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在边关不过一个月,也体味到边疆将士的艰辛,亲见征战的凶险,可是那里天高地阔,所有的人都恣情肆意,无拘无束,不必去顾及什么规矩仪礼,也不必在意旁人的目光。
如今,进入泔河洲,离上京也只有一日的路程,边疆的自由离的已远,很快,又要回到上京城的十丈软红之中,在宫廷、官室之中周旋。
耶律心轻叹一声,闷闷道“若非父皇严令,我宁肯一生留在边关,虽说艰辛一些,也强过关在那四堵红墙之中!”
那里不止有自由的呼吸,重要的,还有……他!
楚若烟向她深望一眼,想到楚若宇的话,也不禁心中暗叹。
明彦君却撇一撇嘴,轻嗤道“你倒是一腔孤勇,敢自个儿独闯大漠,难为我们几乎为你埋骨在那黄沙里!”
耶律心错愕问道“姐姐此话怎讲?”
明彦君指指卞红欣,含笑道“你自个儿闯去大漠,皇上命我大哥前去追截,哪知道夜里一场风暴,我大哥也断了音讯,这个妮子着急,也学着你闯入大漠,我们赶来截她,却恰恰遇到第二场风暴,也幸好楚妹妹记着那座古城的方位,我们才幸免蒙难!”
她虽然没有细述,可是身为苍辽人,又岂会不知道风暴的威力?
耶律心听的咋舌,谦然道“都是妹妹一时任性,连累姐姐和两位妹妹!等到回京,妹妹置酒,为姐姐和二位妹妹赔礼压惊。”
明彦君伸指在她脑门儿上一戳,咬牙道“哪个要你赔礼,此事说给你听,是要你日后遇事三思而行!此次大伙儿有惊无险也倒罢了,若真有个好歹,你上哪里哭去?”
耶律心细细回思,也不禁背脊生凉,忙连连点头。念头微转,却转到旁处,好奇问道“几次听楚妹妹说到那座古城,究竟是怎样一个去处,从前竟不曾听人说过?”
说到古城,卞红欣来了兴致,手讲比划道“就是那一片大漠,连天的黄沙,突然间,就见两座交错的沙丘后,露出一座城来。旁的倒也罢了,那城中的宫殿虽已倒塌,可是从一个地界进去,竟然有一处暗河,河水清凉甘甜,竟较我们上京的水还强些!”
耶律心听的咋舌,喃喃道“前一年,我求准父皇,瞧过宫里藏珍阁里的典籍,也有我苍辽历朝历代绘制的地形图,怎么从不知道上京附近,有这样一座古城?”
明彦君也跟着点头“是啊,当初盗匪招安,我和父王、大哥也讲过这座古城,连我父王都不曾见过!”
卞红欣点头道“我父侯也说不曾听说,可是项海大哥率那许多兄弟在那古城中藏身数年,我们又在那里避过风暴,断断不假!”
楚若烟越听越奇,喃喃道“难不成,是那古城本来深埋沙中,后来历经风暴,风沙的走向改变地势,才将它露了出来?”
姐妹几人听的连连点头,同声道“或者就是如此!”
耶律心道“这个不难,我们回京之后,去钦天监一查,就可知道前几年那片大漠可曾有过风暴!”
明彦君、卞红欣鼓掌道“倒是忘记钦天监会有这些记载,我们回去就查!”
姐妹几人兴致转到古城上,一时倒将边关忘记,叽叽喳喳议论不休。
离几人不远,楚氏兄弟将姐妹几人的话听在耳中,楚若麟只是一笑了之,楚若帆却皱眉问道“那古城究竟是什么模样?”
楚若麟回思道“古城外墙大多已经坍塌,正面不知是什么建筑,四周一圈的门,如今看来已成洞穴,里边却都互通,与我们苍辽的建筑并不相似。”
楚若帆点头,皱眉道:“等到回京,我们去一探究竟!”
巡城营虽然是负责上京城的太平,可是那古城离上京不过百里,自己竟然丝毫不知道,细思之下,心底有些不稳。
楚若麟笑道“那倒不急于一时,三哥若有疑虑,怎么不先向王爷借项海来一问?”
楚若帆微愕,这才想起那古城原是项海等人的贼窝,点头道“我倒将此事忘记!”与他一同转身,向耶律辰的帐子里去。
耶律辰刚刚查过腿伤,听到传报,搭一个“请”字,将袍子系好,起身相迎。
兄弟二人进帐,见程军医正收拾器具,楚若麟忙问道:“王爷伤势如何?”
耶律辰含笑道“早已无碍,偏程军医不放心,非得瞧过才行!”
程军医笑道:“哪里是微臣,是若不来查,楚大小姐还不将臣烦死?”
说的也是!
三人被他说笑,送他出帐,才又回来落座。
耶律辰听完二人的来意,点头道“当日见到那座古城,本王也觉古怪,只是身有要务,无瑕细探究竟!”命人去将项海叫来。
项海听三人问起,抓一抓头皮,回想片刻,摇头道“我们兄弟集结,也不过是两三年前,那时本想在那商道上占一座绿洲,可是那些兄弟又没几人会武,若是招来朝廷的兵马,无法应付,偶尔听人说起,便到那古城中安身。”
楚若帆问道“项大哥在那古城两三年,可曾见过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
“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项海不解,想一想道,“除去洞穴的墙壁上雕着些花纹,并没见过什么!”
“除去花纹呢?”耶律辰再问。
那些花纹,当日他也曾经见过,并瞧不出什么。
项海皱眉摇头,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一拍大腿叫道“有了!”
“什么?”三人同问。
项海道“顺着地下那条暗河往上游走,另外还有一处洞穴,进去有一排石阶,下去是极宽大的一间屋子,倒与宫殿有些相似!”
难道那里才是古城的正殿?
耶律辰向楚氏兄弟望去一眼,微笑道“他日有兴,倒当真可以去瞧一瞧!”
项海拍胸道“末将可以引路!”
第179章 钰王怎么受得了
离上京越近,对古城的疑惑也就越重。只是大军回程,却无瑕绕路,又经过一日的大漠行军,日落时分,大军前队已离开大漠,进入戈壁。
楚远命大军在大戈壁中驻扎,段伦当先告辞,回京奏报朝廷。
第二日一早,大军刚刚开拔,就见上京方向一队人马快马疾驰,向这里而来。
明彦恩笑道“必定是皇上命太子来相迎大军班师!”
楚远点头,率领众人纵马迎去。
离的近些,东方初升的朝阳映照下,已能看到为首之人玉冠温润的光芒,笔挺的身影修长,并不似太子耶律基魁伟。
楚若烟扬眉道“不是太子,难道是哪一位王爷代皇上相迎?”
大军大胜而归,纵然皇帝不会亲自相迎,遣来相迎之人身份也绝不会低。
耶律辰“嗯”的一声,却不禁微微拧眉。
自己倒也罢了,可楚远身为苍辽第一名将,又是大胜而回,若遣一名寻常皇子相迎,未免显的轻慢。
说话间,那行人又驰的近些,当先之人的眉目已隐约可见。
耶律心突然叫道“是皇叔!元迅皇叔回京了!”
被她一喊,明彦君等人也认了出来,连连点头道“当真是怡郡王!”
楚若烟喜道“原来是怡郡王,这可有一年多不见!”见耶律辰目光里带着些探究,含笑向他解释,“怡郡王耶律元迅,是怡亲王之子,三年前老王爷身子不好,给他袭了爵位,率兵往北疆戎边,也是朝中一员猛将!”
怡亲王与耶律元哲之父安亲王,都是先帝的亲兄弟,故而耶律元迅和耶律元哲年纪虽与耶律辰相差不远,却与皇帝耶律隆毅同辈,耶律辰兄弟要唤一声“皇叔”。
单从这一方面而论,耶律元哲相迎,倒比太子耶律基相迎还要隆重一些。
耶律辰神色不动,点头道“本王知道!”
知道?
楚若烟微愕一瞬,跟着吐了吐舌头。
怎么忘了,这个家伙有备而回,朝中如此举足轻重的人物,岂会不打听的清清楚楚?
说话间,两队人离的更近些,耶律元迅翻鞍下马,徒步向大军迎来几步,双手抱拳,朗声道“耶律元迅奉旨,代皇上相迎上将军回朝!”
在他身后,兵部侍郎段伦等随行官员也跟着下马,十几名仆从自马鞍上搬下酒坛、大碗,就在大戈壁上摆开斟满。
楚远扬手命大军停住,自己带着为首的几名将领下马迎来,拱手道“想不到是王爷回朝,有劳王爷亲自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