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是个儿子控(清穿)(59)

“怎么了?不玩了?”

胤禛摇摇头:“太害怕了,胤祚他一玩游戏精力就特别旺盛,我想歇会儿。”

“小孩子嘛,都是这样的,你不玩了吗?”

“不玩了,我现在觉得还是看书最有意思。”

“哈哈~”苏苏笑弯了眉眼:“是吗?那额娘跟你讨论一下学习问题哈~”

咦咦????

胤禛还懵逼着呢,苏苏就讲开了,她在这里躺了老半天,又没有手机电视之类的东西,也真的是有够无聊的。

“咳咳,那什么,你们现在读书的话,必读书目是四书五经对吧?”

“嗯嗯。”胤禛点点头,“有什么问题吗?”

“你知道四书五经是什么吗?”

胤禛眨巴眨巴眼睛,额娘这是在考他吗?“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

“额,其实你回答知道就可以了,我就是那么随口一问……”

“啊?是吗?我以为额娘是让我说呢~”

“没事没事儿,说了也没事儿。”苏苏摆摆手,继续道“额娘主要是想跟你说另外一个事,就是这个方法手段技巧的重要性。”

“那个,你一会儿听额娘讲就好了,不用回答我提的问题啊,我就是那么随口一说哈~”

胤禛懵懵的点点头。

“咳咳,你肯定知道董仲舒吧,就是他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

“这不是重点哈,重点是秦始皇嬴政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刘彻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一个层面上来讲,它的性质和目的完全是一样的。”

“他们相同的目的是什么?都是为了统一民众的思想文化,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为什么这两个事件带来的结果和影响完全不同呢?”

“因为……”胤禛见额娘停止了讲话,下意识的张嘴就开始因为,可因为了半天也没因为个什么出来。只能尴尬的捂住脸,讪讪一笑。

苏苏无奈扶额,她刚才就是停顿一下,喘口气,酝酿一下情绪而已:“因为他们两个人用的方法手段完全不同。”

“秦始皇嬴政呢在法家学派代表人物李斯的影响下,下令将大多数诸子百家的思想典籍烧毁,只留下一些农书呀什么有实用价值的书。而且在最开始呀,秦始皇压根没有那个坑儒的打算,只不过因为有几个儒生特别激烈的反对秦始皇烧毁思想典籍的想法,甚至对人家皇帝破口大骂。”

“你自己代入一下想想,那秦始皇是谁啊?是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是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能允许一个小小的书生骂他,挑战他的威严吗?那必须得削他呀是不是?”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这句话可不是说着玩玩的!”

“嗯嗯!”胤禛用力点点头,深有同感,皇阿玛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是若是有人惹的皇阿玛一生气,确实就会有一大堆人头滚滚落地。

“当然我不是说秦始皇他焚书坑儒这件事情就是对的,只能说是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好心办了坏事,这件事情它本身就是不对的。就跟那什么文字狱一样,刚开始也许是为了惩治那些乱讲话的人,但到了后面就变了味道,搞得天下所有读书人人心惶惶的,都不敢随便写诗,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了。”

“你懂额娘的意思吗?”

“嗯?懂什么意思?”不是在讲方法技巧什么的吗?

“文字狱一点都不好,它完全是在开历史的倒车,懂我的意思吗?”

“额,”胤禛眨眨眼睛:“文字狱一点儿也不好?”

“对,就是这个意思!”苏苏就差鼓掌庆祝一下了。潜移默化,不外如是了吧?

“咳咳,我们继续讲哈~”

作者有话要说:苏苏:疯狂暗示JPG

我,似鸽作者

我,莫得评论

第53章

苏苏继续开始了她的忽悠生涯, 啊呸!不是,是讲道理生涯。

“额娘在前面不是说了吗, 为什么这以同样的目的为出发点做出的两件事情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两个结果呢?”

“因为他们两个人用的方法不同, 先不说秦始皇是怎么做的, 就说汉武帝,他是怎么做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是直接颁了一道圣旨号召大家学习儒家学说, 把别的诸子百家的思想视为糟粕?”

“不, 不知道……”

苏苏原本热情洋溢的设问式讲道理又被胤禛无情的打断了,就犹如嗓子眼里卡了一粒花生, 不上不下的, 整的人怪难受的。

但你看胤禛那一脸茫然外加无辜的模样, 又真的生不出一丝气,只能将所有的无奈化为一声叹息, 在心里告诉自己下次不要再用这种设问式的讲道理方法了。

“不知道没关系, 我知道就可以了。”

“那个,是这样的,汉武帝他没有那么简单粗暴的强制性要求大家去学儒家学说,而是用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手段, 什么意思……”苏苏连忙捂住嘴巴,将那个“呢”字吞进了肚子里, 而后才放开手继续说道:“这里潜移默化的意思是, 汉武帝他颁布了一道圣旨,表明以后朝廷选拔官员,察举孝廉什么的就看他学没学儒家学说, 精不精通四书五经什么的~”

“你乍一看这道圣旨平平无奇,但是你仔细想一下,天下大多数读书人的梦想是什么啊?不就是学而优则仕?当你学习像什么墨家呀,阴阳家呀,农家呀他们的学说,就算你学的再好,再厉害,人家朝廷就是不录用你,你说气不气人?”

“我……”胤禛张嘴又想接话茬,苏苏连忙开口说话将他的话给打断。

再被胤禛打岔几次,她估计自己今天讲的主题又要歪到十八弯去了:“但再气也没有办法呀,你要是想入朝为官,你就得去学习儒家的学说。再加上儒家的学说它也有一定的优越性,一旦去学,还想学的精通,你就会让自己下意识的沉迷其中,而这个时候,你就已经称得上是一个正二八经的儒生了。”

“想当官的人越多,学习儒家学说的人也就越来越多,然后慢慢的当你发现你周围的人都在学习儒家学说,你就也会跟着去学习儒家学说。就这样,不废一兵一卒,儒家学说就会慢慢地成为主流学说。这个时候,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目的也就彻底达到了。”

“这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方法,有的时候简单粗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缓缓图之也许费的时间多,但效果也更好。”

“就好比,一刚一柔的对比。还记得老子的那个故事吗?当一个人年轻的时候,你的牙齿也许会经常咬到你的舌头,这个时候你会觉得刚一点比较好。但是当你年老的时候,你的牙齿都掉光了,但是你的舌头却一直都在。”

“所以柔比较好?”

苏苏摇摇头,“不是,刚柔并济才是最好的,唔……我刚才那个比方打的好像不是很准确,不过你明白我的意思就好了。”

“刚柔并济……”胤禛喃喃自语,在心中慢慢回味着苏苏讲的所有话,而后,有些疑惑的抬起头看着苏苏:“不过额娘,你还没跟我说方法呢~就是为什么不同的方法会带来不同的结果,而且,我要怎么知道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苏苏懵了几秒,哎叹一声后有些懊恼的捶了捶自己的脑门。

“对不起,额娘错怪你了。”原来不是因为胤禛插话导致她每次讲话都会脱离原本的主题,而是因为自己讲着讲着就会完全刹不住闸,最后都不知道会偏到哪里去了——简直像个ZZ一般。

“嗯,没关系……”虽然不知道额娘为什么突然道歉,但是如果他说没关系的话,额娘心里会好受很多吧。

苏苏心里确实轻松了不小,不过转过神来再次思考胤禛提出的问题时,心口猛地窜起一股火苗。

感情她刚才巴拉巴拉讲了半天,他没有从里面得到一点启发?她讲故事的能力挺好的,但是让她把所谓的道理总结成干条条什么的,却是非常为难她了。

“嘶——”苏苏深吸一口气,“难道你就没有从我刚才说的话里面得到什么启发吗?”

胤禛点点头,又摇摇头。

苏苏非常不雅观的翻了一个白眼:“什么意思?懂了一点都有的地方还不是很明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