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我们家佳儿年纪小,她历来不是那种势利人,她对人处事全凭本心来行事,难怪会时不时与亲家少爷有小小争持。”
程方子瞧一瞧木氏的神色,低声说:“我家小舅子平时不喜与人争持,他只与佳儿会有小争执。”
木氏瞧一瞧他面上的神色,说:“那又怎么样?我们总不能叮嘱佳儿事事让着他吧?”
程方子轻轻的摇头说:“母亲,佳儿在我的心里面,自然是要比小舅子要亲近。
我怎么也不会让佳儿在自个家里避让他,我只是觉得他们年纪相近,这般的相处下去,落在有心人的眼里,会不会有些不太好?”
木氏听程方子的话,她抬眼望着程方子面上的神色,好一会,木氏轻轻的摇头说:“不会的,你小舅子是一心一意钻研学业的人,而佳儿也是知轻重的性子。
再说,你三祖父三祖母面上对待孙子孙女差不多,其实在他们的心里面,佳儿是他们最为宠爱的孙女。
我们家不会与宁家结下亲事,更加不会把家中女子嫁过去,我们两家这般的情况,怎么也用不着换亲。”
程方子瞧着木氏面上的神色,赶紧安抚的跟她说:“母亲,你别着急,你听我说,我那小舅子是样样优秀,可是却不是当妹夫的好人选。”
木氏瞧着程方子深深的看了一眼,说:“这事休要再提,好在两个孩子都是知礼节的人。”
木氏多少还是把程方子的话听进了心里,过后,宁家弟弟来程家的时候,她还是注意了一下各房小女子的动静。
程可灵和程可佳的反应最为平淡,是属于那种遇上,便上前招呼一下客人。
而程杏明显是主动了许多,她以为她做得不动声色,可是她的行事落在木氏的眼里,还是落了许多痕迹。
木氏想一想程杏的年纪,她在心里轻叹一声,这位庶女自小早熟,又是肯为自个打算的性子。
程杏现在不用去平乐园上课,可是她还是常去平乐园看望夫子们,有的时候,在夫子的要求下,她也会给年纪小的妹妹们讲一讲课。
木氏多少瞧明白平乐园那边的打算,程杏如果愿意入网,她也不想将来担着逼迫庶女嫁人的名声。
如果程杏的心里面,她一直盘算着高嫁,平乐园的夫子们最终只有失望。
木氏多少猜到程杏心里面的打算,她不认为程杏这样做有什么错,只是她觉得程杏的眼光太不好了。
宁家弟弟这样性子的人,他瞧不上一个女子的时候,你越往前凑,他越会讨厌。
丁氏和闻氏对宁家弟弟也曾起过兴趣,只是木氏与她们表明家里的态度后,两人过后便不再多想下去。
木氏想着家中孩子们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了起来,木氏也会适当的接下一些帖子,她去不了的人家,便分配给妯娌们去赴宴会。
特别是程可柔姐妹和程可灵现在的年纪,都到了花骨花的年纪,木氏几乎是明示把话对丁氏和闻氏和钱氏说了说。
钱氏的心里面对程可灵的亲事,她是有心想要缓一缓,只是木氏的话,她也听进耳朵里面。
冬天到来的时候,程家也举行赏花宴会,只是近来宁氏的身子有些不适,木氏心疼儿媳妇,她又叫来程可佳跟在她的身边跑腿。
程可佳因此瞧见到姐姐们在客人们面前的端庄表现,一个个都是端淑的好品性。
宁氏的身体不适,原本应该是一桩让人担心的事情,可是嫡长房的人,却隐约表现出一种欢喜神色。
程可佳与程家三老夫人猜测说:“祖母,我觉得大嫂嫂大约是有了小侄子,只是时日短,所以不能与人言。”
程家三老夫人笑眯眯的瞧着程可佳低声叮咛:“你可不能在外面说,明白吗?”
程可佳捂嘴跟程家三老夫人低声说:“祖母,你安心,我跟我母亲都不说的。”
程家三老夫人伸手轻轻拍一拍程可佳,说:“佳儿,你母亲身子重,你多瞧着一些森园。”
程可佳轻点头说:“祖母,你放心,母亲把森园的一些事情交给我处理,我不会让母亲太过费心力。”
程家三老夫人轻轻的点头,其实她现在对卓氏怀孕的事情,越发觉得看不太懂。
许多的女人,象卓氏这样怀了又再怀,只怕到容貌都会比同年纪的人要老上几岁,卓氏反而每一次怀孕,如同用了补药一样,容貌不见老,肤色更加的细嫩。
程恩赐如今对待卓氏也肯真正的用上几分真心,他愿意护持住卓氏,也愿意长住在森园里。
程家三老夫人只觉得卓家兄弟好有心思,在卓家老太爷去了后,他们用心拉拢住了程恩赐这位小姑爷的心。
程家三老夫人跟程家三老太爷感叹的时候,程家三老太爷瞧着她,说:“三儿是什么样的品性,你还不知道吗?”
程家三老夫人瞧他一眼,说:“三岁看老,你说他是什么性子?”
程家三老太爷坦然说:“三儿的心一向火热,只不过卓氏平时待他比较守礼节,夫妻瞧着才会淡了那么一些些。
如今他们夫妻那么多年,卓氏愿意为三儿生育一个又一个的好孩子,三儿的心早给她捂暖和了。”
程家三老夫人愣了愣,程家三老太爷在这方面还是这般的心高气傲自以为是。
程家三老夫人微微的笑了笑,她的心里面其实也愿意相信程家三老太爷的话,可是她还是哄骗不了自个的心。
卓氏愿意为程恩赐生育孩子,那是她本心里想要孩子,而且她也能够平安生育,安然的培养孩子们长大。
程家三老夫人想一想程可佳的懂事孝顺,再想一想孙子们的智慧可人,她瞧着程家三老太爷笑着点头赞同道:“老爷,还是你看得清楚。”
第324章 了解
冬天里,木氏亲自来寻程家三老夫人私语过后,程家三老夫人便吩咐程可佳多去与木氏和宁氏亲近。
程可佳是满眼惊讶的瞧着程家三老夫人说:“祖母,长房大伯母和大嫂都是好人,我平日里,就与她们亲近啊。”
程家三老夫人瞧着程可佳,实在是不太方便与年纪小不知事的孙女解释什么事情,只能笑着说:“你长房大伯母和大嫂嫂欢喜你过去说话,偏偏你又不是那种喜欢走动的人。
现在天气冷,你又要照看你的母亲,大伯母担心你会更加的不喜欢出门,就过来与祖母说了说。”
程家三老夫人还是与钱氏说了木氏来说话的根由,宁家的人,很是看重宁氏这一胎,宁母与木氏说,听说程可佳的弟弟们都是智慧的孩子。
宁母认为程可佳是有福气的孩子,有她常去与宁氏说说话,不管如何宁氏这一胎都能够平顺,也能生育一个聪慧的孩子出来。
钱氏瞧着程家三老夫人略有些担心的说:“母亲,我们佳儿可担不起那么大的重任,这儿女大事,都是老天给的恩赐。”
程家三老夫人轻点头说:“我也是与大侄子媳妇这般的说话,她说,只要宁氏能生,第一胎男女皆可。”
钱氏轻轻的叹气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只怕大嫂嫂与亲家母说了实话,亲家母心里还是会不太安稳。”
程方子的房里干净,宁母的心里压力只会更加大,她为女儿着想,肯定不会乐意女婿身边添了人。
木氏在程恩孟那些哭包妾室那里多少是受了一些的闷气,宁氏对她事事尊重。
木氏对程方子房里添不添人的事情,她对外放言,这是儿子房里的事情,添或不添,都是他们小夫妻的决定。
程家三老夫人与钱氏提及起来的时候,感叹说:“大侄子房里干净,她这个当婆婆的人,又在这个时候放出这样的话。
余下两位侄子的亲事,只要他们长大后不变样,他们到了年纪的时候,在亲事上面能够挑选的人,只会更加的多。”
程方房现在的年纪也大,程恩德和钱氏商量过,程方房的亲事,暂时不用着急。
冬天的时候,程恩赐只与程恩孟和程恩德提了提,他报名参加举人考试。
程恩孟和程恩德听他的意思,也觉得程恩赐万一不能顺利考取举人功名,他们又事先透了风声,只怕最后会影响兄弟情意。
程恩孟和程恩德两人下意识的把这事隐瞒了起来,以至于程家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程恩赐暗搓搓做下的大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