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才知道, 不仅今天早上和中午的药大家都没喝,从前两天开始,她们到手的药汤就开始变稀变少,甚至昨天就已经停药了。只是她来的时候不是喝药的时间才没有发现。
苏遇安送她们过来的时候有将这里的情况详细地跟她说过,叶瑾予就去找了负责的李将军。
李将军是苏遇安的人,知道她是太子带来的对她的问题也不隐瞒。
“叶姑娘,不是我们要克扣赈灾的药材,是买不到,不仅京城我们需要的药材涨了很多,周围几个城镇也跟着涨,甚至有些还没得卖。”
“前几天买不到药材后我们也上报了,到今天也只收到了接着等的回复。”
李将军也愁,鼠疫之所以闻风丧胆除了它无药可救,还因为它从发病到死亡最快只需要不到五天的时间。自从昨天停药之后,短短不到一天的时间,村里的灾民因为病情快速恶化死的人数甚至超过了半个月死的数量。
照这样下去他也担心失去理智的灾民们会再次暴动。
“可以去采药吗?”叶瑾予提议。
“什么?”李将军一时反应不过来她的意思。
“将军可以派一些士兵上山去帮忙采药吗?需要的药材都是比较常见的,这里的山上应该也有不少。可以让村里的大夫们教他们辨别草药。”
一向只知道行军打仗的李将军一拍桌子站起来,眸光大亮:“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叶瑾予被他吼得吓了一跳,表情有些木:“那可以安排一下?”
她离开后,急不可耐的李将军马上招人来照她的话安排下去。
军人的办事速度一向很快,叶瑾予回到村落中心的时候,李将军让大夫们带士兵上山采药的事已经传开了。
白林村就在山脚,药材稀缺的的问题还可以试着自己解决,其他几个病区就没这运气了。
墨奇抱着厚厚一叠账本走进东宫的书房:“殿下,各地兰亭小筑的药材都已经调过来了,最后一批最迟明天下午也能到京城。这些是账本。”
这次的药材问题是掌管着户部的二皇子一|党弄出来的,虽然他们能解决也要一定的时间,可疫情变化太快,对方就是料到这一点想拖延他们的时间。如果他们谋划成功了,即使最后太子能解决这次的鼠疫也不会得到多少民心。
谁又能想到,在药材来源和金钱来源都被阻断的情况下,他们这一回的问题能这么快解决。
墨奇又忍不住对十年前的自家殿下玩一样的决定表示了深深叹服。能因为叶家的小姐想自己种药材就下了各地每个暗探联络点都种草药的命令,这么溺爱小姑娘的也就他们家殿下了。
“先放着,让李御史将这些呈上去。”苏遇安只是看了一眼刚放下的账本,给他递了一张奏折,又指向桌面上地另一沓账本。
李御史是朝中有名的刚正不阿,也是出了名的事无巨细。
别说比他地位高很多的侯爷国公,就是皇帝在后宫偏宠谁,宿在那位位妃子|宫里多了几天都要在早朝时提出来□□一下。
墨奇正好奇谁要那么倒霉,摊上这位黑脸公,连奏折都让自家殿下帮忙写了。
从殿下手里接过的时候,视线扫过就看到上面明显的“藤县”两个字
第一反应是:哦,原来不是他们殿下写的。
就接着就瞪大了眼反映过来,隐隐兴奋地看着他们英明神武的太子:“终于要收网了吗。什么时候收到的。”
话一出口,墨奇就意识到自己多嘴了,主子说话哪有他质疑的份。
他这几天在外面忙其他事,居然没一个人告诉他这么重要的事。
大概是就要解决掉一件大事,苏遇安心情还不错地回答了他后一个问题:“半个月前。”
墨奇更郁闷了,半个月前的消息他居然到今天才知道,他已经不是一个优秀的暗卫。
不过,为什么半个月前就拿到的证据现在才要爆出来。他们等了十年了不就是为了今天吗?
虽这么想着,墨奇是不敢再问出声了,刚才是殿下懒得和自己计较,谁知道他再一开口回应他的是不是殿下不含感情的一眼。
那还不如和墨石打一架呢。
转身出去的时候,眼角余光扫到墙上,叶家小姐送的一幅画,他明白了。
半个月前不就是得到消息叶小姐被绑架了嘛。
墨奇想到他前段时间调查这件事的结果,不由抱紧了怀里的账册。
果然英雄难过美人关,原来是想用他怀里的这些东西帮人家报仇呢。
如果没绑架这一出,以自家殿下的聪明才智,说不定还能利用藤县的发现搞个更大的。
这么重要的事用来报一己私仇,大概也就只有他们殿下这种妖孽有这样的魄力了。
越想墨奇的思路就越清晰,止不住地在心里摇头晃脑,感叹世风日下。
当然,优秀的暗卫即使是行走在黑暗中,表情的管理也是优秀的。即使有同行路过看到,恐怕谁也不能看出来这安慰的面无表情之下居然隐藏着如此丰富的内心。
第42章
墨奇离开后, 苏遇安的神情变得极淡,眼神也从桌面上的公文落在不知何时出现在屋内的暗卫。
“北疆急报”暗卫双手呈上刚从怀中取出的信件, 声音带着快马加鞭长途跋涉后的嘶哑、干涩。
苏遇安还注意到对方握缰绳的双手干裂渗着血迹, 疲惫的双眼布满了血丝。
他皱了皱眉,让人先去休息, 这才打开手里沾了血迹的信件。
薄薄的信纸上只有寥寥几句话,笔迹潦草却又下笔厚重, 甚至能看出写信之人的急切和愤怒。
一眼扫过就能看完的内容, 却让一向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的一国太子瞳孔骤缩。
苏遇安面色肃然,朝一直隐在暗处的墨枫命令道:“去拦住墨奇, 召靖国公世子、周尚书、云阳侯等前来议事。”
北夷三十万大军来犯, 我朝却因为蔓延全国的鼠疫调走了一部分的士兵维持治安。
哪怕他在鼠疫爆发之际就有心理准备, 反对了将大部分守城士兵调离的旨意, 可依然还是有小部分人调走了,再加上因为疫情发展伤亡惨重,现在还留在北疆守城的将领和士兵加起来也不过才十万人。
在全国上下人心惶惶的情况下, 以少胜多的好消息几乎不会出现,更不要说北夷人本就是好战的一个民族。
只希望他之前的布置多少能多起些作用,争取在援军到达之前能少丢几座城。
苏遇安因为之前的亲征,在北疆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所以比朝廷要早两天得到了打仗的消息。
等他们已经讨论出了大概对策, 朝堂上才开始为此事争论不休。
一开始大家都在对北夷这种趁火打劫的行为痛骂不已,可以等到堂上的皇帝提出由谁来领兵的问题,整个热闹的朝堂很快就安静下来。
不同站队的臣子们面面相觑, 各自堤防着。
皇帝看着一个个装死的人表情不悦:“怎么不说话,朕的问题有那么难回答吗。还是这泱泱大国,你们却找不到一个能带兵打仗的。”
“你们平时提拔人才的时候可不是现在这种态度。”
众人又等了一会,左相才缓缓站出来当了出头鸟:“启禀陛下,臣认为吴将军可。”
左相夫人与淑妃沾亲带故,早已站队二皇子。
刚才一直当缩头乌龟的大臣们这时候纷纷暗骂左相老狐狸。
这只出头鸟虽有利己的嫌疑,即使吴将军不是那个最好的选择,但无疑能让吴将军在陛下的考虑中添一份印象。
户部尚书裴大人也不甘示弱的站出来,“吴将军虽骁勇善战,在对付北夷上却不如王将军经验丰富。”
“臣附议。”
两个带头人身后都站着好几个支持的人,看着彼此的眼神仿佛都带着势在必得,无形的硝烟弥漫了整个朝堂。
皇帝坐在上首不说话,神色不明。
看了半晌,皇帝才点了人,“太子觉得呢。”
方才还争得面红耳赤的两方人这才如梦初醒般看向一直没出声,仿佛不存在一般的太子殿下。
实在不是他们不识好歹故意要忽略一国太子,哪怕这个太子殿下年纪轻轻就已经上过战场,甚至在军中威望胜过大部分还在朝的将士们。
每每太子做出什么成绩,或者他们站队的皇子做出什么没有脑子的蠢事的时候,他么全都不一而同地用太子活不过及冠,将不久于人世的事提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