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这么一演,一个表面委屈,暗示自己代父从军、用饷银养家多孝顺,实际数落父母不公,一个直接挑明了她是糟了何金姐毒手,被抢走金坠子不说,还被偏心祖父母送进麦家门,麦家这门亲不是她愿意的。
这一番表演,令刚得到信,匆忙赶过来的村长、族长、麦家人、何家人以及一些赶来看热闹的人恰好听了个正着,可把一些人气坏了。
原主何雨竹的祖母当即吊起嗓子,大声嚷嚷道:“不要脸的贱蹄子,你自己不小心摔了,还有脸冤枉金姐儿,你受伤那天,金姐儿好好在家呢!她碰的着你吗?”
“咦!可是我亲眼看到金姐儿拿着这么大个石头砸的她的脑袋,从她脖子上拽下个金色的玩意后,还想把她推河里,是我喊了一声,把她吓跑了啊!”听何雨竹的祖母何柳氏张口就颠倒黑白,麦家康立刻一副老实人大吃一惊的表情道。
“我就说嘛!竹姐儿虽然平日里不下地,可也是咱们村里长大的,偶尔也上山捡捡柴火、挖些野菜、蘑菇,上来下去利落着呢!好好的怎么会在河边摔得那么惨。”
“竟然是金姐儿下的手,真没想到。”
“我看金姐儿那丫头就不是个好玩意,平日里就喜欢跟那些各村的小混混们瞎混,还老往镇上跑。大牛两口子也不管管,看惯出毛病来了吧!”
“一般亲姐妹俩都可能因为争东西打起来,不过,就算想抢东西,这次下手也太重了。”
“喂!你没听家康说吗?那个金姐儿可是故意拿石头砸她脑袋,抢完东西后还想把她推河里,这简直不知是抢东西,而是杀人抢劫了吧!”
“才十几岁的小丫头就能下这么狠得手,也不知道大牛两口子怎么教的?”
“毒啊!真毒,难怪那些说书人总爱说最毒妇人心,这还没嫁人呢就敢下这狠手。”
“我看她这就是随柳六丫,啧啧!还记得吗?柳六丫前后生的五个闺女可都被她亲手掐死了,听说她进门后那个没出嫁的小姑子都是她逼死的。”
“柳六丫谁啊!”看热闹的小年轻们听到有年纪大的妇人这么说,不由好奇的问。
旁边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冲正骂着何雨竹、麦家康两人的何柳氏撇撇嘴:“还能是谁,不就那个老泼妇吗?你看咱们村除了他家谁家过年过节没姑娘女婿上门,你们不会以为她就生了三儿子吧?”
“她前后一共生了八个,其中五个姑娘全都生下来不久就死了,听接生婆说都是她亲手掐死的。”
“还有她那小姑子,多老实的姑娘啊!就在她生下大牛后不久吊死了。”
“我听说是她在坐月子的时候,闹着自己伤了身子,要把人家卖到脏地方给自己养身子,把小姑娘吓得吊死了。”
“还有二牛那时候被卖掉,也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听说是她听人家说50两能在前朝县衙买个差爷的活做,她自己想给何老头买个官,做官太太才卖的,要不是三牛当时太小,估计连他也会给卖了。”
“难怪二牛回来就单独立户,平日里逢年过节才走动,平日都不跟她来往呢!”
“啧啧!这个老泼妇,真是娘毒毒一窝啊!”
…………
他们两个人,一个平日里在村子里说三道四,明目张胆偏心小儿子抱养的便宜孙女,从不讲道理,遇事就是一哭二闹三上吊,把别人闹腾到投降的老泼妇。
一个是代父从军,回来拿着几年卖命攒的军饷养着一家子,爹娘给娶了个快死的短命女也不知道反对抗争的‘老实窝囊’人。
两相对比下,同一件事,不一样的话从两两人口中说出,人们自然愿意相信‘老实窝囊’人说出的话,老泼妇的话谁信谁才是傻子呢!
抱着这样的想法,看热闹的人们不由纷纷议论起来。
何柳氏听到周围人说着说着,竟然说起来自她没把孙女掐死,养活下来后就没大有人提起的黑历史,年纪轻时,泼辣的她不把名声当回事,认为那些人说说而已,根本不能把她怎么样。
直到战乱时期,看到族人们撇下平日里在村里猫憎狗厌的几户,结伙到山里避难,他家要不是因为老头子跟族长是亲堂兄弟,也可能会因为她被撇下后,才开始收敛行为……
随着孙辈们长大,几乎没人提起她年轻时闹得那些事,现在竟然被扒拉出来,尤其是金国那些新律法颁布出来后,她干的那些桩桩件件能进大狱的事,立刻脸色一面,冲麦季氏狠狠瞪了一眼。
第7章 哭闹一波流
把麦季氏瞪得全身一哆嗦,看着周围看热闹的村人、村长、族长、族老们不好的表情,自家男人铁青色的脸,想到先前的打算,和那还没从麦家康手里抠出来的二十几两银子。
眼珠一转,竟干脆利落的往地上盘腿一坐,拍着大腿,跟哭丧似的,连哭带唱的哭唱上了:“我的儿啊!娘也是被那个不要脸的老家伙骗了,他们何姓人欺负咱这外姓人啊……”
虽然原主记忆里有村里办丧事时,妇人们哭丧唱丧那一套,但没想到生活中古代劳动人民们也能来这一套的何雨竹都惊呆了,一瞬间不敢相信自己这是看到了什么。
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看着周围人们一副平常,见怪不怪的表情,猜测这在古代村里是挺平常的事后,才回过神来,仔细去听麦季氏连哭带唱的词。
然后才知道麦季氏哭诉的是她是被何家骗了,没想着不要麦家康这个儿子,她如果知道何雨竹是女户的话,才不会同意让麦家康娶她呢!
看她哭的情真意切的模样,要不是她装昏迷时听到过母女俩的小算盘,估计都会认为她是真的被骗了,哼!现在这幅样子,不会是见大事不好,想要从何家或者自己身上讹好处吧?
也是,这一家子都盼着把麦家康手里的饷银糊弄干净,就把麦家康扫地出门,所以估计有个光明正大的理由能把麦家康赶走,又能把麦家康手里的银子抠干净的话,他们都要乐死了,怎么会反对。
想到这何雨竹当即冷笑一声:“呵……瞧您这话说得,我家爷爷奶奶又不是官老爷、官太太,还能逼着你把一个脑袋破了个大窟窿,都快不行了的人娶进门不成,你真要疼这个痨病鬼,会不趁他还有口气,赶紧给他娶个好生养的传宗接代?”
“……呜……我……”这一句话把麦季氏的唱词全憋回了嗓子里,不上不下,虽然精明心思多,却没有急智的她当即无语,不知该怎么反驳。
而听了何雨竹这么一句的村人族老们也不由纷纷议论起来:“竹丫头说的有道理,看家康病的那样,又是长子,只要有条件的,肯定会想着赶紧给他娶个健康的媳妇,生个孩子留下血脉吧!怎么麦家就同意娶当时郎中都说没救了的竹丫头。”
“要说没钱娶不起没病的还算有理,可家康回来不是带了攒了几年的军饷吗?”
“啧啧!估计家康出去当兵这几年,麦家两口子当他不在了吧!”
“心里没这个儿子,自然不会替他打算。”
“是啊!这样他们怎么会在意竹丫头当时是死是活,什么户籍。”
“是不是觉得给家康随便糊弄个媳妇,就能说他们已经给这个儿子成家,完成了当父母的事儿,不让村里人说嘴他们偏心吧!”
“嘁!我看不止是为了面子,估计还是想省钱,他们家玉兰跟我闺女说,她出门子估计能带3、5两的嫁妆。”
“嘶!就麦家那穷样,前边的闺女几乎是一身衣服送出门,还3、5两的嫁妆,哪来的?”
“还能哪来的,家康的军饷呗!”
“说起来你没注意到吗?家泰那胖儿子身上可是多了个银锁,呵!那银锁在镇上首饰铺要价可要500多文呢!”
“哼!麦家两口子真狠心啊!给替父从军的儿子娶媳妇,宁可娶个快死的人,也不肯多花几两娶个健康的,给一直养在跟前的二儿子生的孙子倒是挺大方,一出手就是半两银子。”
“就这样家康还要拖着病重的身子上山打猎养活他们,唉!我怎么没摊上这么孝顺的儿子呢!”
“要不说人的命、天注定呢!”
“你看这麦家两口子就作吧!现在把好好的儿子送给咱何姓当女婿,这福分也该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