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饥荒的时候,人都会被杀来吃,沈华越想越心慌, 摇了摇头, 不能自己吓自己,她缓缓心神, 说道:“屯粮食和药材,尽人事,听天命。”
夏凉川看了她一眼,清凉的声音没有一丝温度,“这里是水路要塞,易攻难守,你早作准备。”
宋清池瞪了夏凉川一眼,恐吓沈华道:“他吓唬你呢,你可别出去乱说,被官府知道了,要拉你去坐牢的。”
“呵呵……”沈华像看白痴一样看他,再一次换了话题,“地道战,解决了光和气问题,就能长期住人。如果用来防钻,每隔一段就挖上一个掩体,只容一人通过,一人当关,万夫莫开,进进不得,出出不得。”
宋清池听得眼睛发亮,大喊一声:“说得好,你快说说光和气是怎么解决的?我瞧着你家的地窖比镇里的亮堂的多,也没瞧见油灯啊。”
沈华指着篱笆墙说:“你沿着墙根找,便能知晓。”
篱笆墙是竹子扎的,家家都是这样,没什么特别。宋清池将信将疑的弯下腰去看,果然夹在细竹枝之间的地上,隔一段就有一个冒出头的碗口粗的毛竹,他明白了,小姑娘就是用这个来透光和气的,倒是聪慧。
这个点子说难也并不难,瞧见了就觉得不过如此,宋清池想到刚才在地窖里瞧见的围着房间架接了一圈的竹道,恍然大悟的说:“那些竹子是用来接水的!”这样就不用愁下雨了,他拍拍夏凉川的肩膀意味深长的说,“川儿,四舅舅会帮你说好话的。”
夏凉川看了眼沈华,淡然的说:“那便多谢四舅舅了。”说完转过脸问沈华,“你是否打算开酱菜铺子?”
沈华皱眉,嗯了一声说:“原本是这般打算的。”
夏凉川摇摇头,“你若不愿将方子卖与我,那就在家开铺子,你做多少,我买多少,每个月我派人来取一次,如何?”
沈华虽然一直和夏凉川呛着来,但对方的善意她还是能感受到的,小屁孩就是性子别扭,心眼却不坏。
她点头应了,为防止沈家人又惹是非,她让夏凉川写了一个契约,定下由沈华负责接下来五年的买卖,吃食若有不妥,赔银万两,签字画押。
送走了夏凉川,沈华把契约交给了沈老头,让他们收着,沈婆子不妨这么一会,小孙女就擅自做主签了个买卖,她是既欢喜家里又多一个进项,又疑惑这么大的事,夏小哥咋不找他们商量,就和一个小丫头定了买卖呢?
沈华一推四五六,一问三不知,问烦了就回了一句:“做多少,买多少,他不给钱,我们就自个吃,又不亏,有什么好商量的。”
话是这么说,可沈婆子就是心里不得劲,等王氏回来的时候,她把事一说,王氏只哦了一声,把沈婆子准备了半天的话又给堵回去了。
晚上,沈老头劝她:“行了,儿女都大了,你也好享享福了,操啥心啊。”
沈婆子冷哼道:“啥时候享福,之前还有媳妇轮着做饭,现在倒好,洗衣烧饭都我来做,越活越回去了!”
沈老头笑着说:“好房子是白住的?行啦,又不是什么苦活累活,等还了债,每个月有了那二两银子,日子不就更好过了。”
沈婆子撇嘴,“二两银子,她能给我?”
沈老头继续劝,“银子不给你,给你买东西不也一个道理,前几日还给你买了布。行了,老大媳妇不错,你也别天天对她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
“知道给我买,知道给她闺女买,咋不晓得给梅子买,梅子到现在连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明年可就要相看起来了。”说起这个沈婆子就一肚子唠叨。
沈老头叹了口气,商量道:“要不,把我的那块尺头拿去换了?”
沈婆子抿着嘴唇说:“你都多少年没穿新衣裳了,要换也换我的,唉……等收了玉米再说吧。”
一过立秋,就要开始秋收了,秋收是麦收之后又一个丰收季节。
除了沈老二家今年没种棉花,剩下的八亩棉花地,还有六亩黍子,两亩花生,两亩芝麻,其余的都种了玉米。
学里又放假了,不是每个学子都能和沈成才似得万事不问的,读书再重要也不能耽误农活。沈家是二老健在,家里儿子多,媳妇又能干,所以才宠着沈成才。
这次春武也回来了,跟着春武一会回来的还有沈寄远,何氏一听沈寄远要住下,忙把两人领到前头。
“娘,这咋整啊,要不你给大嫂说说,让远少爷在这住两天?沈员外同意远少爷住咱家,是天大的面子,咱要是放着新屋不给人住,让人住老房子,给员外知道了……”何氏一面心喜沈员外看中她家春武,一面又觉得家里寒碜,给儿子丢人了。
老二媳妇的话说得有理,沈婆子做主定下,“我和你爹回去睡,把屋子空出来,你那圃子里韭菜还多不,割几把来,咱做饺子吃。”
何氏笑着说:“够够!韭菜吃油,我都没割,包饺子正好!”她打量了一圈屋子,新窗新炕,瞧着就舒心,说着去跟大嫂知会一声便来到对门。
自从上次的事后,王氏现在除了早上起来喂牲口,趁天没亮把早饭做起来,其他时候都在屋里绣花。日子过得舒心的同时,她也有点想不明白,为啥她啥事不做了,反倒没矛盾了?
王氏这个月绣的是一只红鲤鱼,桌子上摆着针,彩线,剪刀,银顶针。见何氏进来,抬了一下头,笑道:“还有两个月快生了吧。”
何氏也笑:“刚怀他就不安生,比跟大武似得就好。”
王氏瞧她肚子,又看她气色,“我瞧着是个男娃,娘瞧了吗,咋说?”
何氏笑得开怀,“娘也说是男娃,那个,大嫂,春武回来了,说寄远少爷想来咱家住两日,我寻思着咱那老房子太旧……我刚和娘商量了,要不,让寄远少爷住这来,就住爹娘那屋。大嫂,沈员外看中大武,我这当娘的帮不上大忙,总不能扯后腿不是。”
王氏瞧何氏赔小心的样子,笑了笑说:“行,我那还有一床半新的被褥,我给铺过去。”王氏没说的是,沈成才中秀才那会,沈员外的礼也收了,他同意沈少爷来家里住,怕也是想着她家起了新屋。
沈华和春溪知道沈寄远要住两日,也没意见,她们俩正忙着收黄瓜做酱菜呢。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营养液的事,我先谢谢宝宝们,那个晋江比赛我不参加了,因为听说这样牵强的加入晋江元素会被举报,得了。。。不折腾了。。。
快500评论了哦~~~~到600评论的时候,加更【说话算数的我
每天都给我留言的宝宝们,爱你们,么么哒
第88章
因为家里来了位少爷, 沈婆子把白面发出来包韭菜馅饺子,王氏也出来帮忙,她把韭菜洗净了剁碎, 和沈婆子闲唠, “娘, 咱是不是在这前头也开一块菜地出来, 种点葱姜蒜啥的。”
沈婆子点了点头,“嗯, 我也寻思这事呢,如今要做酱菜,还得再开一块黄瓜地出来。”
何氏听着抬头问:“酱菜又不能当饭吃,大嫂圃子里黄瓜不够,我那有, 吃不完,回头我每天给你送来, 哪用得着特特的开一块地出来。”
沈婆子一边擀面皮,一边说:“多种些,以后拿出去卖。”
何氏看看沈婆子,又看看王氏, 总觉着两人有事瞒着她。咸菜生意没做成, 这会又有酱菜买卖了,大嫂仿佛突然开了天眼似得,一下子多了这么多赚钱手艺,让人不妒忌都难。
她似笑非笑地扯了扯嘴角, 去抱柴烧火, 路过地窖口的时候眼中闪了闪。当初起屋子,谁也不理解大嫂为啥要挖这么大一个地窖, 通常农家的地窖也就一条两米宽的窄巷子,现在她明白了,大嫂早就算计好了,她手里肯定还握着别的方子,再回想起王氏之前的所作所为,就感觉她是一步一步算计好的。
大哥没中秀才之前也没见她这么能干,何氏越想眼中冷意越盛!
沈员外说是同意沈纪元住在沈家,到底还是不放心,派了一个仆人跟着,大包小包拎了一大堆东西,从铺盖到软纱帐,从吃饭的碗筷到洗漱的面盆,一应俱全。
王氏看着这么大阵仗,问沈婆子,“娘,沈少爷这是打算住多久啊?”
沈婆子看向何氏,何氏摇头表示不知,拉过春武到一旁问道:“远少爷要住多久?沈员外有没有说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