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若烟笑道:“太后放心,这可是我们上将军府第一次娶媳妇儿,若是他们敢怠慢,方才七殿下便在这里,若烟岂能饶他?”
说的也是!
太后笑起,伸指在她额上一戳,摇头道:“难怪方才老七说你是不让人的!”
楚若烟听她将话岔开,又忙在耶律亭身上折回来,轻哼道:“七殿下的心思,几时如嘴上说的?若烟一向少见皇后,可也如此吗?三丫头倒还好!”
毕太后听她又再编排到皇后身上,又是叹气又是好笑,摇头道:“你这话,也只在哀家这里说说,莫说到三丫头跟前儿去,还好她不似她娘!”
虽说没有说元氏一个不字,可是这话中的不满已极为明显。
楚若烟眸色微沉,却并不显于颜色,反而扬眉笑道:“今日趁着没有旁人,若烟才敢放肆,若不然,出了长寿宫的门,若烟还敢与谁议去!”向毕氏面前凑凑,悄声道,“太后,若烟瞧九哥那性子,温和的像个姑娘,可也不似皇上,想来也是像娘的?”
毕太后听她突然提到前皇后盖氏,心中顿时一紧,不禁向她深望一眼,却见她睁着一双乌溜溜的眸子向她注视,一双大眼睛里除去好奇,竟似不染杂尘,心底又微微一松。
都知道楚大小姐整颗心都挂在钰王身上,她如此问,自然只是好奇罢了,想来并无旁的心思。
老太后但觉是自己想多,轻叹一声,点头道:“是啊,老九那性子,那模样儿,活脱便是他娘,可惜……可惜怕连他自个儿,也不记得他娘的模样儿!”
也就是说,在太后眼里,耶律辰的性子与盖氏一样?可是,耶律辰是外和内刚的性子,外表一片温和谦让,实则却杀伐立断、果敢勇决!
那么,盖氏呢?
楚若烟抿唇,顺口应太后的话,心里疾速转念,还要如何询问当年的事。
这个时候,郑嬷嬷进来回道:“太后,厨房那边说,旁的菜式也倒罢了,这烤肉要现烤现吃才好。”
毕氏奇道:“现烤现吃?”
在旁处也倒罢了,这里可是皇宫,在她面前烤肉,那岂不是熏的满身都是?
郑嬷嬷未应,楚若烟已抿唇笑道:“那烤肉虽说好吃,可是那炉火却有些呛人,太后瞧瞧罢了,不如命他们在院子里支起炉子,烤一些送一些来用就是!”
郑嬷嬷笑道:“还是楚大小姐聪慧!”
毕氏释然,点头道:“亏得这丫头在!”扶着楚若烟的手起身,说道,“那便陪哀家去瞧瞧罢!”
郑嬷嬷赶着将帘子打起,又传话出去,命厨房的人将火炉移去院子里。
楚若烟扶毕氏出去,但见小厨房已将火炉搬来,鹿肉切丁以竹签串起,倒当真有现代烧烤摊子的模样儿,便抿唇笑道:“吃这烤肉,要有些酒才好!”
最好是啤酒。
毕氏兴致颇高,闻言立刻命人去取。
楚若烟忙道:“果子酒便好!”
毕氏年高,多饮只怕对身子不好!
郑嬷嬷领会,也笑道:“还是楚大小姐精于饮食,果子酒那颜色,想来更配一些!”也不等毕氏应,一迭连声命人取果子酒。
毕氏倒也无可无不可,瞧炉子点起,鹿肉烤上,渐渐冒起烟来,便拉着楚若烟回去膳堂说话。
经这一打岔,方才的话已难接上,楚若烟闻太后问起楚若麟大婚,便顺口回答。
隔一会儿最先的鹿肉烤好,小内侍捧了进来,楚若烟先取来奉给毕太后,自己才取一签来用,一口下去,不禁点头赞道:“肉是好肉,难得这手艺,倒有七八分火候!”
毕氏忍不住笑道:“怎么只有七八分火候,楚丫头便要夸赞!”
这可不是楚大小姐的作风。
楚若烟笑道:“这烤肉之法,若烟也只在旁处见过,宫里能做出如此火侯,当真已属难能!”说着又取果子酒替太后斟上,含笑道,“太后尝尝这烤肉配酒!”
毕氏点头,学她的模样儿咬一口肉下来,再取酒饮一口,但觉虽未必比得上寻常的菜肴,却也是没有尝过的滋味,不禁连连点头,笑道:“原说烤肉,自是旷野里诺大的火堆,将野物整只上去烤才好,不想这肉丁子用小火炉烤了,另有一番滋味!”
楚若烟抿唇笑道:“虽是一样的烤着来吃,却各有各的妙处!”
她本是满腹心事,可是见皇太后兴致颇高,只得将诸事抛开,专寻些趣事来说,引的毕氏时时哈哈大笑。
烤肉不易消化,毕氏用一些,便被郑嬷嬷劝住,又再传上旁的菜肴,等到一餐用过,竟足足用去两柱香的功夫。
毕氏笑道:“今日有楚丫头在,这用膳也是有趣,不比你们,只知道劝着哀家,无趣的很!”
楚若烟抿唇笑道:“太后喜欢,日后若烟常来可好?只怕太后嫌烦!”见她净过手,伸手扶她起身。
毕氏笑道:“你日日来才好,只怕你心里只愿意陪着老九,嫌哀家气闷!”趁着她的手起身,却觉脑中一阵昏眩,“嗳”的一声,又坐回去。
楚若烟吓一跳,连忙问道:“太后,可是哪里不妥?”
毕氏揉揉额角,笑叹道:“当真是老了,不过是饮几杯酒罢了!”
楚若烟向桌子上望去,这才惊觉,不知不觉间,太后竟饮了十几杯之多,连忙道:“唤人来扶太后去躺躺才好!”
毕氏摆手道:“哪里就要用人来扶?”缓一缓,才又起身,仍扶着她的手,向内殿来。
楚若烟见她脚步不稳,不敢放手,直扶她在榻上躺下,这才轻轻松一口气。
今日此来,本是想从太后口中问到盖氏与舒氏结识的始末,此刻见她薄有醉意,知道已无从问起,想要告辞,手又被她握住,只能侧身在她身边坐下。
郑嬷嬷将毕氏安置妥当,忙着唤人备醒酒汤,楚若烟将她唤住,悄声道:“醒酒汤要备,妥当些,还是唤太医来请个平安脉才好!”
郑嬷嬷闻言,点头答应,匆匆出去。
此刻内殿中,只剩下毕太后和楚若烟二人。楚若烟向太后瞧去一眼,但见她双眸微阖,似是睡去,便试着将自己的手抽出来。
手刚一动,便听太后轻声道:“洛城,你此次回来,皇上的意思,就莫要回去了!”
洛城?
她唤的是外祖母!
楚若烟一怔,要抽出的手立刻停下,摒息凝神,静静聆听。
当年,洛城长公主新历丧夫之痛,先帝便遣人将她母女接回京来,原来,他是想将她们留下。
可是,据她所知,留下的只有嫁给楚远的将军夫人舒氏,在舒氏大婚之后,洛城长公主还是回去苏城,直到十三年后,爱女病故的消息传去苏城,洛城长公主伤痛之余,只相隔半年,也跟着病逝。
那么,当年是洛城长公主本就不愿留在上京,还是发生什么,让她重返苏城?
第975章 她们的关系
楚若烟心中转念,向毕氏凑近一些,轻声道:“可是洛城的家已在苏城,在这宫里,终究已是外人!”话说完,摒息凝神,侧耳倾听,盼能听到些当年的事。
太后良久不语,整个内殿,只余她绵长的呼吸。
就在楚若烟以为,她再不会说什么时,却听太后悠悠一叹,低声道:“都怪哀家,没有护好舒丫头,你……你也怪着哀家罢?”
这是在说舒氏之死?
楚若烟心头突的一跳,顺口答道:“太后何出此言?洛城不敢!”
毕氏“嗯”的一声,又不再说话。
这一次,楚若烟越发耐着性子等下去。
果然,又隔了片刻,只听毕氏道:“你不曾怨,只是,你再不曾给哀家写过信……”
后边的一句,转为低声嘟哝,不曾听清。
是舒氏亡故之后,洛城再不给毕氏写信?还是……是当今皇帝登基之后,洛城知道舒氏在宫中为人所算,所以有所怨怪?
楚若烟不解,凝眉思索。
毕氏在那一句之后,似又沉沉睡去。
楚若烟又等一会儿,听她再不说话,便将手慢慢抽出,替她盖好薄被,悄悄退了出来。
外殿里,郑嬷嬷见她出来,微微俯首,向内殿望去一眼,跟着她向外走,低声道:“楚大小姐这就出宫去?”
楚若烟点头道:“等太后醒了,劳嬷嬷代若烟说一声罢!”
郑嬷嬷应一声,却并不停步,反是一路送出长寿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