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门贵女守则(282)

作者:鸿一菌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管他谁说的,都是锦上添花的小福星!

满殿刹那喧闹,有那急着抱子抱孙的贵妇围着徐氏,追问送子观音打哪儿请的,有那打过照面的同辈奶奶围着李菲雪,探问百子帐的绣法可有特别。

事关子嗣,众人宁可信其有,谁会计较念秋然是先有孕,还是先得的百子帐。

说笑喧阗,寿宴喜庆更上一层。

昭德帝不辨喜怒的龙脸终于展颜,虚拦陈太后温声道:“安和是克现的表姑母,又是克现媳妇的亲伯母,哪有不上心的?克现媳妇有安和照顾,您只管安稳高坐,老大他们还等着给您正经拜寿呢?”

从始至终,他只在乎陈太后的情绪好坏。

陈太后笑呵呵地拍拍龙爪,示意周姑姑跟上安和公主和周氏,帮着安置念秋然梳洗更衣,这才收回满是喜色的视线,颔首应道:“都听皇帝的。快叫孩子们进来,等了这样久别吃着冷风遭罪!”

昭德帝笑道无妨,“做儿孙的,多久都等得。”

刘文圳立即扬声唱喏,毅郡王为首珥郡王、尚郡王居中,楚延卿身后跟着八皇子,奶嬷嬷抱着十皇子、十一皇子坠在最后。

皇子大部队,唯独少了四皇子。

低头站到姜贵妃座旁的四皇子暗暗羞恼:刚才是谁站在他身后的?最好别被他查出害他跌进殿内的是哪个!

他回想站位排除下头弟弟们,上头哥哥们却在心里偷乐:老四啊老四,今儿脸可丢大发了!

四皇子何尝不觉丢脸,不得不忍着尴尬归队,错眼一瞧尴尬顿减,拂去十皇子、十一皇子头上肩上的雨水,一副关切幼弟的好哥哥样儿,“既然下雨了,就该带着小十、小十一避避雨,哪有在外头干等的道理?”

奶嬷嬷们忙低声请罪。

各自回座的贵妇们循声转头,望着殿门外的阴沉天空后知后觉。

一场秋雨一场寒。

下雨了,变天了。

第245章 何必当初

殿外天色低沉,殿内却因皇子们敬献的寿礼满室生辉。

十皇子、十一皇子手挽手多背一小段贺寿词,奶声奶气磕磕绊绊,逗得陈太后开怀大笑,昭德帝自然凑趣,点评完寿礼寿词,单指出四皇子那一份,命刘文圳呈上前。

“孝道是做人立世的根本。你有这份孝心,很好。”昭德帝翻看着四皇子孝心可鉴的寿礼,神色舒展,“转眼你也是做父亲的人了,朕只盼着你能如朕给你的封号一般,护着妻儿喜乐平安。”

话外之意,封邑爵位不变。

四皇子心下大喜,面上越发恭谨,“儿臣铭记父皇教诲。”

姜贵妃暗暗松口气,含笑看着四皇子,仪态雍容而矜持。

皇上终归偏心椒房殿。

陈太后心里暗叹,看向难掩喜色的姜贵妃缓声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本来难辨谁对谁错。若女方表里不一,男方不仅识人不清还做岔事儿,男方便也有错。我这话,你可明白?你是小四母妃,回头抄足三百遍静心经供进万寿宫小佛堂,你可愿意?”

虽说子不教父之过,但谁叫皇上偏心,一直任由姜贵妃亲自教养皇子皇女呢?

何况这天下只有皇上罚别人,没有别人罚皇上的道理。

陈太后这话不吝于一盆冷水,浇得姜贵妃喜色全无。

本想看太后罚人,最后自己成了被罚的那个。

之前只是私下传的口谕,现在却是当众下的责罚。

刚抄完两百遍孝经,三百遍静心经仍躲不过。

姜贵妃暗咬银牙,边起身边抬眼,看向昭德帝满是委屈哀怨。

昭德帝目露无奈,不求情,只附和,“母后言之有理。回头等钦天监测算吉时,朕让小四近日就搬出皇子所。横竖皇子出宫建府,圈的都是现成府邸,住了人也不妨碍修缮。乔迁之喜加册封典礼,也算两好并一好。”

陈太后觉得姜贵妃没教好四皇子,那就让四皇子尽快独立出去。

不附和还能咋地?

难道前脚刚赞完四皇子有孝心,后脚就不讲孝道驳陈太后的话?

陈太后可以拆皇上的台,皇上不能打自己的嘴。

姜贵妃失望归失望,忙兜着满心半喜半忧,叩首领训,“臣妾明白。臣妾甘愿领罚。”

四皇子一脸悔愧地陪跪:比起降爵甚至丢爵,提前出宫算得了什么?至少他的封邑爵位不曾动摇,反观六弟,至今连封号的影儿可都没见着。

他眼角一瞥,暗觑楚延卿。

贵妇们也在偷觑楚延卿。

成年皇子除了六皇子都封爵了。

四皇子只比六皇子大几个月,一起建府不一起封爵,龙心到底咋想的?

不过,龙心肯定是偏的。

念浅安亦如是想,表情直如吞了只苍蝇,“私行有亏孝道来凑,父皇可真能扯。”

七皇女一向得意于椒房殿有宠有势,此时却无心得瑟,“父皇从来偏爱四哥。我看大哥、二哥三哥倒没什么不平。”

三位郡王端着好哥哥笑,端着冷脸的楚延卿同样瞧不出异样。

全场最无忧无虑的,大概只有十皇子、十一皇子。

念浅安盯着俩小豆丁看,“十一弟像不像二哥?”

她话题很跳跃,七皇女只觉莫名其妙。

皇子像父皇,皇女随生母,兄弟姐妹无一例外。

弟弟像哥哥,不都是像父皇?

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七皇女随意一瞥,捧场捧得很不走心,“哪里像?”

念浅安不甚确定,“耳朵?”

七皇女有点感动,“你是不是故意逗我开心?”

耳朵像是什么鬼!

念浅安挠挠脸不好深说,错眼间对上楚延卿投过来的目光。

她眨眨眼,眼中燃烧八卦之火,并且是绿色的。

楚延卿微微一愣,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眼底却卷着风雨欲来的幽暗。

他身后的天空也幽暗,殿外风更冷雨更密。

昭德帝尽完孝,由四皇子搀扶着,带领一众皇子飘进绵密秋雨。

太和殿的朝臣还在等皇上皇子回归,交泰殿的贵妇们重新开始走动交际。

姜贵妃哪肯多留,满脸挂心孔氏的忧愁,带着姜姑姑转去暖阁。

安和公主转出暖阁,看着方氏似笑非笑,“三弟妹陪着秋然,只等克现得了信儿来接,就先回郡公府好生养胎。克现眼见就要做父亲,青卓可比克现还长两岁。堂嫂眼界高是好事儿,只别挑来拣去拖太久,拖得青卓的亲事再出岔子。”

话中讥诮并不隐晦,话外另一层深意,只有方氏和徐氏心知肚明。

徐氏不觉尴尬,反而庆幸:当初念浅安和小李氏春宴落水,随即公主府和刘家解除私下婚约,刚被告知时她即慌且愧,现在却觉万幸,万幸念浅安另嫁良人。

无论主动被动,刘青卓和于海棠搅在一块儿,能是什么好东西?

徐氏暗叹的是早知今日,方氏想的却是何必当初。

如果不曾解除婚约,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事。

但念浅安当众打人,性情做派依旧叫她看不上。

方氏很快压下后悔,即难堪又恼火,偏有火无处发,有话无法驳。

于老夫人瞥向方氏,难得跟安和公主意见一致,“舅夫人是该上心了。男人错一次是风流,错两次三次就是下流。念、刘两家即是亲戚又是姻亲,刘家人不在乎名声,我念家还要脸面呢。”

安和公主也姓刘,她老人家顺嘴踩公主儿媳,话说得再难听,方氏也得乖乖听着,站起身低着头,脸色黑红变换。

“皇妃来了。”裴氏有意解围,扬声笑道:“有劳皇妃看顾珠儿。”

徐之珠扑进裴氏怀里,李菲雪坐到徐氏身边,念浅安将念桃然甩给念桂然,缠着安和公主问,“四姐姐可好?还吐不吐了?”

安和公主、于老夫人同时开口,“秋然不吐了,你什么时候才有得吐?”

婆媳俩再次意见一致,说完互看,心里超嫌弃对方,面上笑得都超假。

又被催生的念浅安只好跟着假笑。

话题变气氛也变。

小方氏替方氏松口气,示意仇蝶飞服侍方氏落座,真心好奇道:“李家的送子观音和百子帐,真有这样灵验?”

“我也好奇这事儿呢!”尚郡王妃人未到声先响,直奔念浅安拉起手晃啊晃,言行举止即天真又无邪,“真灵验的话,六弟妹可不能藏私,别忘了关照妯娌才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