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三老夫人冲着她笑了笑,说:“二嫂,你这是想听真话还是听假话?”
程家二老夫人笑了,说:“自然是听真话。”
程家三老夫人一脸坦然神色,说:“真话就是,我们年纪一大把了,有时候为人处事,还是要讲一些规矩。”
程家二老夫人的面色不太好看,说:“三弟妹,你与私下里说一说,我又不会同旁人再说,你何必如此说话。”
程家三老夫人瞧着她轻摇头说:“二嫂,你我关系再亲近,也亲不过我嫡亲的儿孙们。”
程家二老夫人叹息着说:“算了,我也是心里想着柔儿的亲事,有些急了一些。
不管如何,你这一房能够有好消息,我们心里跟着会舒服许多。”
程家三老夫人微微一笑,等到程可灵正式定下亲事后,王家的家境,只怕会让程家许多人非议。
然而程家三老夫人却觉得这是一门好的亲事,听说那位王大人身边虽然是有通房的存在,却从来不曾有过妾室。
王家夫人也说过,她是不会往儿媳妇房里塞人。
程家三老夫人和钱氏婆媳都对王家夫人表示了这方面的满意,也希望王家少爷能够顾及身体,最好是通房这一类的消耗品也不要存在。
王家夫人明白的表示,因为王家少爷年纪不大,再加上他一心用功读书,也不曾来得及安置贴身的丫头服侍。
因为有王家夫人的这一番话,所以才会有那两三次偶遇情景的出现。
而偶遇当中王家少爷的表现,也让程家的人表示满意,的确是君子行事。
程可灵的端庄规矩大方,也一样让王家大人夫妻觉得不错,认为有大户人家嫡小子的规范。
夏日炎炎里,程可柔的亲事有了眉眼,闻家人介绍了一位读书人,只是那位读书人家里是粮商。
程恩献听说后,他是持赞成的态度,他自成年以后,他实在是太过明白银子的重要性。
闻氏心里原本有些微微不乐意,她的心里是盼望着女儿能够嫁进有官品的官家嫡子,或者富裕一些的书香人家嫡子。
如果那人选不是她娘家人提出来的,她都会直接冷脸赶人走。
她听娘家弟媳妇说了那家嫡子如何的读书有出息,如何年纪轻轻考中了秀才,如今也有意想要考取举人的时候,她多少明白了一些事情。
闻氏问:“那粮商家主母主动上门与你们说,有心想求娶柔儿?”
闻家弟媳妇轻轻的点头,她满脸激动的笑容,都城最有名的粮商,听人说,家里的院子栏杆,都是用金子包过边的。
闻氏瞧着她弟媳妇缓缓摇头说:“有些话,还是要先说明白,她的心思,我多少猜得到一些,我明说吧,我和卓氏这位弟妹的关系没有外人想象的亲近。”
闻家弟媳妇连连点头解释说:“我们说得很明白,嫡二支和嫡三支隔了房,也说了,你和卓氏相处得清淡少来往。
可是那一位主母说,她偶然见了柔儿一面,她深深的喜欢柔儿的知书达理聪慧可爱。”
闻氏听后心里很得意的美了一囝,闻家弟妹反而赶紧低头了下来,程可柔自小就不曾当过可爱的小女子,她小小年纪都懂得寸土必争的大道理。
闻氏有过一次思来想去反悔,却后悔已经晚矣的经验后,这一次她表现得慎重起来。
闻氏跟程恩献说了后,她瞧着程恩献的态度,她的心凉了半截,低声说:“你觉得这门亲可以先相看?”
程恩献瞧着她,点头说:“自然是可以先相看一番,这门亲事如果能够成,这一家人的家境,自然是要比那种虚有其表的人家来得好。”
闻氏低声说:“可是粮商这样的人家,是由四季天气做主吃饭的人家,家境富裕可是家里事情不会少。”
程恩献丝毫不在意的摇手说:“相看的是家中喜欢读书的嫡子,一个读书人自然是要用心去读书,有银子支撑着,他再努力上进再加一些运气。
指不定,将来我们还要靠着这个女婿在家里扬眉吐气过日子。哈哈哈。“
闻氏瞧着他的神态,很是清淡的笑着提醒说:“只怕别人所想得更加深远,只是想借着我们的人手,把卓家的楼梯架了起来。”
程恩献瞧着闻氏面上的神色,说:“老三那女儿现在年纪还小,他们家的楼梯架得再高,也是攀不上的,何况老三不会沾这样的事情。”
闻氏想着程可柔的年纪,她是有心想再为她好好的挑选一番,可是世上却无那种事事皆全的美事,她只能挑选合适,而无法去挑选最好。
闻氏带着程可柔回舅家一趟,在程家人看来,是太过平常的一桩事情。
等到夏天快要过完的时候,闻氏在众人提及儿女年纪的时候,她会与人说起长子的亲事,言及长子也到了成亲的年纪。
丁氏听人说起来的时候,她的心里隐隐有些得意,自家两个儿子都已经成了亲,如今儿媳妇在她的面前表现得特别的恭顺。
丁氏如今最大的心思放在程可美的亲事上面,已经有不少人透出过意思。
只是丁氏觉得对这些人的条件,都有些不太满意,她以程可柔这个姐姐的亲事还不曾定下来为理由婉拒了。
闻氏明知道丁氏以程可柔的亲事为借口拒了不少人的打听,现在这样的时期,她也只能容忍下来。
那一次在闻家的相看,在闻氏的心里面,只算成功了一半。
粮商家当家主母尽量表现出知书达理的一面,然而言谈中却掩饰不了她的财大气粗一面作风。
粮商家的嫡子在相看的时候,他表现得文质彬彬,瞧上去也是斯文的读书少年人。
他的容貌俊俏,衣着锦绣,谈吐有礼貌,程可柔微微的脸红了,少女羞涩而美丽的面孔,一样让少年人瞧在了眼里,他一样莫名的脸慢慢的红了起来。
第383章 眼尖
粮商家母子瞧上去满意程可柔的容貌和为人处事,有心想要结下这门亲事。
第二天,闻家弟媳过来问闻氏的意思,闻氏却矜持的表示,她还要仔细的想一想,再给对方一个明确回答。
闻家弟媳当时脸色就变了变,她多少也猜出这位出嫁的小姑子骑马找马的心思,可是粮商家的这般好条件,在她的眼里,是一门不可错失的好亲事。
闻家弟媳转着弯劝了劝闻氏,还是早些决定下来为好。
闻氏答应了弟媳妇会好好考虑,过后,她与程恩献说了说粮商夫人的表现。
程恩献笑了起来,说:“她要不那般的表现,你才要担心万一这门亲事成了,女儿嫁进去,那才会受了欺负还无法对人言。
这门亲事除去商人家的名声不太好听外,我觉得处处都不错。”
程恩献表达想法后,见到闻氏还是那种思忖不定的神色,他很干脆的传程可柔来说话。
程恩献问了程可柔对粮商家嫡子这门亲事的看法,程可柔满脸娇羞神色的低头,低声说:“我听父母的安排。”
程恩献瞧一瞧闻氏的神色,他笑着跟程可柔说:“柔儿,你心里要有成数,你要是选择了这一门亲事,在他学业未成这前,在名声上面,就容易给家中姐妹压上一头。”
程可柔依旧低头柔声说:“父亲,我听你和母亲的话,你们的选择,就是最好的选择。”
程恩献眼神温和的瞧着嫡女,说:“你是一个明白人,知道做出对你最好的选择。”
等到闻家弟媳再为问寻消息的时候,闻氏轻轻的点了点头。
闻家弟媳轻呼一口气,说:“姐姐,幸好你应承了下来,要不然,过些日子,别人家忙碌了起来,这桩事就会不了了之。”
闻氏面色有些不太好看,说:“柔儿这样的品性,我以为他们家相中后,一定会努力再努力的来求亲。”
闻家弟媳瞧着她,笑着摇头说:“姐姐,虽然老话说,一家有女百家求。
可是也没有老话说过,这一家有女,别人家见了后,初初有了点点心思,女家不愿意,别人便要硬缠着不放手啊。”
闻氏听弟媳的话,她自认为程可柔样样出众,既然粮商家的人有意,自然是要多多表示出诚意来。
然而闻家弟媳的话,也提醒了她,别人家又不是只有程家这一门亲事的选择,东家不行,那就换西家。
闻氏点了头,闻家弟媳欢喜的去报信,然后粮商那边很快递了一个吉日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