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待多大会儿,两人带着俩猎物,又找了些山里常见的果子之类的就下山了,临走之前,温梨还偷渡出来一条鱼。
两人说说笑笑地下山,连离别的气氛都吹散了好多。
晚上温梨借了小姨家的灶,拎着一大堆东西去小姨家。
温梨先把肉给大表哥,让他帮忙剁成馅,大表嫂看到温梨递过来的肉,推着俩儿子去拔葱挖白菜。
何晓文烧火,把锅烧得热热的,温梨把面用筛子筛得细细的,等锅干燥,把面放进锅里,一直翻炒,直到炒得焦黄,小麦的焦香气息蔓延至鼻腔,才停下来把面铲进事先准备好的罐子里。
随后又把芝麻放进锅里炒香,收出来用擀面杖碾碎,放上盐,又加了点儿味精调味,盐和味精还是温梨带过来的,是后来用的细盐,温梨无比庆幸原主是个城里孩子,家里有一对能力很强的爸妈,要不然就温梨往外拿东西都找不到出处。
把这些准备好,才开始准备其他的食物。
把肉馅拌上准备好的调料,闻着就很香,随后包成包子。
温梨的做饭水平并不怎么样,勉强能吃的程度,但是有调料包的加成,有白面的诱惑,软软的包子硬是吸引了全家人的目光。
温梨拾出来几个,把准备好的芝麻盐和炒面放在一起,跟几个人打了声招呼就出门了。
走到知青所,室友们都出门乘凉了,温梨找出来一个包,藏青色的,还算比较符合这个时代的审美,把东西收拾好就出门,还好赶上了何建国出门。
两个人磨磨唧唧了一会儿,只能依依不舍地分开。
温梨在原地站着,等到完全看不到对方的身影了才转身回去。
刚刚何建国跟他说,让她过两天把照片拿回来,到时候寄给他,还给了她电话号码,如果有事了,到时候可以打电话过去。
温梨回去小姨家,收拾了一下一片狼藉的厨房,就带着东西进堂屋吃饭。
温梨回去的时候,带着没吃完的大包子,还有芝麻盐之类的,炒面温梨没要,实在是小时候吃的有点多,后来就再也不想吃了。
这样做炒面还是温梨小时候跟外婆学的,那时候就喜欢这么做着吃,冲的时候还会在里面加上红糖,吃起来又香又甜,是小时候吃的最好吃的。
后来,一点点就忘记了那种味道,觉得没有饼干好吃,再后来,就没有时间去做了,准确的说,是不想做,担心自己的水平会把记忆中那份美好破坏掉。
同时,理智告诉她,记忆中的那份炒面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好,她并不想去验证。
*
何建国坐上火车,小心翼翼打开他家小姑娘塞给他的背包,从里面掏出来还带有余热的食物,闻了闻,就去盛了半饭盒的水,搅拌上炒面,盖上盖子放到一旁,手从布兜里拿出来俩包子。
有点丑,但是白生生的,很招人喜欢,看到手里有点歪的包子,何建国唇角弯了弯。
这,大概是他家小姑娘做的。
一口咬下去,清甜的白菜混着香喷喷有嚼劲的肉,一口下去,满嘴都是沾有酱料的油,一瞬间,整个车厢里的人都看着他咽口水。
这味道太好闻了,吃起来也肯定特别好吃,不知道用的什么酱料,肉竟然能这么好吃。
突然,何建国的肩膀被人拍了拍,他手臂一动,又瞬间收住动作,扭头看去。
“是你啊。”何建国表情瞬间变缓了。
“对啊,不然你以为是谁啊。”来人大大方方一笑,挤到何建国旁边,伸手拿着包裹,就要掏东西,被何建国手快拦住。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01-19 23:22:31~2020-01-28 17:27:3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婧婧 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7章
何建国的食物还是没保住,被来的人软磨硬泡拿走了一些,两个人在火车车厢里赚足了眼球,也拉够了“仇恨”,终于到站下车了。
*
温梨送走何建国,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很不舒服,她仔细想了想,觉得应该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做,不能像现在一样,过一天算一天的混日子。
没什么事情做?那就出出门走走吧,说不定能找到喜欢的东西呢。
温梨收拾好,选了个颜色深一些的背包出门了。
到了公社,先去照相馆拿照片,挑挑拣拣,挑出来个最好看的,美滋滋的往邮局去。
自己还是很上相的嘛!
原以为会照得比较死板比较丑呢,都已经做好像素模糊的准备了,结果照出来的成品还不错。
温梨交了钱,正在填写地址,眼睛瞟到旁边放着的邮票上,心中有什么快速掠过。
“大姐,能帮我把你们这邮票拿出来吗?”温梨对旁边的工作人员说。
柜台旁站着的大姐看了看她,转身抽出来一版,放到柜台上。
“能多拿一些吗?”温梨看着邮票,心中有些欢喜,“我家里人有喜欢集邮的,托我每样都买一些。”
“集邮?”工作人员看了看她,这姑娘看着家境不错,确实像个家里能玩得起集邮这种爱好的,遂转身蹲下去,翻翻找找,把每一样都拿出来一版。
温梨看着这些邮票眼睛简直都要放光了,小时候在妈妈的老相册里看到过邮票,那是一些山水图案,颜色通体呈现砖红色。
那时候的作文里,每每谈到爱好,小作者们都写集邮,看着他们的生活心中痒痒的,只是当时发信的太少了,也没有邮票可以让她收集,只能作罢。
这次出来果然不虚此行,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情,也不缺什么,倒是可以把原来的爱好拾起来了。
温梨自诩是个“斜杠青年”,实际上自己也明白自己是个“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所以很多时候并不对自己抱多大希望,但是“集物癖”是她坚持最久的了,得亏有个空间,眼不然东西都地方放。
把信寄出去,邮票放进背包里,温梨跟她聊了聊,问了一些邮寄东西的事项就告别离开了。
出了门的温梨翻了翻口袋,刚刚那些邮票把她拿的钱花得七七八八了,看着空空如也的口袋,温梨欲哭无泪,得了,这真的太费钱了。
得了,放弃是不可能放弃的,那就再去换点吧。
温梨轻车熟路又去巷子里走一走,找个地方把手里的精白米出一部分,真的不喜欢吃米,可是当时囤的又有点多,现在有机会就清了。
一通走下来,累得气喘吁吁。回去好好休息了一会儿,之后把东西收一收,就背着个小背篓去小山坡,走走看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东西。
现在刚好是秋天,树上的叶子,路旁的小草,都有些发枯、泛黄,绿色的颜色也有些脏兮兮的。
温梨慢悠悠的爬上山,走到平时习惯性待的小石头上,喝点水,又拿出来几个小饼干啃着,正感叹这日子悠闲自在呢,忽然听到旁边有些声音传出来。
温梨探头看了看,没发现什么,但仔细想了一下,还是背着小背篓往旁边走了走。
听声音有点像是刘玉梅,还有一个男声,仔细听了听,听不出来是谁的声音,便只能放弃。
从远处传过来的聊天声越来越大,不断被提起的名字让温梨整个人都呆呆的,浑身都僵住了。
原来是这样。
原来是这样啊!
她一直都觉得有些地方很奇怪,但一直都没能找出来,刚刚听到的两个名字让她以前的记忆一点点复苏。
那时候的温梨还是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小女孩,没有什么社会经验,样貌清秀,家世不显,成绩也一般,稍微出众的是学习能力不错,因为从未对成绩用过心,成绩不显也正常。
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个空间,温梨大概就要忘记自己当初也曾凌云壮志,也曾经是别人羡慕不来的别人家的孩子。
空间的独一无二性,让温梨记起来自己曾经也是一个曾为梦想而奋斗的人,而不是如今这个得过且过的人。虽然后来的奋发又被拖延症给拖了后腿,但是至少有空间的督促,比以前好了很多。
温梨也曾经想过,如果能生在七十年代就好了,那时的人虽然物质条件不丰富,但是精神面貌不是其他时代的人能比的,说不定能带带自己,让自己发奋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