒安歌决定接下来的日子,一面勤练武艺增加安身立命的本事,另一面则在山上设陷阱抓一些山鸡,培养成斗鸡。
斗鸡这事儿,舒安歌还真没做过,但她行军打仗都不怵,难道还怕这个?
在没混出个名头来,舒安歌暂时不打算回丞相府认亲。
原主是一个非常倔强的人,她为了薛平贵与家人决裂,后来落得凄凉下场,只恨自己有眼无珠不怪家人绝情。
但王宝钏后悔没能尽孝膝下,在父亲遭小人陷害,被皇帝降罪赐死之时,没能与家人共进退。
如今舒安歌接收了原主的悔恨和遗憾,自然不想让她失望。
药劲儿上来,舒安歌沉沉睡去。
雄鸡一唱天下白,她再睁开眼时,窗棂外一片透亮,原处传来水桶碰撞的声音。
一夜过去了,舒安歌风寒彻底痊愈,眼聪目明身子格外爽利。
她披衣起床,洗把脸后,在灶台上煮了一两碗粥,就着腌制的咸菜吃了起来。
吃完后,舒安歌消了会儿食后,站在窑洞中央舒展身体。
她先练了一套强身健体的五禽戏,接着又打了一遍形意拳。
这一番动作下来,舒安歌累的香汗淋漓,她拿手帕擦了脸,换了衣裳后,背起竹篓就要上山。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舒安歌一心想要脱离困境,发起狠来自己都害怕。
她去的还是上次的山林,盖因林中草木茂盛,藏着山鸡、鸟雀、狐狸、兔子,想要捉上一些也不难。
为了挖陷阱方便,除了镰刀外,舒安歌还背了一个小药锄。
上个任务世界里,舒安歌陷阱术练的出神入化,如今刚好派上了用场。
只是捉到猎物不难,山鸡性子野,在陷阱里拼命挣扎难免会受伤。
舒安歌在斟酌之后,选择用陷阱抓些野味补补身子,至于山鸡则亲自去抓。
不得不说,抓山鸡是一个技术活,非常考验人的身手。
原主就两件褙子,上次还被舒安歌情急之下送出去了一件,如今她只能靠手抓了。
山鸡野性十足,对上人来毫不害怕,拍着翅膀能飞到树上去。
舒安歌上窜下跳的抓山鸡,累的满头大汗,由衷感慨,这绝对是锻炼轻功的好方法。
犹记得当年舒安歌看《神雕侠侣》时,还感慨小龙女有创意,让杨过抓麻雀练轻功。
现在她靠抓山鸡练轻功,也是没sei了。
舒安歌苦中作乐,遇不到山鸡时,干脆试着去抓飞鸟。
天高任鸟飞,决不是虚话,舒安歌刚抬起手,一大群鸟儿呼呼啦啦的飞上青天,转瞬化成了逗号。
到了后来,舒安歌干脆做了把弹弓,用石头做子弹,这才抓住了几只鸟儿。
有了弹弓后,舒安歌抓山鸡的事业也是突飞猛进。
她特地捏了黄豆大小的泥丸,打在山鸡身上能让它疼一阵儿行动迟缓,又不至于受伤。
第448章 寒窑弃妇征服正太皇子6
舒安歌将武安坡附近的山林走了个遍,她所到之处鸡飞狗跳。
可怜一众山鸡,飞来横祸,悠哉觅食躲避天敌的小日子,被舒安歌搅的一塌糊涂。
将山鸡抓回来后,为防止山鸡逃窜,舒安歌拎着斧子,到村边树林里砍了几棵小树,在院子里搭了一个木棚。
舒安歌爆发出来的惊人动手能力,惊呆了武安坡的老老少少,大家跟看西洋景儿似的,跑来和舒安歌搭话。
面对大家惊疑不定的眼神,舒安歌不慌不忙,只说贵族少女多喜欢游猎骑射,她待字闺中时,也喜欢练些拳脚功夫。
唐朝女子以丰腴健壮为美,大家对舒安歌的话深信不疑,羡慕她出身富贵,住在寒窑中也能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王宝钏不常出门,与人说话时,客气中带着冷淡,十分好模仿。
舒安歌照葫芦画瓢,从头到尾没露出马脚来。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眼看鸡圈里管的山鸡越来越多,舒安歌身手也越来越好。
她这一个月山上山下的跑,顿顿都是山珍野味,很快身子骨就健壮了起来,不但脸颊上多了肉,人也变得容光焕发了。
最明显的就是,拿粮食跟舒安歌换野味的大婶子小媳妇儿,眼神儿里的羡慕越来越明显。
唐朝以丰腴为美,感动的舒安歌热泪盈眶,不用减肥,胡吃海喝的日子实在太幸福了。
每当看到铜镜中珠圆玉润粉光玉致的脸,舒安歌都有种由衷的满足感。
刚进任务时,原主饿的瘦骨嶙峋,颧骨突出脸色暗黄,纵然有倾国倾城的美色,也难挡恹恹的神光。
要不然,那锦衣正太,若是见了原主全盛时期的娇颜,又怎会呼她老妪。
莫怪舒安歌心眼儿小,女人的年龄,可是宁愿认小十岁,不愿认大一天。
这一个月来,舒安歌勤练武艺的同时,不忘训练斗鸡。
相比那些训鸡的行家,舒安歌纯粹野路子出身,不讲究什么一二三四,想到哪儿就训到哪儿。
山鸡野性难消,羁傲不逊喜欢打架,舒安歌也不管,任由它们在鸡圈里打的翎羽乱飞。
那些落败后,蔫嗒嗒缩成一团,不敢再争斗的,要么进了舒安歌肚子,要么被她拿去换粮食了。
舒安歌闲时会蹲在鸡圈旁细细观察,那些赢了就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结果被别的鸡偷袭落败的,也是不能成大器的。
她专挑那些,喜欢伸长脖子争斗,无论输了多少次,带着伤也不消停的山鸡。
在完成了简单筛选之后,舒安歌的训练才刚开始。
这次,她不让群鸡互相争斗,而是拿杀气来训练被她挑出来的鸡。
王宝钏十指不染阳春水,身上自是没什么杀气的。
但舒安歌是尸山火海里出来的人,杀气已经到了收放自如的地步。
怕杀气太重将她精心挑选出来的鸡,直接瞎成二傻子,舒安歌一点儿一点儿的释放杀气。
第一波杀气,所有山鸡都扛了下来,舒安歌十分满意,又展开了第二轮的训练。
杀气不断加重,不断有山鸡被淘汰,最后只留下两只鸡,刚好一公一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