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院很大,足够几家人住,沈华和春溪的房间是她早早就选好的,东南角上第一间,都布置好了。
其他几户就按照辈分依次往下排,谁也没有闲话说。
沈家人在后院收拾,沈华和春溪在前头上货。春溪如今大了,家里头的情形看的明白,她明年就要嫁出去,有些事,不问清楚了,心里就总惦记着,“花儿,进十月了,再俩月,你就十四了,你是咋想的?”
沈华拆着手里的油纸布,随口回她,“什么怎么想?”
春溪有些恼,拍了她一下,“你还给我装傻?!”
沈华笑起来,伸手去捏春溪的脸,“这有什么可想的,到年岁,我就嫁人了啊。”
“然后呢?”春溪楞着眼睛瞪她,“嫁个啥样人啊?”
“嫁个大叔吧。”不然十六七岁的少年,她真的下不去口。
春溪忍不住又拍了她一下,“我问你正经的呢。”
沈华知道春溪关心她,她站起身抱住她,将头靠在她的胸上。从小到大,只有她是从不问情由永远的护着她的,想到她年后就要嫁人,顿时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鼻头都酸了起来,瓮声瓮气的喊了一声:“姐……”
春溪摸了摸她的背,吃了那么多好的,也没见长肉,光长心孔了。一家子老小的吃喝都压在她的肩膀上,她想想都觉得心疼。
“嗯?”
“你的胸长势不错。”
“你个死丫头,混说什么?”春溪在她的背上狠狠掐了一下,推开她,“我好好问你,你非和我闹。”
沈华不愿眼中的湿意被她瞧见,蹲身继续拆纸,“你说的我都晓得,你只管嫁人的时候把宣纸生意接了去,旁的无需你愁。”
“这个我可接不来,”春溪忙摆手,想了想,又问,“三叔三婶能同意?”
若是别人,沈华还不敢说,但是沈老三夫妻俩,她觉得他俩是有良心且不贪心的人。
这事先放在一边,春溪又问:“二婶家和四婶家呢?”
沈华站起身看着她,认真的说:“姐,朝都不是人人都能生活下去的,我能做的就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能不能在朝都安顿下来,得看他们自己。”她说完将视线看向站在通往后院门廊处的沈老头。
沈老头在那静站了一会,转身回后院。
春溪有些担忧,“花儿,阿爷他……”
“阿爷想的比我们都明白,不然也不会早早的就要回沈家沟去,人一旦见识了繁华,再回去,就难了。”
作者有话要说:
周日给你们加更哦!!!
明天浪一天,速8上映了~~~
快给我留言快给我留言快给我留言【碎碎念】
第122章
当晚, 吃完饭,沈老头点点桌子,“都坐下, 咱们说点事。”
大家心里都有数, 这是要谈日后几家人的过活了。老大家不愁, 这些家业都是他家闺女挣来的, 但让他们就此回万溪镇,他们也不甘愿。
何氏偷偷瞥了眼沈华, 心想她是啥时候和沈老头通气的,咋一来就说事呢,连个安稳觉都不给睡。
“当初开粥铺的时候,咱就说过,咱是分了家出来的, 虽遇上灾年,但这些年, 也缓过劲来了。原本说的是你们在粥铺帮手,老大家的管你们吃喝,但她为人厚道,还给你们每年分了银子。我做爹的, 手心手背都是肉, 当年你们苦哈哈的供着你们大哥,我心里有数,如今,你们大哥大嫂还你们人情, 我也看在眼里。”
沈老头扫了众人一眼, 最后将视线落在何氏身上,“我之前想你们回去, 不是偏心老大,是因为我晓着,你们就是来了遍地是金子的地,你们也捡不着!老二家的嫁过来早,早年为了供老大读书吃了不少苦,这些年,是不是也还清了?”
何氏没想到沈老头提这个,讪讪道:“爹,你咋说这个,亲兄弟,哪用分这般清楚。”有啥还不还的,这事难道还能七年换七年?何氏暗暗撇嘴,沈老头现在说这话,不就是说情分还了,日后各走各的,互不相欠?她拿腔拿调的接着说,“爹,当初供大哥读书,谁知道啥时候能供出头啊,我可没想着让大哥大嫂还人情。只想着,大哥家要是出息了,能记得当年的情分,该帮衬的时候帮衬一把,也就行了。”
沈老头点头,这话说的也在理,“嗯,一家子血脉亲戚,自然是该帮衬的得帮衬。还有一个多月就大年了,年后,大山要说亲,溪儿要出门子,文儿也要开始相看起来。等到大武成亲,再住在一块就不方便了,依我看,这俩月时间,你们自个琢磨琢磨,是去是留。去,老家的东西都是分好了的;留,咋留,留哪?”
何氏朝王氏看了看,擦了擦嘴说:“我是想留的,就看大哥大嫂给不给口饭吃。”
听到这话,王氏皱起眉头,但她没吱声,下面还有老三老四家的没开口呢。
沈老三看看陈氏,陈氏冲他点点头,他笑了笑说:“爹,我和美玉回去。”他们没有儿女牵挂,有力气在哪都能活,等老了,就把田赁出去,啥都不用愁。而且这些年帮着造纸,也攒了些银子,他们俩早就商量好了,媳妇想要个孩子,回去后就买个人家养不活的小闺女,好好地让她过一把当娘的瘾。
沈老四见二哥三哥都表过态了,他抹了一把脸,说道:“我是想留下……”
话才打了个头,就被小陈氏打断了,“你想留下,你留下能干啥?我给你生了三个儿子,你打算让他们拿大嫂家房子成亲啊,还是赁屋子给他们成亲啊?”
沈老四瞪她,“我话不是还没说完呢,你急啥?”他瘪了瘪嘴,继续说,“三个娃都读书是肯定供不起的,但我也不想回去,回去了再想见着你们一面,就难了。反正我娃还小,我就厚个脸皮先在大嫂这住着,然后慢慢攒了钱在附近的村里买地盖屋……”
小陈氏挑了挑眉,在桌子下面偷偷掐了他一下。
又干啥?!
沈老四又想瞪她,却迎上一张笑盈盈的脸,顿时脸红了,别扭的转过头去,心中甚是得意,多亏他有先见之明,早早的去问了花儿。
这个主意确实好,连沈老头皱着的眉头也舒展开了,他是最不想与儿孙分开的,能靠在一块,自然最好!
他对沈老三说:“老三啊,我看你也别回去了,跟老四一块。”
沈老三和陈氏对视一眼,当即应下,“也成!”
那剩下就是老二家了,沈老头看看王氏,又看看沈华,犹豫了半响才开口,“我也厚回脸皮,老大家的,你那个粥铺和咸菜的买卖……给老二家做,成不?”沈老头话里问的虽是王氏,眼睛却是看着沈华的,谁都知道沈家粥铺的生意好,不是因为粥,重点是咸菜。
这事花儿早跟她提过,王氏并没有为难,笑着说:“成啊,这事不用爹说,我也是准备要提的。咱们一家子来到朝都,那么苦的日子都熬过来了,没道理这时候分开。爹娘舍得,我还舍不得了,让我瞧不见小春明,这不是挖我心头肉嘛……”王氏说笑了两句,顿了顿接着说,“原本腌菜的事是四弟妹管的,往后这买卖就归她了,老四家孩子多,酱菜虽然赚的少,好歹添个进项,腌好了就放在老二粥棚里卖。”说到这王氏突然觉得当初小闺女安排分工的时候,是不是就想到了今天。
沈老四一直都不怎么看得惯何氏,但这几年因为没啥矛盾,倒也相处融洽,何况,还有他二哥在呢。他觉得花儿帮他想的主意,也挺适合二哥家的,于是说道:“二哥,不如这样,你和咱一起买地,你家种稻子,我家种菜,本钱不就省下了?至于房子,先攒两年再说呗,实在不行,咱也别盖砖瓦房,土痞子先住着。你要搭粥棚,直接就在城门外搭一个,你家买头驴,我家买头牛,日子不就过起来了吗?”
这样的话,就是辛苦些,买卖能做起来,还买了地。
何氏扒拉着手指头算账,在粥铺帮手攒了十二两银子,逃荒她带出来五两,十七两银子就只能买一亩水田。
还有春武和春明读书的钱呢?春文的嫁妆银子呢?
小儿子和小闺女虽然还小,钱也得预备起来。
她越算越觉得不够用,脸拉的老长,“你三个娃还小,能在大哥这住着,房子地啊慢慢攒。我们咋办,文儿反正是要出嫁的闺女,家里头啥样,人家不挑。大武没两年可就要娶媳妇了,跟人家说,家里只有一亩地,谁家闺女能愿意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