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妖重生在五零(141)

作者:小王胡公子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闺女来给你送饭来了,我家小子肯定又不知道哪里浪去了。”

邹志鑫一看到唐阮阮一拍大腿说道,“要是饿坏了老子,看老子回家怎么收拾他。”

“邹伯伯我来的时候,看见邹婶婶做饭了,邹建国肯定一会儿就把饭给您送来了。”

邹建国就是邹志鑫的二儿子,四九年出生,所以起名叫建国。

只是据唐阮阮所知,他们学校里叫建国、建军、革命、解放、援朝、抗美的,绝对不下十个。

至于十月份出生的男孩儿,绝对有三分之一叫国庆。

“还是闺女贴心,我们家三个小子一个比一个皮。”

邹志鑫笑着活下去跟唐德恺诉说着羡慕。

“邹书记你家里三个男孩儿,一个比一个结实是真的,多能干啊,您忘了上次搬冬菜的时候,根本就不用大人帮忙,兄弟三个就给你搬回家码好了。”

林红绣说的是前年秋天储冬菜的事情,所谓冬菜,就是冬天吃的菜,无非是白菜,土豆,萝卜三样。

每家每户都会储存足够多的菜支撑到来年新菜下来。

说起这件事,邹志鑫的脸上隐隐留露出自豪,一拍大腿:“行了你们先吃吧,我和小左先回去,咱们下午再继续商量。”

“行,那咱们下午再见。”

唐德恺站起来送了送他们。

“林姐,那我先回去了。”

左青青小声跟林红绣说道。

“行,快去吧,我看见你们家小豆子跟他爸在车间玩呢。”

林红绣轻轻拍拍她的肩膀说道。

“邹伯伯再见,青青姐再见。”

说起来林红绣、左青青,还有唐阮阮三个人辈分儿也够乱的。

左青青管林红绣叫姐,让叶淮生和唐阮阮又管左青青叫姐。

最后说定了,各叫各的。

看着他们走了,唐阮阮将办公室的门关上然后插上插销。

从空间里拿出叶淮生闷着锅做好的呱呱鸡汤。

呱呱鸡的营养价值不比鸽子低,再加上炖汤用的是唐阮阮的空间灵水,这汤的效果就更好了。

林红绣也不推脱着让唐德恺和唐阮阮吃,不敢耽误时间,趁着香味儿还没传出去,一口气将汤喝进肚里,然后和唐德恺一起快速把肉吃完一切都在五分钟之内解决。

“真是猪八戒吃人参果。”

吃完之后林红绣干感叹道。

“这人参果还是多亏了我们家阿阮,不然你连这没味儿的人参果都吃不上。”

唐德恺剥开一个烧土豆递给林红绣说道。

现在给林红绣补身体的原则是,贵精不贵多,在保证营养的同时尽量不长胖。

“我听人说艾力西上午来了。”

唐德恺又剥了一个递给唐阮阮,唐阮阮摆摆手说道:“爸你自己吃吧,我一会儿回家吃。”

“艾力西上午的确来了。”

“给你干妈还有兰姨准备的东西寄回去了吗?”

林红绣问道。

“妈,您放心,我都寄回去了,还在羊皮里卷了四十斤粮票,一家二十斤。”

唐阮阮压低了声音说道。

“这年头,就算有粮票也不见得能买到粮食啊。”

林红绣忧愁道。

“你别担心,有麻顺在肯定能弄到粮食。”唐德恺拍拍她的手说道,“沪市再怎么说也比咱们这里强点。”

“这倒是,我听老吴说他们老家那边饿死了很多人。”

林红绣也压低了声音讲话,一家三口就跟说悄悄话一样。

唐德恺微微点头,“老吴老家那边还算是好,有的地方更严重。”

“其实说实话再旱也影响不到咱们这边来,咱们挨饿主要还是调剂过来的粮食太少了。”

林红绣慢慢的说道。

这倒是实话,本来西疆这边一年到头见不到一场雨,旱不旱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是这边兵团和农场产的粮食大部分都被还账,剩下的又被调往京城沪市这样的大城市,留在本地的自然也就不多。

机械厂从去年开始就断了那种福利和劳保补贴,全厂包括儿童和孕妇的细粮都断了,再往后粮票只发百分之九十,然后是百分之八十,现在只发百分之七十五。

不能再少了,再少就真的要饿死人了。

所以现在不上班的工人为了省粮食,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在床上躺着。

“你知道刚才老邹和小左过来找我商量什么事情吗?”

唐德恺吃了两个土豆将饭盒盖起来说道。

“爸,不会是又要减少粮食供应吧?”

唐阮阮试探道。

“不是粮食。”唐德恺摇摇头,林红绣和唐阮阮都松了一口气,还没等这口气彻底的送下来,又听唐德恺说,“要降薪。”

林红绣这一口气又提上来了:“怎么又要降薪了,全厂的普通工人都已经降了百分之二,干部降了百分之五了吗?”

“还能是因为什么,有的地方现在已经是饿殍遍地了。”唐德恺叹了口气说道,“降薪是上级给的指令没得商量,现在我们只能决定具体降多少。”

“要是降多了,你可真是要把咱们厂里那些负担大的家庭往死了逼了。”

“再这样下去咱们厂说不定也会饿死人,我跟老邹商量了,必须要想个办法。”

唐德恺说道。

“爸,你们想到什么办法了?”

唐阮阮每天看着身边的人忍受饥饿心中也十分的难过,只是她不能暴露自己去帮助他们。

她能做的只是偷偷的在开水房里加上一点灵泉水,让他们尽可能的不生病。

因为人在饥饿的情况下免疫力是非常低的,一但生病很有可能就熬不过去了。

“红绣,你觉得我找少数民族同胞,用招工指标跟他们换羊行不行?”

唐德恺问道。

“你疯了?!”

林红绣焦急道,“你知不知道现在咱们厂里根本没有招工指标,现在全国都在削减严控招工,很多地方甚至在精简城市人口,再说了你难道不知道少数民族的羊群每年都交给了肉联厂吗?”

“我当然知道,我说的是母羊。”

“我看你真是疯了,母羊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你难道不晓得吗?”

“妈,您先别着急,我倒是觉得我爸的这个提议有些可行性。”唐阮阮说道,“就拿查干大叔来说,他之前还问过我咱们厂里的招工情况,我看啊他肯定是想让才旦和洛桑进工厂工作。”

“是啊,虽然说游牧是他们的传统,但是我想如果他们有更好的选择的话,也一定会选择安定下来。”

第33章 我家少年初长成

指标换羊群的事情还只是唐德恺和邹志鑫的一个设想,怎么落在实处还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事情。

最关键的,新时代的招工指标不是可以买卖的东西,绝对不会因为谁花了钱就能够拿到手的。

如果真的决定这么做了,那中间还需要很多运作。

唐阮阮拿着饭盒又冒着风沙回家。

他们搬家了,不再住在以前的地窝子里了。

现在他们住在两年前刚刚完工的家属楼里。

两年前由于机械厂蓬勃发展,职工和家属越来越多,邹志鑫和唐德恺两人一商量,给职工建福利住房。

这项决定得到了全体职工的支持,甚至他们自发连着三个月领半薪。

不过那时候除了工资还有别的福利,每个月都有奖金,还有双过半奖,林红绣做办公室主任这几年长袖善舞,和当地的各个部门都搞好关系,所以时不时能从各单位那里搞来一些机动指标来给大家搞福利。

所以就算领半薪,日子也能过下去,不就是苦这几个月吗?为了新房子,能忍!

于是机械厂一口气盖了几十栋家属楼。

每一栋都是一样的,五层楼,楼梯在外面,一层有三户人家,户型都一样。

唐阮阮家住在八号楼的三层,房子建好后为了公平起见,上到邹志鑫唐德恺,下到厂里烧锅炉的员工,全部采用抓阄的方式分配房子。

如果两户人家说好了想换,那也可以私下交换房子。

楼房下面有几块地,种着不强壮的瓜菜,虽然结的不多,但也聊胜于无。

每家都分到一拢地,唐阮阮上楼前在自己家那一拢前面转悠了一圈,找到两个早熟的小辣椒揪下来。

每家的格局都一样,楼梯在楼房的一侧,上去是一条长长的过道,每家的厨房都安置在过道上,过道上出了炉子,橱柜,还有就是煤球整整齐齐的码在自家门口。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