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蒂握紧拳头,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这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一举改变现状!
**
早就听说郁金香球茎昂贵,可是真的购买时,克里斯蒂听到价格还是吓了一跳。
原因无他,跟其他花卉相比,价钱实在高的吓人。
要是明年郁金香种出来,价格跌了怎么办?
克里斯蒂心里隐隐有些担忧。
仆从询问,“小姐,球茎还买吗?”
郁金香一般不买种子种植,都是买球根回去养。球根长的壮,环境适宜,第二年就会开花。
克里斯蒂想起痛失所有的绝望,牙一咬,心一横,“买!”
大不了一朝破产,一无所有。
反正濒临破产跟彻底破产区别不大。
珠宝无须变卖,直接就能与郁金香球茎交易。
为了多买些球茎,扩大种植规模,克里斯蒂买的普通品种郁金香。
饶是如此,买完后,她依然将珠宝首饰花了个精光。
心脏隐隐作痛,克里斯蒂对新上任的园丁委以重任,“小心照看,不许出现任何差池。”
园丁赌咒发誓,忙不迭应下。
做好准备,克里斯蒂问系统,“郁金香买好了,接下来怎么办?”
对此,云珞的回答是,“等。”
克里斯蒂不明白,“要等到什么时候?这期间,除了等待,还能做些什么?”
云珞:“不知道要等多久。可能两年,可能三年,可能五年。”
云珞:“一旦时机成熟,我会提醒你抛售。”
云珞:“除了等待,什么都别做。”
既然系统这么说了,克里斯蒂只好照办。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担保的事慢慢发酵。
每隔一段时间,总有人找到家里,与父亲争执。
克里斯蒂听不明白争吵内容,但能清楚意识到,情况不妙。
首先,服侍的仆从少了。许多被无故辞退,说是要削减开支。
其次,父亲名下拥有的土地不断减少,晚餐菜色一天比一天差。
另外,郁金香价格略有波动。比起购买时稍微涨了一些,可就算卖出,盈利有限,也不足以还清所有贷款。
正当克里斯蒂惶恐不安时,父亲凯恩露出久违的笑容,“别太担心,事情暂时告一段落。”
克里斯蒂听不懂,“什么意思?剩余债务不用还了吗?”
“还是要还,不过经过多次交涉,银行愿意通融,让我在五年内分期偿还。”凯恩解释。
如果一次性偿还,家中产业能够变卖的都得变卖。等到债务还清,家徒四壁,只剩父女俩相依为命。
五年分期偿还就不一样了。目前手头还有一些农场,今年种上作物,明年收获卖出,赚的钱用来还贷。
五年后,债务还清,农场还是自己的,他们父女俩就不会一无所有。
想到难题即将迎刃而解,凯恩心情不错,多说了几句,“这几年省吃俭用,等把债务还清,咱们就轻松了。”
“我这辈子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抹不开颜面,答应帮朋友担保。”
“幸好补救及时,没有铸成大错。”
克里斯蒂似懂非懂。
不过听说事情不会继续恶化,她还是很高兴。
心里盘算着,等到明年郁金香开花,她把花卉全部卖出,应该能大赚一笔,到时候日子又会好起来。
想到这,克里斯蒂灿烂一笑,眼中满含期待。
作者有话要说:
郁金香泡沫,又称郁金香效应,源自17世纪荷兰的历史事件,是人类历史上记载的最早投机活动。
【写的时候尽量把副本写的通俗易懂】
【理解不了就多看两遍】
【还是不懂我也没办法】
第三十三章 郁金香泡沫2
自从批量购入郁金香球茎, 克里斯蒂日日关注郁金香价格。
有时步步攀升,她欣喜不已,反复计算这笔买卖能赚多少钱。
偶尔价格回落, 她忧心忡忡, 担心市场价进一步下跌。
在这磨人的煎熬中, 一晃三个月过去了。
见郁金香的价格长期稳定在一个区间内,克里斯蒂心说, 这样也好。等明年花开, 找个合适的时机卖出去, 这笔买卖稳赚不赔。
她正想着,西装小人突兀出现在面前, 郑重强调, “记住, 除了等待,什么都别做。一旦时机成熟, 我会提醒你抛售。”
“明白。”克里斯蒂用力点头。
在她看来, 所谓适当的时机,就是价格在区间内波动时升至高点。
其实哪怕系统不提醒,她关注了这么久, 多多少少也摸索出点规律。
克里斯蒂这么想着,干劲十足。
然而接下来的发展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不知受了什么刺激,郁金香的市价每天一小涨,很快涨到1100。
根据这几个月的观察, 郁金香的价格始终在1020-1100之间浮动。再涨不会超过1100,再跌不会低于1020。
正当克里斯蒂以为, 触及1100后,价格会缓慢回落, 谁知郁金香的价格一举突破1100!
这下克里斯蒂呆住。
价格会继续上涨吗?会不会一口气涨到1200?
之前市价在1020-1100之间浮动,这次突破1100,或许只是突发事件?之后价格也许会回落,返回原来的区间?
克里斯蒂心里乱糟糟的。一会儿觉得郁金香受人追捧,价格上涨十分合理。一会儿觉得郁金香的价格已经偏高,再涨也涨不到哪里去。
一通分析猛如虎,最后得出结论:上涨、下跌都有可能……
这应该并不能算掌握规律。
不知不觉,克里斯蒂的信心开始动摇。
她有心向系统求助,又觉得郁金香还没开花,现在问太早。犹豫了两天,市场价冲到1120,随后逐步回落。
克里斯蒂观望数日,发现价格不再升高,登时心里有底——她猜的没错,市价冲破1100是意外,之后还是会回到原来的1020-1100区间。
要不趁着价高,找人签订合约,卖出一部分郁金香?克里斯蒂陷入沉思。
这种操作是可行的,且非常普遍。
农场里刚种作物(比如小麦),还没到丰收季节,农场主觉得当前市场价不错,便找人以即时价格签订合约。
双方约定,等到来年收获季节,农场主需以xx价格卖给交易对手xxxx斤谷物。
合约一式两份,不得违反。
而交易对手,他们需买入谷物加工(比如把小麦作为原材料磨面粉)。如果作物的价格不断上涨,明年收获季节再进货,原材料成本会暴增。
因此一旦谷物价格有上涨趋势,他们十分愿意提前订货。
郁金香同理。
相比1020-1100,1115算是难得的高价,相当具有吸引力。
如果能以市价签订合约,之后就不用担心郁金香价格回落。
越是细想,克里斯蒂越是心动。
不过考虑过后,她还是打消了念头。
倒不是对价格有什么不满,而是第一次栽种郁金香,花卉品质无法保证。
要是找人签订合约,之后种出来合格的郁金香没那么多,履约会很麻烦。
所以思量再三,克里斯蒂决定按兵不动。
**
一晃一个半月过去了。
郁金香的价格始终在1070-1120之间徘徊。
克里斯蒂每日观察市价,不断反思,终于得出新的结论:郁金香的价格大概会震荡上行。
就是过几个月上升几十,其他时间始终在区间内起伏。
见价格变化重新回到掌握中,克里斯蒂暗暗松了口气。同时,她觉得这样更好。
如果郁金香的价格长期上涨,那么明年收获时,价格正处于高点。
这样一来就不用提心吊胆,时时担忧买卖亏本。
随后的半个月,郁金香市价依然小幅震荡。
见状,克里斯蒂越发笃定,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随后,现实按照剧本完美上演。
震荡两个多月,郁金香市价再度拉升。等到突破1150,重又缓跌、波动。
“这回的上限是1150么?”克里斯蒂暗忖。
念头刚起,第二天市价1146,第三天价格1149,第三天1151,第四天1156……之后一口气拉到1180,并向1200发起冲刺。
克里斯蒂目瞪口呆,“这价格……是不是涨太快了?”
要不要趁价高,签订一份售货合同?
之前的问题重新摆在面前,比上一回更难抉择。
毕竟,即便自家种出的郁金香品质一般,她也可以在将来郁金香价低的时候,买别人家的把货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