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二位不嫌陋室污浊,这边请,座上谈话。”
吴宝如和护院不敢托大,一脸恭敬的与刘父舒安歌推让着进了门。
那些看热闹的乡邻们,眼看着刘家关了门,只能一脸意犹未尽的离开了。
落座之后,吴宝如和护院眼明手快的放下了手中锦盒。
刘父急忙伸手阻止:“无功不受禄,这可使不得,二位莫要刘某为难。”
“刘先生实在太客气了,今日我二人来,一是为先生道喜。二则是,我家少郎君仰慕云阳先生高义,希望云阳先生入虞族学念书,闲时略施杏林之术。”
吴宝如口才极好,笑眯眯的就将来意说的一清二楚,言谈之中却是不着痕迹的将父子俩都明白了。
这一席话舒安歌听得分明,想来萧家郎君这几日身体大好,故而虞家特地上门请他入族学。
虞七郎是个聪明人,明明想招揽舒安歌到家中坐诊,却先抛出了虞家族学的诱惑。
对于爱好读书的舒安歌来说,虞家族学绝对是个好去处,比沐阳城书院还要强一些。
只是舒安歌前几日才拒绝了萧家郎君许诺的富贵,她不知虞明是哪里来的底气,前往刘家请人。
虞七郎君为什么要聘请她入府,他和萧家郎君又是什么关系。
三人就锦盒展开了推让,但刘父一介书生,怎么比得上吴宝如巧舌如簧,最后还是他万般无奈的收下了这份谢礼。
对,是谢礼,感谢舒安歌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虞家世交之子的谢礼。
舒安歌很想夸虞七郎聪明,他们轻描淡写的,就让萧家郎君欠自己一个人情。
不过思及那日情形,舒安歌不得不承认,那日若无虞七郎一力担保,她的救治也不会那么顺利。
如今看来,虞七郎拉拢她,恐怕不止怀才那么简单。
“多谢虞家郎君看重,只是云阳资质粗陋,上次临危受命,不过是人命关天,侥幸了一场,着实担不起大任。”
“小郎君实在太过谦虚,虞家愿意以每年百金之数,聘请云阳先生为家中大夫,同时照管四时衣裳以及吃食。”
这对一个家境清寒的十几岁少年来说,十分具有诱惑力。
吴管事本以为刘父会毫不犹豫的做主应下此事,没想到刘父却看向了自己儿子。
面对诱惑,舒安歌彬彬有礼态度坚决的拒绝了。
吴管家愕然:“云阳真的不再考虑下?若是您觉得条件不够如意,我们还可以再做商议。。”
舒安歌对庾明的印象很不错,他虽然也有世族一脉相传的清贵冷傲,但生的俊朗动人,身上没有奢靡跋扈的气息,很容易给人留下好感。
“请吴管事代云阳谢过虞家七郎,盛情难却,只恨云阳才疏学浅只能辜负郎君厚望。”
这话说的直接明了却不合时宜,刘父暗中瞪了舒安歌一眼,意在指责她行事鲁莽。。
吴管家却是惯会来事儿的,在舒安歌再三拒绝之后一脸遗憾的说:“既然云阳先生主意已定,吾等就不多在府上叨扰了。日后若是云阳先生改变主意,虞府随时恭候您的大驾光临。”
二人挥挥衣袖,留下了盛放着点心以及锦缎的木盒。
虞家二人走了之后,舒安歌会医术的事儿,像是插了翅膀一样,在永安巷传开了。
为了渲染她的厉害之处,其中不乏添油加醋的地方。
什么妙手回春,什么异术超凡,什么神医再世的名头,一股脑儿砸到了舒安歌头上,听得她啼笑皆非。
舒安歌能无后顾之忧,出手救萧家郎君是有原因的。
她出手的原因,是因为刘远芳真的懂医理。
刘家家穷,刘远芳度过了启蒙时光之后,由于交不起束脩,只读了两年就就退学了。
退学之后,舒安歌求知若渴,借遍邻居中所有藏书的人家。
为了生计,舒安歌曾到医馆中做学徒,见到过不少药书和医经,誊抄的不亦乐乎。
原主先前也曾帮助过邻居解决一些头疼脑热的问题,故而在大家眼中,刘远芳突然成了神医,并不是一件特别难接受的事儿。
舒安歌要的就是刘远芳的这个懂,只要她略懂皮毛,她就有办办法成为杏林高手,同时不会引起他人怀疑。
很快就要搬出永安巷了,舒安歌在反复斟酌后,决定最近为邻居们无偿看病。
酒香不怕巷子深,舒安歌料想她若打出招牌来,请她进行诊治的人恐怕会变多,但怎么也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
她更没想到,头一个前来请她看病的,是一个跟她闹过矛盾的半大孩子。
“小刘先生,我娘这两天一直拉肚子,大夫抓得药煎服了好几次,也不见好,您能不能去看看?”
第300章 女扮男装征服门阀贵公子13
这是顾家的小子,没读过书,先前曾嘲笑刘远芳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头鹅,如今娘亲生了病前来求助,抓耳挠腮脸黑红黑红的。
舒安歌心胸虽然不像大海,但对于有孝心的熊孩子,还是有容忍度的。
不过在答应出诊前,舒安歌似笑非笑的挑眉道:“不是说读书人是呆头鹅,如今怎么上门来求助了。”
顾家小子黑红的脸膛一下子白了,直挺挺的往地上一跪粗声粗气道:“刘先生恕罪,小子知错了,求您给我娘治病,小子认打认骂。”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况且刘远芳不在家时,顾家小子还帮刘家挑过水,小伙子心眼儿不坏,就是嘴上没把门儿。
“走吧,日后说话时,多想一想,多为乡邻们做点儿事。”
得了舒安歌的应允,顾家小子喜上眉梢,激动的磕了两个响头:“您是大好人,刘先生,我一定会求菩萨保佑您长命百岁当大官儿!”
说了一箩筐好话后,顾家小子一咕噜爬起来,带着舒安歌朝家里走去。
顾大娘的病症不算凶险,只是她平时不太注重卫生,导致病情反复。
舒安歌开了药后,又叮嘱顾家小子,以后要及时清理家禽家畜粪便,灶房要常收拾。
自从舒安歌在永安巷无常看病之后,刘家门槛儿都快被踏破了,她这些日子,也的确为不少人解除了病痛。
故而,当刘家要搬离永安巷的消息传出后,乡里乡亲依依不舍百般挽留。
刘家在这里住了十几年,虽然房舍是租的,但亲邻感情却是真的。
临行前,刘父刘母难免有些不舍,连琦儿都没像前几天那样,一心盼着搬到新房子了。
纵然如此,一家四口还是搬走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刘父是个有远见的人,自然知晓财不露白的道理。
他们一家子发了横财,若留在远处,天长日久难免露出风声。
永安巷不全是好人,也有无所事事的市井泼皮无赖,若被他们缠上,日子可就难熬了。
在为众乡邻看病时,遍观人生百态时,舒安歌也想过,要不要开个医馆,为穷苦百姓一解燃眉之急。
但想到开医馆所需不菲,还要占用人力物力,能救的人却是有限的,舒安歌打消了这个念头。
医可以救一民、救百民,却不能救万民,她想要改变这个世道,必须改变这比猛虎还有凶猛的苛捐杂税。
欲救人,先救己,想到剧情中种种,舒安歌唯有长叹。
琦儿对医术很有兴趣,这段时间常跟在舒安歌屁股后面打转,她干脆带琦儿认起了草药。
刘父是个开明的人,他能让大女儿女伴男装读书,自然也不会放任小女儿荒芜岁月目不识丁。
在教琦儿读书认草药的空档,舒安歌抽空回忆了剧情。
刘远芳在一年后,随山月寺住持到岳阳郡灵妙寺拜访并绘制壁画,在那里偶遇了大儒王孟之先生。
当适时,刘远芳一路目睹民生百态,心里感触颇多。他在抵达灵妙寺的当夜,百感交集,挥毫写下《寒远赋》。
刘远芳书法极好,文章写的恢弘大气鞭辟入里,不饰藻饰颇有贤者之风。
第301章 女扮男装征服门阀贵公子14
畅快淋漓挥洒完锦绣文章之后,刘远芳听闻远近闻名的大儒王孟之先生,如今正客居灵妙寺,于是大着胆子投文。
刘远芳虽是寒门出身,但文章写的让人拍案叫绝,王孟之先生喜爱良材,不忍她被埋没,对她文赞赏有加给予很高评价。
在王梦之先生的推荐下,刘远芳和她的《寒远赋》声名大噪,也为她日后到建康求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