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破产危机(38)

“以宿主的家庭状况,不适合贷款买大房,不适合生育二胎,更不适合当全职太太。宿主把不该做的都做了。”

“错误一点一滴累计,终于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朱秀华想反驳,可事实摆在眼前,随心所欲的结果确实不怎么样。她神情恹恹,眼睛里满是茫然。

刹那间,一道灵光闪过。

朱秀华精神一振,满含希望地问,“如果我想创业,你是不是会指导我?”

在她看来,自己宅在家里多年,专业技能忘得一干二净,找工作很不方便。要是能自己创业当老板,那就太好了。

另一方面,她有系统帮忙,肯定能把生意做的红红火火。到时候别说房子还贷,就算全款多买几套都没问题!

朱秀华越想越兴奋,恨不得立即撩起袖子开干。

看着宿主,西装小人陷入可疑沉默。

“怎么不说话?”朱秀华纳闷。

过了好一会儿,云珞才道,“我知道经济危机时,从事哪些行业更容易获得成功。”

“不过创业这种事,有些人能做好,有些人做不好。”

“并非有了系统,宿主便会事事顺心,样样如意。”

朱秀华想说,别人能行,她怎么不行?

可是话到嘴边突然记起,张岩是程序员,家境跟他们家相当。人家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被公司辞退也不担心。自家失业后却是火烧眉毛,焦急万分。

可见人跟人之间的确存在差距。

她不敢把话说满,只道,“说说看,也许能行?”

云珞便道,“首先,奢侈品行业不受影响,因为经济危机涉及最多的是中下层。”

“其次,休闲娱乐产业蓬勃发展。比如口红,比如护肤品,比如游戏,比如电影。这些休闲娱乐商品价格低廉,能在经济危机时给予人们莫大安慰,所以销量反而上升。”

“另外,经济不景气,穷人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所以二手市场格外繁华。如果有渠道批发到平价商品,例如性价比超高的衣裤,生意会很好做。”

最后,云珞如此总结,“就算有门路从事这些行业,依然九分努力、一分运气。运气不好,创业仍有失败的风险。”

朱秀华觉得系统多心了,她压根没有门路……

要本金没本金,要关系没关系,货源也保证不了,创业就是把钱往河里扔。

至此,朱秀华终于死了自己当老板的心。她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如果不创业,像我这种全职在家四年的失业人员,怎样才能尽快找到高薪工作?”

云珞:“销售。”

朱秀华微怔。想了想,她问,“除了销售,还有别的选择吗?”

云珞:“没有。”

云珞:“门槛低、收入高、工作轻松,经济危机时期不存在这样的工作岗位。”

云珞:“就算存在,也轮不到宿主。”

朱秀华哑口无言。

之后她陷入沉思,过了许久都没说话。

云珞:“要么拼命赚钱,确保资金链不断裂;要么认输出局,把房子卖掉,从此过上安稳平静的生活。”

云珞:“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宿主必须做出选择。”

朱秀华心情烦闷,“为什么没有更好的选择!”

卖房子舍不得,当销售又没自信能拿高工资,于是进退两难。

“因为宿主享受了消费不起的奢侈品。房子是这样,二胎是这样,全职太太同样。”云珞告诉宿主,“提前享受了不该享受的,如今是时候还债。”

朱秀华听的心窝疼。

“你让我想想。”她难以抉择。

云珞提醒,“宿主最好尽快做决定。拖的时间久了,生活会逼迫宿主做出选择。”

每个月都要还8000块钱房贷,几个月一过,工作还没找到,兜里已经没钱,到时候想不卖房都不行了。

朱秀华心里一紧,越发焦虑。

**

一个星期过去了,保险拖着不让交,夫妻关系将至冰点。

蒋国云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看,只差没直接斥责妻子不顾大局。

就在这时,朱秀华找上丈夫,“咱们谈谈?”

蒋国云早就等不及,“你说。”

朱秀华面色一肃,“我想了又想,觉得房子还是不能卖。卖出后,咱们一家四口住哪儿?亏掉的钱怎么办?划不来。”

房子不卖,每个月就得固定还8000块!这钱从哪儿来?蒋国云质疑。

“我想过了,咱们都出去找工作。”朱秀华咬咬牙,“你的眼光别那么高。最近经济不景气,30万年薪的工作不好找,20万的总归找得到。”

“至于我,打算去当汽车销售员。算算工资、福利,一年大概8-10万。”

“这么一来,两人加起来差不多30万,就能跟以前一样过日子。”

蒋国云的神情稍稍缓和,“你肯出去工作,还愿意打拼,当然好。”

下一秒,话锋一转,“不过爸妈的保险该交还是得交。错过这次机会,将来或许就交不了了。”

“帮交保险可以,但是以后每个月补贴公公婆婆两千,补贴我妈一千,其他的咱们不管。”朱秀华趁机提要求。

“那怎么行!”蒋国云下意识反对,“爸妈就我一个儿子,怎么能不管他们?”

朱秀华冷静分析,“补交完社保,两人退休金加起来一千五、一千六。再加两千补贴,总共三千六,应付生活开支绰绰有余。”

“如果想要旅游,那就自己在外面打工攒钱,每隔半年、每隔一年出去一趟。”

“要是还有别的要求,比如买金镯,咱没能力,管不了。”

蒋国云没吭声。

在父母心里,他无疑是极为能干的。

他不愿意打破父母对他的期待。

见丈夫不吭声,朱秀华恼了,“又要养孩子,又要养父母,你养得起吗?怎么到了现在,还是看不清形势!”

以前家里的钱全部是丈夫赚的,她身为全职太太,哪怕心里不满,也不方便明说。

以后家里的钱两人一起挣,再由着公公婆婆尽情花,她可就不乐意了。

谁家有了养老保险,还死赖着非要儿子养?听都没听说过。

知道子女经济一般,出去找活干,帮儿子养家的父母倒是不少。

条件已经摆出,这回轮到蒋国云犹豫不决。

他抓了抓头皮,表情苦闷,“以前的日子不都这么过?怎么现在不行?”

朱秀华心想,说的不是废话?从前一年挣30万,未来一年挣20万。收入少了,能挥霍的自然少了。

而她挣的那份……儿子、女儿上兴趣班不用花钱吗?哪来那么多闲钱让老人旅游!

双方你来我往,据理力争。

局面僵持不下。

最后,蒋国云败下阵来,“最近手头紧,爸妈是该省着花。等以后环境好了,收入涨了,我再多补贴。”

这还差不多。朱秀华总算满意。

作者有话要说:

美国经济危机时,普通民众——

I know 3 trades(我熟悉三个行业)

I speak 3 languages(会说三种语言)

Have 3 children(有三个孩子)

And no work for 3 months(失业三个月)

BUT I ONLY WANT ONE JOB(只想要一份工作)

**

奢侈品行业:主营香水、皮包、服装等耳熟能详的大品牌,销售额基本能稳住。

休闲娱乐产业:这两年电影产业其实不错。质量过硬,票房都爆了,口红就更别提了。

平价产业:拼多多快速发展,国外的优衣库当年也是这么起家

第三十章 中年危机6

降低期望后, 找工作容易多了。没几天,朱秀华找了份汽车销售的工作。

蒋国云接到猎头电话,对方邀请他去一家新开不久的公司上班。虽说工作繁忙, 经常加班, 但蒋国云一个月没工作, 受够了真空期,最终答应前往。

值得庆幸的是, 新工作待遇不错, 年薪21-24万。

找到工作后, 夫妻俩不约而同松了口气——只出不进的日子终于结束,以后再不敢大手大脚。不管怎么样, 银行卡里都得留一笔存款, 以防不时之需。

情况稳定后, 朱秀华催促丈夫跟公公婆婆摊牌。

蒋国云不知道怎么跟父母开口。犹豫再三,硬着头皮坦白, “爸, 妈,我换工作了。”

起初蒋母万分不解,“上一份工作干的好好的, 干嘛跳槽?”

轻云淡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