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女(470)

“可是……”柳询着急的上前一步,这可是造反叛乱啊,这种事自当是当断则断,越早审问越好了,这样不仅能很快的给这些人定罪,避免未知的意外,还能给天下人定心,给邻国威慑!

而且,叛乱过后,是广昭天下的最佳时期,只要此事处置得当,就能教育警醒天下之人,让他们时刻提醒自己,必须遵纪守法,安守本分。

还有,此事事件牵连甚广,有个幕后黑手掩藏其中,他们必须想法子将此人的真面目昭告天下才是,这样才能避免他们卷土重来,可柳询看向皇上不耐烦的眼神,不明白他为何会这样不高兴,甚至用那种直勾勾的眼神看着自己。

皇上瞪着柳询说出的“可是”二字,面色愈发深沉,怎么,他居然敢对自己的决定有异议,他这皇上还没死呢,他就想居功抗旨不成?

皇上目光幽冷的盯着柳询,道:“怎么,贤侄对朕的决策有意见吗?”

柳询很想说叛乱之事应当尽早查清定罪,以安民心,但见皇上拧着眉毛似有威胁之意的模样,他眉心一跳,突然想到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忙低下了头,敛声道:“侄儿不敢,一切但凭圣上裁决。”

皇上轻哼一声,道:“但愿你是诚心这么说。当然,此次平乱,你居功至伟,有什么要求你只管替,朕会慎重考虑的。”

不知为何,柳询总觉得皇上这句话像是别有深意,他面色一顿,道:“皇上说笑了,能为朝廷办事,为大楚尽力是侄儿的本分,侄儿不敢居功。”

皇上这才起身,拍了拍身上并不存在的尘土,状似平常道:“最好是这样,不然朕还真不知该如何打赏你才好了,南都郡王。”

“南都郡王”四个字,令柳询一个激灵,他明显感受到了皇上对他莫名的敌意与生疏,但这份敌意从何而来,他确是不知,难不成今日平叛,还做错了?

柳询心下微微恼怒,今日能戳破这些叛贼的阴谋,他为此付出了多少!甚至还带着谢云钰到了边关一趟,几次徘徊生死边缘,虽说最后名利双收,但谁能知道,他们这当中经历过的磨难呢?

现下,好不容易成功平了叛乱,保住了柳照临的皇位,他对自己没有半分感激就罢了,还这样一副欠了他钱的模样,当真以为他柳询是闲得慌,非要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付出了苦劳和生命,还没有功劳的事?

恼怒归恼怒,他知道圣心难测,倒也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微垂着头,敛去面上的神色。波澜不惊的说道:“大楚有难,匹夫有责,更别说少卿是大楚的皇家之人了。皇上的平安已是少卿最大的成就,少卿不敢居功。”

皇上冷哼,做戏,接着做戏,他倒要看看柳询能忍到什么时候,他淡淡道:“如此,甚好。朕深感欣慰。”

柳询拱手,意味不明,道:“是。”

二人之间的气氛又怪异了起来,柳询似乎也十分冷淡,皇上瞥了他一眼,想要开罪又找不到借口,眼下柳询刚平了叛乱,又有这么多凤阳宫的人在场,他也不好直接刁难于他,所以柳照临想了想,最后只得认命般沉声道:“好了,累了一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叛贼的是,朕自有决断,就不劳南都郡王费心了。”

“可是……”此事延期,不就等于放虎归山,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吗?

又是可是!皇上两眼威严的看着柳询,道:“怎么,你还有事?”

柳询感觉到皇上是真的有些生气了,不管他为何生气,眼下他也不想与他杠上,还是弄清楚皇上对他这副态度的原因才好,他低头,拱手恭敬道:“不是,臣,那臣就先告退了。”

皇上点点头,道:“去吧。”

柳询顿了顿,无声叹了口气,旋即转身离开。

只是,在他将要离开柳照临的视线是,皇上又冷不防的开口了,道:“好侄儿,你从前一向称病,说身子骨弱,才要到菩提山修养,在母后面前也是一副病恹恹的模样,怎么今日朕见你武功盖世,倒是难逢敌手啊。”

柳询背影一僵,皇上这是,怀疑他?

顿了顿,柳询沉声道:“这个,少卿无从解释,少卿只能说,少卿的病是真的,对皇祖母的心也是真的 ,少卿今日已经证明了自己为大楚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若是这般都要被皇叔质疑,那少卿也无话可说了。”说完,他头也不回的离开。

他一走,皇上的神色骤然冷了下来。柳询最后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赌气吗?

气愤间,他突然看向外,头墨初郁凑上前与柳询依依道别,眼中情义都快溢出来的模样,他更是将手墨初郁的绣帕狠狠捏得变了形状,气得都快发了疯!

他们想要背着自己这个皇帝暗通款曲是吗?不可能,绝不可能!

柳询的人一撤走,皇上便阴沉着脸色飞快的走回太和殿,太后在红缨与凌霜的保护下倒是毫发无损的依旧坐着,现下叛乱已定,她见皇上回来了,赶忙迎上去,紧张道:“皇儿,你,你没事吧?”

皇上见到太后无事,只觉一阵心酸,在这个宫里,只怕真正关心自己的人,只有太后一个了,他并没有想象中劫后余生的快乐,反而幽幽叹了口气,道:“母后,朕没事。”

太后见他面色不虞,忙关切道:“怎么了,可是出了何事?”

第436章 风气质疑

皇上木然的摇摇头,坐回龙位,在龙位上拍了拍,兀自道:“这位置,朕也不知道还能坐多久了。”

这是什么意思?太后立刻一阵紧张,问道:“怎么了,难道叛军还未平定,或是有关键之人逃脱了?”

皇上摇摇头,突然不知该怎么开口,太后最喜欢的孙儿,有心觊觎皇位这件事。

罢了,等自己处置好这一切,在与她说吧。皇上暗下决心,又叹了口气。

太后见他叹气,愈发紧张了,着急道:“你快说啊,怎么了?”

皇上摇摇头,拍了拍太后的手,道:“没什么,朕只是有些累了,一夕之间遭遇这么多变故,朕一时有些难以接受而已,故而发出感叹,让母后担忧了。”

若是这样,太后倒是可以理解,皇上的身子骨已经不大好了,如今却有面临这么大的惊吓,会心生害怕与彷徨也是应当。

她复而握住儿子的手,温声道:“皇儿,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起码这次咱们有惊无险不是吗?此次咱们能化险为夷,还得多亏了照熙和少卿,你可得替我好好谢谢他们。”

“母后!”皇上欲言又止,但见太后面上的疲惫之色,他终究不忍,转头颓然闷声道:“儿子知道了。”

太后道:“那就好,折腾了这么一日,哀家也累了,就先回去休息了。皇上不是还有处置叛军的事吗?料理完了,也早些安歇吧。”

比他强劲,比他更有实力的人都逼至跟前了,他如今哪有心思处置什么叛军,不过未免太后担忧,他还是顺从的点头,道:“儿子遵命,恭送母后。”

太后点点头,这便起身往外走,既然一切尘埃落定,她自是要回慈安宫的,她已经在外好长时间了,如今峰回路转,再回去也不知是个什么光景。

皇上见她就要踏过门槛,他心下有些难受,脱口而出道:“母后!”

太后转头,对他慈爱一笑,道:“怎么了?”

皇上顿了顿,似自言道:“母后说,若是发现你最信任的人,有反叛之心,又当如何?”

太后不知他为何有此一问,想了想,重心长语道:“皇儿,有时候事情不能单看表面,要多去了解整个事件的始末原因,母后不知你为何有此担忧,但你想过没有,任何事情的发生都原因,这个原因,你要用心去体会,去理解,去包容。”

听得这话,皇上皱眉想了想,道:“儿子明白了,母后慢走。”

直到彻底不见了太后的身影,皇上的面色顿时冷若冰霜,他沉声对身后的太监吩咐道:“去,查查墨初郁与柳询是什么关系,速速禀告!”

太监立刻领命而去。皇上的看向将要大亮的天色,心中却至始至终都像悬着一块大石头。

从太和殿出来,红缨不解道:“娘娘,您为何不告诉皇上,你的眼睛已经好的了事呢?”方才在太后换妆前,她可看得真切,太后娘娘的眼睛已经被医治好了,但她却依旧用布条盖着,就连与胡青儿那一场斗智斗勇也没露馅。

上一篇:寻钗记下一篇:相公掰弯手札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