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宫内,胡七七寝殿。
她听说三阳宫在嵩山后,满眼都是兴奋,她好奇的问圣人:“三阳宫也是在嵩山?离嵩山书院有多远?”
米小钱和徐长宁都在嵩山书院念书,也不知有没有机会能见上一面。
圣人见她高兴,心里也觉得开心:“三阳宫到嵩山书院只有半日路程。怎么,你这顽皮的小猴儿,还想去嵩山书院念书不成?”
“圣人,我义兄在嵩山书院念书,我想去看看他!”
“哦,你的义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胡七七想起了徐书生从前说过的傻话,忍不住笑出了声音,“他从前是万泉县东市的乞丐头子,也是个没有烦恼的人,有点傻,但是人很善良。有一年,万全县发大水,年轻力壮的都爬到了屋顶上躲着,年迈的老人和小孩却被大水给冲走了不少。他二话不说,领着手底下的乞丐们将门板子拆下来做筏子,去救那些被大水冲走的老人和小孩儿。后来大家数了数,东市被冲走的老人和小孩当真一个不少的被他救回来了!”
圣人笑着点点头:“哦,倒真是个聪明又勇敢的孩子。听你说完之后,我都想见见他了。”
“还有一个笑话呢!他这人爱喝酒,又爱吹牛,每次喝到美味的酒,便会满足的说:‘这滋味别提有多美了,给我个皇位都不换!’。明明兜里三个钱都拿不出来,却还有脸吹牛说自己比圣人过得更舒坦!”
圣人被胡七七的话逗得前仰后合,“这人当真有趣!他不傻,他是个性情通透的人,朕也喜欢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对了,你说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徐常宁。是东市的算命先生给他取的,取自知足常乐,宁静致远。”
“既然你想见他,那朕就让人将他接来三阳宫。”
胡七七高兴得跳了起来,“圣人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她见圣人一脸担忧的看着自己,感到有些茫然,“怎么了?”
“你屁股不疼了?”
话音刚落,胡七七后知后觉的感到臀部传来一阵火烧火燎的疼,她鼓起一张哭脸,又高兴又难受地点点头,“疼!”
圣人看着她的苦瓜脸,一个没忍住,哈哈大笑起来。
李隆基进来的时候,听到圣人爽朗的笑声,不禁泛起疑惑:圣人不是病了吗,怎么笑起来却中气十足的模样。
圣人忙止住正要跪下行礼的李隆基,道:“此处只有我们几个,你就不必行礼了。我这儿有一桩事要交代你去办,七娘子有位义兄在嵩山书院念书,你去把他接到这儿来,让他们两个说说话。”
李隆基看了胡七七一眼,应下此事,然后道:“回禀圣人,二位张大人已经接到了三阳宫。只是,他们二人都不太好。”
圣人担忧地问:“他们怎么了?是不是也被令月给收拾了?”
李隆基连忙摇头,“圣人放心,他们都是因为对圣人太过忠心,才会伤到自己。”
“你这话我可听不懂了,对朕伤心,怎么会伤到自己呢?”
李隆基解释道:“张昌宗大人已向佛祖发愿,今生今世不再吃荤,每日过午不食,为圣人祈福。张易之大人一心向道,近来颇好钻研炼丹之术。昨日他在房中炼丹,一时不慎导致丹炉爆炸,以至容颜受损。”
圣人果然很感动,她迫不及待的想要去看二张,于是便吩咐李隆基好好在这儿陪胡七七说话解乏。
此刻已经入夜,三阳宫建在山上,晚风吹开云彩,满天繁星闪烁。院子里种着茂盛的牡丹,桔梗和山茶。窗外,几只野鸭子在追逐河里的游鱼,你追我赶,嬉戏欢闹。
胡七七趴在榻上,看着窗外的鸭子扑棱着翅膀去追鱼,却一条也没抓到,心里也替鸭子着急。
李隆基痴痴的看着她的笑颜,目光里盛满了无尽的温柔缱绻。
胡七七心里一跳,不敢回头回应他目光中的深情,只好指着窗外道:“你看,那只鸭子真蠢,别的鸭子都抓到了鱼,只有它到现在一条都没抓到。我真恨不得跑过去替它去抓鱼!”
李隆基叹息道:“某个小娘子也甚蠢,我也真恨不得时时刻刻将她带在身旁,免得她再度犯蠢把自己给折腾死!”
“我已经很可怜了,你不许再骂我!”胡七七委屈巴巴的道。
李隆基无奈的笑笑,心想着长得好看就是有用,面对着这张不足一掌的小脸,满腹的训斥和责备,竟都在不知不觉中消散干净。
他伸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笑道:“好,不骂你!”
李隆基见她抗拒似的闪了一下,心中隐隐作痛,他退开了几步,坐在离榻旁距离五步的胡床上,道:“我只是觉得很意外,我以为你对姑母已经没有了任何感情,因为你在见她的那天晚上表现得很理智。我不知道你为什么突然变得有些反常。”
胡七七心想,反常吗?其实不然。她入了皇宫,经历了一些事情后,曾经不断的提醒自己要理智、要冷静、要去理解太平公主的难处。
她在理智上能理解太平公主的所有决定,可是情感上却始终无法接受。狄仁柏告诉她,人首先应该尊重自己的情感,然后才能理智。
在这一点上,她与狄仁柏所见略同。
李隆基见她一声不吭的样子,就知道她没听进去自己的话。他也不再劝她,只道:“下回你对付姑母的时候,能不能先跟我打个招呼,让我有个准备。姑母于我有恩,我虽不能帮你一起对付她,但至少能在你遇到危险的时候,及时救你。”
“好,我记住了!”胡七七仍旧看着窗外的水鸭子抓鱼,仿佛半点都没将他的话放在心上。
但李隆基知道,她其实听进去了,她是在避嫌。
他站起来,痛苦的离开。
他虽然一直在拿大道理劝胡七七,可他却连自己都没办法劝服。那些不可能有结果的感情,忘记最好。可是这样的爱恋,就像是心里燃烧的红色火焰,如果熄灭,他的心跳也会跟着火焰一起归于虚无。
第73章 狄相遗言
胡七七和圣人从四月初到达上阳宫, 一不留神就住到了九月。
这五个月以来, 圣人表面对朝政毫不关心,实则每日都听李隆基汇报朝内动向。而太平公主看似已经失去权利,但她仍有处理国事的实权,圣人会将一些重要的政令由李隆基转达给太平公主。她们的母女情谊虽然日渐淡漠, 但在国家大事上,却仍默契十足。
胡七七正在给圣人梳妆, 这阵子她都在圣人身旁贴身伺候, 煮茶焚香、诵读诗书、梳妆更衣等等。如今圣人更加离不开她了。
圣人看向胡七七, 这阵子她脸上的肉也慢慢养回来了, 一张小脸上唇红齿白, 艳若朝阳下的牡丹。她今日似乎又长高了不少,穿着一袭碧色花鸟缠枝纹襦裙, 纤细腰肢不堪一握, 连她一个女人见了都忍不住心动。
圣人又看看镜子里的自己,忍不住感叹:“真是老了!都活成老妖怪了。”
“我不知多羡慕您,您眼中的智慧光芒恰恰是我所缺少的!如果我将来活到圣人这般岁数, 能有您一般的智慧, 我就十分满足了。”胡七七仰慕的看着镜中的圣人。
圣人被她真诚的眼神给逗乐了, 她顿了顿,似乎想起了什么, 忽然问胡七七:“你觉得重润和三郎,谁更适合当皇太孙?”
胡七七避重就轻的回答:“怎么想起来问这个?”
圣人叹道:“我还不知道能活多久,总得在死之前把身后事料理好。如今天下太平、国强民富, 为长远计,也该定下太孙的人选了。”
胡七七明白,圣人表面是在说定太孙,实际却是在考虑是否要另立太子。
当年她立庐陵王为太子,只是为了安李唐王室的心,她心里跟明镜似的,很清楚庐陵王李显并非帝王之才。
圣人继续说:“显是长子,又是高宗皇帝指定的继承人,可他天资不足,能力有限。”
“旦聪睿慧敏,不过他心地太过仁慈,没有主见,容易被人利用。朕这两个儿子,都不能令人放心啊!所以我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孙辈当中。”
胡七七有心替李隆基说几句话,又怕做得太过明显,“圣人往常拿不定主意的时候都会询问狄相,这一回,圣人问过狄相吗?”
“我问过了,但他说得有点含糊。他说这盛世需要一位兼济天下之才,既要有磊落之心、仁德之气,又要手腕强硬、豪气干云,如此才能驾驭得了那些鬼魅魍魉。这一点,朕与他看法相同。朕用能惟才,不论品德。朕治理好天下,哪怕这人身上有点小小瑕疵,在朕这儿,也是可以略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