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说什么不了解情况,没记住那些发家致富的方法,都不重要,现在情况很好,只要肯努力,肯吃苦,没有做不到的。
只是现在还不行,起码要等到开放后才行,而且时间上算起来,是正好的。不过那都是以后的事了。
年三十这天,一家人做了一顿很丰盛的饭菜。几乎是全家总动员了,只有乔凤山没干什么,魏宝芝嫌弃他笨手笨脚的碍事,就让他去看书或者看电视了。
路卿卿对于电视还没有什么想法,连春节晚会都没有呢,好像也没有意思。不过这时候也就城里一部分人才能买得起电视机,农村几乎还没有呢!
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后,路卿卿又帮着收拾了桌子,乔聿也没闲着,跟着一起忙活着。
乔斯也在一边凑热闹,收拾完了,对母亲说:“过年可真好啊,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平时可见不着。”
魏宝芝摘下围裙,笑道:“说什么傻话呢?这年好过,节好过,日子不好过。逢年过节就几天的事,真正重要的还是平时过日子啊!”
“妈,你这话说的可就不对了。”
“哦?怎么不对?”
乔斯扬了扬眉毛,“我跟千峰早就说过这个事,现在国家正在发展中,而且是飞速发展,未来嘛,我们相信,老百姓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第355章 挽留
听他提起这个,路卿卿来了兴趣,现在已经收拾完了,大伙坐在沙发上唠嗑,她就问:“那你们对未来,是怎么看的?你觉得会发展到什么程度?”
乔斯神秘地一笑,“嫂子,我们早就研究过。我觉得吧,用不了……”
说着,他伸出手指头来,数了数:“用不了二十年!到那个时候,老百姓的日子,肯定每天都像过年一样!想吃什么买什么,爱穿什么买什么!”
诶?有点意思哦。路卿卿心里想。
其实现在人们的思想并不守旧,只是接触的新鲜事物太少了,“那还有别的吗?”
“有啊,小汽车,基本家家都有。电话机,每家都安,城里全是高楼大厦,农民也会提高土地产量,日子也会更好。”
乔斯侃侃而谈,说的全是对于未来美好的幻想,末了问:“嫂子,你说我说的,有没有可能实现?我觉得会,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路卿卿点点头:“我也这么认为的,而且时间不会太久。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困难能难倒我们。”
乔梦熙抱着一本书,满脸向往:“我希望未来能够婚姻自主,自由恋爱能更广泛一些,让很多有情人能终成眷属。”
乔斯一推她的头:“我看你小丫头是思春了吧?”
梦熙反手就去推他:“去去去!你才是呢!”
“我可跟你说啊,你找对象必须我们都同意才行,你那眼光不行,别自己瞎搞!”
“你才眼光不行呢!我只是说说而已啊,我又没搞对象!”
这时乔凤山从卧室里正好出来,闻言皱眉道:“谁搞对象了?”
两兄妹再也不敢多说,生怕被父亲逮住训斥一顿,急忙互相捅捅对方,消停了。
这个年过得挺开心,跟他们谈话,路卿卿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想必以后过来不会无聊了。
三十晚上吃了顿韭菜馅的饺子,早早休息了,没有春晚很是无聊。
这里的习俗,年初一是不拜年的,除非出门去,走在路上碰到了熟人,会笑着说一句“过年好”。
正式的拜年是在大年初二,走亲访友的人们,穿着新衣服,提着礼物,就开始拜年了。
因为担心火车上人太多,魏宝芝说什么也要留路卿卿在家里多住两天,挽留得实在热情,路卿卿也不好意思拔腿就走,只好留了下来。
所以年初二的时候,家里迎来了几批客人。
上午最先过来的,就是离得最近的魏宝华,今年她的丈夫依然不在家,她跟千峰两个人过来的。
两人刚来没多久,乔聿的叔叔婶婶也过来了。乔凤山家里一共五个孩子,他是长子,下面两个弟弟,两个妹妹。
妹妹都嫁到外地或者外省,春节肯定不方便过来,两个弟弟倒都是同个地方的,平时来往也方便。
乔聿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头些年就去世了,这几个兄弟之间的感情,没有因为老人不在而疏远,还是那么亲密。
这一大家子的人,算上大人孩子的,也十多口人将近二十口子,蔚为壮观。
人多,干活的也多,做事也不费劲,两桌子菜很快就准备妥当了。大家分成两桌人团团围坐,气氛热烈。
第356章 回家
除了魏宝华之外,其他人也是第一次见到乔聿的对象,都带着好奇的目光。
路卿卿也没拘谨,微笑着面对,不管说什么,没开口前先笑就是了。一顿饭下来,饭没吃多少,嘴倒是快笑僵了。
乔聿体贴她,聊了一会就护着她,给她夹菜,有人问什么,他代替路卿卿回答了。惹得一家人又对乔聿挤眉弄眼的。
吃完饭自然也得说会话,等到所有人走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
临走的时候,两个婶婶和小姨都给路卿卿塞了见面礼,就是给了钱。
她推脱了几下,乔聿让她收着,她也就没再说了。反正大家也不是装样子的,既然掏出来,就是想给的。
如果她不要的话。他们也不会放弃,在门口推推搡搡的,反而不美。
当然,大过年的,魏宝芝也免不了给几个孩子们包点红包,里外里下来,收入跟支出也差不多。
唯一的不同点是,收入归了路卿卿,魏宝芝纯粹是付出。
初三的时候,路卿卿跟乔聿又去了路青槐的住处,也算是拜年吧,顺便探望一下两个人。
反正整个年过完,路卿卿觉得很累,心累,身体也不轻松。
可盼着到了初五,想走,魏宝芝又说今天是破五,不宜出门,让明天走,一大早就起来包饺子了。
据说从初一到二月二龙抬头,每天都是有讲究的,魏宝芝说了一遍,路卿卿都没记住。
只记住初五是踩小人,要包饺子,说是捏住小人的嘴。她只觉得这些老传统都挺有意思的。
吃完了饺子,初六魏宝芝没有再拦着了,终究还不是自己家的人呢,拦也拦不住。
让乔聿给亲家带了不少礼物,又给卿卿一些压岁钱,然后把两人送出大门,魏宝芝依依不舍地挥着手。
乔斯和梦熙一直把两人送到车站,不过更多的应该是他们俩也想顺便出来转转。
梦熙还说:“嫂子,真想让你过完十五再回去,十五咱们这有灯会,可好看了。唉。”
路卿卿安慰她:“急什么啊,明年我就跟你们一块看灯会了,一直看几十年,估计到时候你都得烦我。”
“哪能呢,我巴不得天天跟你在一块呢!”
等乔聿买了票,几个人才告别。
回去的火车上,人依旧很多,拥挤的车厢里,因为人多,感觉不是很冷。
家里的人早就盼得眼睛都蓝了。尤其是杨秀英,更是心急如焚。闺女长这么大,还是头一回出门这么多天。
尽管是去了婆家,她也是非常惦记,毕竟儿行千里母担忧。
她也想过了,这么远的路,不可能回来太早,但是从初二开始,她就每天都等在门口了。
一直到初六,终于等来了人。
明明几天不见,杨秀英却感觉,自己的女儿似乎胖了一些,小脸蛋比以前圆润了一点。
可能是这几天吃的太好了,所以长肉了吧!她忍不住一阵唏嘘。也许冒着风险把女儿嫁给乔聿,是正确的。
哪怕乔聿不能天天让卿卿吃肉,平时的生活也会比在家里好很多。
想想女儿如果嫁给周围的农民,风吹日晒赚公分,水灵灵的丫头,就会变成像她这样的黄脸婆了。
所以说,有一利就有一弊。
第357章 报社
到家又免不了嘘寒问暖一番。乔聿并没有住下,当天就回家了。
住在这里也是不方便,路国强他们也能理解,也没有过多挽留,给他拿了点东西,又塞了点钱,这才把人送到车站。
家里面安静后,杨秀英这才仔细询问了一下,路卿卿在城里是怎么度过的。
路卿卿也没有事无巨细,捡着重要的事说了说。当然,她不能把遇到危险的事跟家里人说,只是说了些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