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的大潮中,冯路他像大多数人一样,仍然平平淡淡地生活着,没有付出多少,也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人生的价值,获得奢望的人生成功,只能是安慰自己,好好的过日子,摆平心态的过日子,省得抱怨,安静地过日子。
冯路他继续想对无关痛痒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继续安静地做事,忍受才是人生的最高的境界,人生的信条,成功的希望,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心。
冯路他没有放弃心中对文学梦的激情追求,长期的忍耐,默默无闻地进行大量的阅读中外作品与练习描写,长期地做下去为未来的写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功底,这样方知道付出的艰辛劳动中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有了这样的耐心才会成功。
冯路他知道做事情不仅需要坚持下去,也需要在等待忍受中忘记挫折与失败带来的痛苦折磨,随时光流逝让心平静下来,遏止种种的欲望,靠耐久力去磨砺修炼自己的意志。
这个时候,冯路他认为自己的思路是正确的,为什么做不成功呢?这样让冯路他陷入独立思考的混沌之中,是什么样的环节上出了问题。人能否让情绪恢复到最佳状态,要从低谷的情绪羁绊中走出来,不受其情绪影响,放弃经历过、所做过糟糕事情的纠缠,才不会失掉奋力拼搏的信心,不要太强迫自己做什么,一定要顺其自然。
这样的思考让冯路他豁然开朗,意识到人的思想能够从量的堆积到质的飞跃,尤其是在智慧上的大跃进,这是很难到达的境界,却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积累过程。
因为人的灵感是努力得来的,不是坐享其成的,古人有抄录模仿作品的习惯,用笨拙的办法练习写作,长期积累最终能够达到写作的高境界的故事。所以冯路他也想依靠毅力与恒心通过不懈艰苦卓绝点滴积累的努力,积铢累寸来写出催人奋进的作品。
说话间,时光荏苒,又到了雪花飞舞的冬天,冯路他喜欢听到脚下走路时踩踏积雪发出的嘎吱、嘎吱响声,别有一番的韵味。仿佛就像是人生之路如履薄冰一样不得不谨防生活中的垃圾人那样的心境,因为垃圾人的心理把垃圾的心情泼向别人,被伤害的总是老实善良的人,这样卑鄙无耻的人要远离,面对现实不得不作好心理防范垃圾人的时刻准备,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恶语中伤,让君子也有防不胜防的时候。
这又让冯路他想起了中国典故东郭先生的另一层面,善良的人不一定好,东郭先生走路都小心翼翼,都害怕踩死蚂蚁,结果他的性命差一点葬送在善良的行为上。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四伏危机,真的需要学会做人做事呀,如果不小心翼翼,恐怕惹火烧身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面对现实生活冯路他绞尽脑汁去思考,结果什么也想不通,看不透,仍然迷茫,读了那本蕴藏着人生力量的书,感觉到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的心理想着人类的进步。从诗词的字里行间感到作者内心深处是何等的光明磊落,大气磅礴。学习了这些人的思想却也不能够进步,像冯路他这样的小人物心中的种种误解与哀怨。
领袖人物博古通今,知识渊博,不过也有小人物的喜好,也喜欢阅读中国古典小说,可见通读《红楼梦》五遍,《水浒》更加的爱不释手。
这种阅读精神令冯路他敬佩,冯路他从传记里读到关于他老人家的思想境界的形成过程是何等的了得,主观愿望上,是不讲规则的随心所欲的阅读,老人家不相信专家学者及做出特殊贡献的人,什么必须经过正规学校的教育学习,而成就一番事业的说法,因为他老人家认为只要学习方法正确,创造力就能达到更高境界。
第72章 一句玩笑就当真了
冯路他是凡夫俗子,根本没有勇气与胆量脱离现实到外面的世界闯荡生存,也不敢不顾一切的专心致志地投入文学创作当中,去奋力拼搏下去的勇气,更不敢把生活中的一切置之脑后不管,一心一意地进行枯燥乏味的文字游戏。
可他冯路也爱上文学艺术,是一次偶然与一个人开了个玩笑,那个人嘲笑他,冯路他不服输的那个时候年轻气盛,认不清自己,竟然荒唐地走进了文学的梦境之中,根本就搞不清生活与梦想是怎么回事的情况下,把生活与文学混为一谈,随时间流逝,越陷越深到了不能自拔的地步钻进了文学的游戏中。
眨眼之间,如今冯路他也年过半百,猛然意识到人生的短暂,不由得心头涌现了酸楚楚的滋味,觉得自己还没有好好的努力,还没有好好的生活,人生就已经步入了老年,多么令人伤感呀的人生,真的时间不等人。
多少年来,冯路他时而勤奋,时而懒惰,在学习上也断断续续。怪不得冯路他儿子说缺乏坚定不移,专攻一门学问的钻研精神,是的冯路他没有那种大无畏的刻苦耐劳的精神,不敢放手一搏,也不敢孤注一掷走文学创作这条路,因为觉得自己的智商不足,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谁也没有想到在冯路他的脑海深处,早已根深蒂固地扎下了文学艺术的根基,生性上的放浪形骸,不够严谨的生活作风,意识到在文学创作上做不出什么成绩,也不愿意放弃对文学梦的追求,仍然有守旧的情怀认为这样依然可以找到心灵的慰藉,怎么可以不继续钻研下去呢?何况现实的生活中也让冯路他的人生有诸多的失意,守住文学这一块小的天地会有不少的安慰。
冯路他读书的情趣爱好没有达到潜移默化的地步,思想与头脑没有提升到一定的生活高度去认识自我,冯路他多少次想从这种状态下解脱,结果受到性格上固执己见的约束,偏离了人生的轨道,如今变成一个偏执的狂人。
近来,冯路他不想读小说了,什么书籍也不想碰,沉浸于思想迷茫中,自圆其说地开始去关注生活的种种,去解释现实生活中人类的行为,而不在从书籍中寻找未来。
冯路他开始探究生活与写作的意义,通过观察、整理生活中种种人与事物,然后阐述。
或者模仿成功者的思路去进行自我训练,上天赋予了冯路他进行心灵体验,练习描写的功底的努力,虽然马马虎虎,思考深度欠佳,不能进行细腻的描写,所以冯路他想在这些方面进行提高。
冯路他曾一度想学老人家那样去阅读人生、阅读书籍,一生锲而不舍,图书馆管理员见证了老人家整天泡在一所大学图书馆如饥似渴孜孜不倦的读书的情景,通过查阅所读的痕迹查阅到了他老人家所读的是人文、地理、历史、哲学、自然科学及文学书借鉴历史人物的做法与思想进行了借古讽今,从中国历史事件及文化中汲取精华而运用自如。
然而老人家缔造了大国,伟业辉煌,流芳万世。却在面对降临的死亡时的领袖的精神上受到了重创。人们面对死亡是多么的无能为力,没有人能够挽救即将陨落的伟大生命。
就文学而言,有人用脑子来写,也有人用情感来写,还有人用直觉写的手法,润笔各有千秋与特色,用脑子写作的人是聪明人,用感情写作是欲望的人,然而直觉写的人是勤奋的人。
天气灰蒙蒙的,太阳藏匿在云雾中,天亮了,光线幽暗令人不悦,感觉沉闷,冯路他抑郁寡欢,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让天、地、人融为一体。人有预知的感觉如患有疾病的人提前感知到天气冷暖的自知变化。
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年龄的增长随时光的流逝使人心理感到人生日渐走向衰老的那种感伤心情。怎么活都是百年不过的,虽然人们懂得了保健,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效,保健的方法与种类很多,饮食的保健,渐渐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阳春的白雪还没有融化完,当然是一些太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仍然可以欣赏到白茫茫的雪景,枯黄的草在雪的遮盖下也悄然无声地孕育了新的生命。这个季节的树枝上仍然光秃秃的还没有长出嫩芽,不过不久的一天就会绽放出嫩芽,抽出生命的枝条。
此时,冯路他看到了孩子们在大人的催促下,揉搓双眼,老大不情愿地背着沉甸甸的书包晃动着身体,在晨曦的朦胧中走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