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农媳的开挂人生(155)

作者:杨小愚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小陆啊,有个事想跟你商量一下。”周保生给她倒了杯开水,陆晴川笑道,“有什么事你就直说。”

“是这样的,昨天夜里黄伞坡的谢老八来找我借粮,说他们队里的仓见底了,下个月的口粮都发不出来。”

陆晴川目不转睛地盯着周保生,借粮的事是大事,应该是大队干部开会来决断,老支书单独问她的意思,她有何德何能?“周支书,我只是个外来知青。”

“小陆,你这么讲就不对喽!”周保生的语气依旧温和,“咱们仓里的那些粮食,全是你一手一脚谋得的。虽然我跟老八关系好,但粮食是大家的,我借吧,不晓得他们几时有得还;不借吧,又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你脑壳好使,叔想听听你的意思。”

他这番话也是掏心掏肺了,陆晴川反问道:“他们缺粮,粮店里不是大把吗?”

“唉,莫说是乡粮店,连乌梅县粮店里的粮,也早被人买光了。”

陆晴川在乌梅县的那几天,也听到过粮店无粮的传闻,什么人突然买光这里的粮食?有什么用意?

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思绪给拽回来,眼下不是想这些问题的时候,“既然借不得,那我们就卖啊!”

第二百一十六章 小陆了不得

“卖?”周保生斟酌了一下,对啊,他怎么没想到呢?现在整个乌梅县就落烟坪生产大队的家底最厚了,只要开了黄伞坡借粮的头,其他的大队也会效仿。全县那么多生产大队,顾得上这个来顾不上那个,到时候还不把人全得罪了?再说借出去的账,要起来也得罪人,不如卖来得实在。

周麦生和周志达也认为这个办法行得通。

“既然是卖,那咱们当然要比粮店卖贵点,一斤二角好算账。听说现在外头的粮票也水涨船高,一斤粮票要两块钱买。大家乡里乡亲的,咱们一斤就收两斤粮票。三伯、六叔,你们看如何?”周志刚兴高采烈地说,而今到处缺粮,他就不相信这个价格卖不出去。

周麦生觉得可行,周保生却还是征求陆晴川的意见,“小陆,你认为呢?”

陆晴川柳眉一抬,“志达哥的主意是不错,可是,现在天灾人祸,要是我们哄抬粮价,就等于是发国难财,这样会让人不齿。我可能把话说重了,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希望你们不要往心里去。”

“不不不,是我没有考虑周全。”周志达不好意思地挠着后脑勺,“晴川要是个男同志就好了,肯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小女人也能撑起半边天啊!陆晴川暗暗说道,21世纪的女性,几乎都是自强自立型的,不比男人差,“志达哥过奖了。”

“那我们跟着粮店的价格走,一斤稻谷卖9分8,然后外加7两2的粮票?”周麦生问道,他跟周保生既是党员又是大队领导,发国难财这种事坚决干不得。

谁知他的提议还是被陆晴川否决了,“乡下人都是自给自足,一个生产队有几个人手上有粮票的?如果我们要粮票,大家只会认为我们拿这样来卡他们。依我看,我们谷子就收9分8就了。”

“那这样卖我们不是亏大发了吗?”周麦生急了,一分钱不赚就算了,还把大把大把的粮票赔进去,粮票是多紧俏的玩意儿啊?万一哪天他们队要买粮食,粮店会这般照顾他们?

“不错,这么卖看起来我们是亏了,但你们先跟周乡长打了报告就不一样了。”陆晴川微笑着解释,这次落烟坪救乌梅县于水火,往后还少得了落烟坪的好处?再说了,粮票也就这几年吃香,等土改了还有个毛用?擦屁股还嫌小呢!

周保生理解了她的意思,“但我们粮仓里的粮食,也不够一个县分的。”

“谷子当然不能全部卖了,还要留够咱自己队下半年的口粮。多余的才卖,然后能买的还有我筑在菜园子后面的那三堵芋头墙啊!”

这一刻,大家终于恍然大悟了,原来那几堵芋头墙不是她嫌着没事筑着玩的,而是为了挨饥荒!周保生竖起了大拇指,“小陆,了不得啊,不光有头脑,还懂得忧国爱民。”

周麦生和周天也对她佩服不已,陆晴川处之泰然,“都是跟你们学的。”

第二天,周保生亲自起草了一份《申请出售储备粮救灾申请报告》,毕竟队民们平时接触大事的机会少,眼光不够长远,肯定会对这份报告存在争议。他决定先将报告递上去,然后再做大家的思想工作。

“乡长,落烟坪的周支书来了。”秦秘书小声地对着周煌辉的背影汇报。自从那该死的雨来了之后,这都一个多月了,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砸得人心情糟透了。

更让人闹心的是,乡长办公室的门槛都快被各大队支书、队长给踩没了,不外乎哭着喊着要粮救命,但乡里的粮站早空了,他们去哪里弄粮去?

“落烟坪不是有储备粮吗?周保生也来凑热闹?”周煌辉把眉心捏得紫红。

“他只说不是来要粮的。”

“不是来要粮的就请进来吧!”周乡长坐回了办公桌门,周保生乐呵呵地进来了,“周乡长好!”

周煌辉摆着手,“哎呀,周支书啊,我不好,很不好!”

“您看看我这份报告就好了!”周保生一边呈上报告,一边佩服陆晴川的先知先觉。

周煌辉死盯着“谷子9分8、苞谷6分9、红薯5分2、干芋头泥6分3”的位置,这样的价格,跟粮店完全一样,而且特别注明了不收取粮票,他简直不敢相信,“你确定要将储备粮卖给其他生产大队?”

“是的,救国救民,匹夫有责。”周保生的回答字字铿锵有力,周煌辉起身握住他的手,“周支书,你就是我们乌梅县的再生父母。秦秘书,赶快通知各个生产大队,需要粮食的都去落烟坪找周支书。”

等周保生回到队里,办公室前的禾场挤满了人,大老远就听到他们闹哄哄的声音。

“她陆晴川算个什么东西?就这么把我们辛辛苦苦存下的粮食贱卖,哪个给的她那个胆子?”

“就是,周保生和周麦生大概是老糊涂了,把大队交给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女伢子瞎搞,拿我们人民群众死的呀?”

“反正我不同意这样卖粮,莫想破他们的脑壳。”

......

周保生背着手走到台前,朗声问道:“还没骂够?”

喧嚣的人群却突然安静了,虽然大家对这次周保生卖粮的事持反对态度,但对他的那份敬重还在。

“乡亲们,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但我问你们一句,其他生产大队有没有你们的亲戚朋友?”

人群里传来稀稀拉拉的回答:“有!”

“那如果他们快饿死了,背着讨米袋讨上你们的门来了,你们是看着他们饿死,还是给他们一些米呢?”

大家的回答几乎都是“给米”,“不能看着他们饿死”。

这时,周保生笑了,“既然你们的米能白送,那我们卖些给他们,让他们拿钱来换,你们为什么不同意?”

第二百一十七章 余老四作祟

公社把通告一发出去,先凑到钱的几个生产大队便来买稻谷了。

第一个到了是黄伞坡的谢老八,他们队屋里已经找不出一粒米了,大伙儿怕稻谷被其他生产大队买走,连夜凑了钱。

“老周啊,多谢你救了黄伞坡,多谢!”谢老八见到周保生就作揖,这几天他为口粮的事愁白了头,想不到落烟坪居然开仓放粮了!

周保生拍拍他的肩,“自家人,不用太客气,你最好一次买够,我们的储备粮也不多。”

谢老八一个劲地点头,“我先要20担稻谷,5担苞谷。过几天凑了钱又来,你们给我留个20担苞谷,20担红薯。”

一担指的是一百斤。

“20担稻谷,196块;5担苞谷,34块5。”林大军把算盘拨得噼里啪啦响,田队长接口道,“总共是230块5对吧?”

“你早就算好了,怕我坑你?”林大军开了句玩笑,他忙解释说,“哪有的事?你又不是不晓得我们队穷,当凑够这点钱容易啊?我冒着雨跑了一晚上,也就凑到喝粥的钱。”

谢老八着说,把一大叠湿巴巴的钱放在了林大军面前,林大军数了两遍,让王有财开仓称了稻谷和苞谷给他。

接着毛家坪生产大队也买了20担稻谷,得了196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