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人总是在卖萌(16)

至于昨夜她费了好大一番心思所出演的那一场完全没必要的戏……她就当是给生活增添乐趣好了。

天亮之后,瑞王府中传出消息,瑞王妃旧疾复发,瑞王因担心瑞王妃的身体而寝食难安,这阵子都不准备出门了,只想继续守在家中照顾瑞王妃。

京中之人乍一听到这个消息俱是吃了一惊。

当初瑞王可是在新婚第二日一早便丢下了妻子赶着去上朝之人,他们都以为瑞王对这赐婚极不满意呢,怎么突然间,瑞王又对瑞王妃这般看重起来?

有人费劲心思揣测着瑞王究竟是何心思。最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瑞王此前之举伤了瑞王妃的心,以致瑞王妃心情郁郁之下旧疾复发,这恐怕引起了小皇帝、太后以及齐家人的不满,瑞王不得已进行亡羊补牢。

倒是没有人怀疑齐风琬生病一事的真假。毕竟之前齐风琬因身体不好而被送到乡下休养之事,京中之人大都知道。

当初齐慎儒可是为了这事儿求到了已经断绝关系的齐老爷子头上,不少人都看够了齐慎儒的笑话。

就算有人对此产生了怀疑,也只是一些女性的猜测。她们以女性的直觉做出判断,齐风琬很有可能是想借这个机会重新引起秦江樒的注意,才故意装病的。

听了荼白汇报上来的坊间传闻后,齐风琬松了一口气。

还行,暂时没有人猜到真相,一切还算可控。

作者有话要说:国庆快乐!!!

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第十四章

有了这些传言做掩护之后,瑞王府再差下人去请大夫自然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没有人会发现,那带头的大夫身后跟着的某个人,其实是从战场上退下的、专治各种跌打损伤的能手。

瑞王妃这一病就是大半个月,原先对此事不带多余怀疑的京城中人渐渐地也意识到其中似乎有些问题。就算当真瑞王妃当真是病了,瑞王也不至于为了她在家中待这么久吧?瑞王是何许人也,需要怕瑞王妃身后的齐家人吗?

围观人士的这点疑虑是被齐慎儒的一个举动打消的。

在瑞王妃病了大半个月后还不见好的某一日,齐慎儒带着家中一干仆从,提着菜刀就冲进了瑞王府。

齐慎儒这么一闹后,瑞王府中有没有见血,围观群众因为进不了瑞王府,到底是不得而知。他们只知道,齐慎儒最后被妻子齐文氏劝回家时,一路上都是怒气冲冲的,骂骂咧咧地表达了对瑞王的不满。

围观了这一切的吃瓜群众着实是为齐慎儒捏了一把汗。虽说齐家是瑞王的岳家,可瑞王毕竟是皇族、小皇帝的亲叔叔,瑞王那般狠厉的人,能任有齐慎儒这么折辱?且别说瑞王,只怕宫里那两位,都要坐不住了吧?

预感到即将有一场好戏开幕的众人纷纷拭目以待。

果不其然,第二日一早便有浩浩荡荡一群宫中之人来到了瑞王府,颁了份太后懿旨。

太后表示:瑞王妃身体欠安让她“老人家”十分挂念,特意找了些好药材给她送来,希望瑞王妃能好好养病,早日康复。瑞王夫妇伉俪情深她早已知晓,瑞王妃一直病着,瑞王在工作岗位上只怕也做不安稳,于是她顺便也给瑞王批了个长假,让他在家里好好陪陪瑞王妃。

那一天,京城中的围观群众都为这一奇怪的故事走向而惊诧困惑,自此以后,再没有人怀疑瑞王妃生病一事的真实性了。

其实,就连齐风琬也没想到,事情会走到这个地步。无论是齐慎儒的到来,还是太后的赏赐,都是她意料之外之事。

齐慎儒会来,是因为他对外界的那些传言信以为真了。

关于瑞王府中发生的事儿,齐风琬是向齐家递过消息的,为了防止消息外露,她没有将全部真相和盘托出,但有一点她是说明了的——她的身体一切都好,不必挂念。

她很确定,她有将这件事说清楚,但架不住齐慎儒的脑补能力也很强。

外头的传闻越传越像样,齐慎儒不知不觉中便信了几分,开始怀疑女儿是不是在瑞王府受了虐待,又被瑞王关押威胁,这才不敢说真话。

他越琢磨越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相,终于在某天下午,再抑制不住自己的担忧之情,瞒着齐文氏带着一伙人冲进了瑞王府,然后在院中与满脸茫然的女儿面面相觑。

外界都以为,是齐文氏到了瑞王府,苦口婆心劝了齐慎儒回家,这才没让齐慎儒在瑞王府大闹一场,使得两家关系破裂。

因为这件事,不少人觉得齐文氏当真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嫁给了齐慎儒这样不着调的纨绔后,仍然能这般宽容温柔地看顾着一大家子人。

显然,他们想的都是错的。

齐文氏确实是去了瑞王府,当她并没有对齐慎儒进行苦口婆心的规劝,而是扭着他的耳朵进行了好一番训斥。

心里颇感委屈的齐慎儒在对着齐文氏时是既不敢怒也不敢言,他心里的那点怒火就被转移到了秦江樒的头上。

这才是齐慎儒在回家路上一直骂骂咧咧的真相。

至于太后的赏赐,齐风琬就更没有想到了。

听到下人进来通报,说宫中来了人的时候,她是真的吓了一大跳,想到自己正在装病,她一时都拿不准,究竟是亲自出去领旨好,还是装病装到底,托人出去领旨好。

最后,是秦江樒帮她拿的主意。

秦江樒很镇定地看着她,告诉她:“太后娘娘她,什么都知道。出去领旨吧,没问题的。”

齐风琬略一挑眉,觉得这个“什么都知道”里面可能有点东西,但传旨之人已经快要到门外了,她一时来不及细究,匆匆忙忙地理好衣装后,决定照秦江樒所说的做。

那时她还不知道为什么秦江樒能如此的平静,待从那宣旨太监手中接过赏赐的单子仔细一看后,她便明白了其中关窍。

太后娘娘确实赏下来不少难得的药材,但这些药材于她的旧疾并无用处,净是些有利于养伤的东西。这些药材说是要赐给她,但这应该只是个幌子罢了,太后这道懿旨其实是颁给秦江樒的。

更让齐风琬确定了这一点的是,之前太后娘娘送桃花时来见过的那位宫人,这次也来了,不止来了,她还向齐风琬表示,有几句话要单独同秦江樒。

那人特意强调的“单独”二字,让齐风琬有些在意。她想知道,究竟是有多要紧的事儿,必须得小心到不能传六耳的程度?凭着女人的直觉,齐风琬大胆猜测,这个人有问题。

毕竟是太后娘娘跟前的人,齐风琬不敢拦着,只是,在目送那宫人进秦江樒的房间时,齐风琬觉得自己头上的绿色又浓郁了点。

之前这人跟秦江樒说悄悄话的时候,她还没什么感觉,但这一次,她心里忽然便觉得有些难受了,甚至想直接干回老本行,趴到窗子上偷听。

考虑到院子里还有许多人,她这么做的影响会不好,齐风琬还是控制住了自己规规矩矩地候在了门外。

片刻后,那宫人似乎将要说的话都说完了,推开门出了来。只是……

齐风琬注意到,对方看向自己的眼神中,充满敌意。她在心中“啧”了一声,越发肯定这个人有问题。

不过,这位宫人可以不管不顾地将敌意表现在脸上,齐风琬却不行。

这人既是太后娘娘的人,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代表的就是太后娘娘的脸面,齐风琬不过一个小小瑞王妃,这时候自然要好声好气地送走贵客。

至于贵客自始至终没有给齐风琬任何好脸色这种事,齐风琬觉得,就凭她那不好至极的眼睛,肯定是一点都看不出来的。

齐风琬并不想招惹麻烦,可这位宫人似乎并不准备就这么放过齐风琬。

宫人瞥了齐风琬一眼,神情中颇有些居高临下的意思:“瑞王妃,您既然已经成了瑞王的妻子,自该履行自己的职责,怎么能让瑞王受如此重的伤?您这个瑞王妃是怎么当的?难道您还要太后娘娘来为瑞王爷的事操心吗?”

听到这句含有浓浓责备意味的话,齐风琬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

她的眼睛本来“不太好”,所以她是想无视了这宫人的敌意将人送出门的,但对方这般不给面子,她一气之下,眼睛一下就变得雪亮了起来。不止如此,她这眼睛还变得有些容不得沙子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