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王今日死无葬身之地+番外(42)

作者:莲子百合糖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越裳迎亲,女孩子也能跟着去,你还没说呢?前些年,你我不才十二三岁?孩子也能跟着去吗?”

屠竹这才想起,将之前的话题捡起来:“自然要去啦!两族婚庆,但凡有些联系的,都要去迎亲的,小的部落,全族出动也是有的。我知道的不多,但我大哥娶我嫂嫂的事情,我还是记得的!”

同为越族,虽然不能亲眼看见越裳与九真的迎亲送亲,但能听见屠竹讲,也聊胜于无。

“你我去是做什么呀?抢亲吗?十二三岁,哪里够得上手?”

屠竹笑着推了推越枝的肩膀:“你想什么呢?抢亲自然是男娃子们的事情!阳泉部虽然不大,可打架也厉害着的!我三个哥哥都在,阮家两个哥哥也在,还有十来个二十多个阿哥吧,费了好大劲才把阳泉部的男娃子们打下去,让我大哥把嫂嫂抢到船上。”

船?是了,南越河网密布,自然是乘船迎亲,前几天屠梏来的时候也说过,越裳部的男女会撑船来接九真的新娘子。

“那我与你是去做什么?抢亲也帮不上吗?总不是去撒糖说好话就成了吧?”

屠竹咯咯笑:“自然不是,总还是有用的呀!新郎抢到新娘,背着上船,男娃子们在后头拦着娘家的亲族,女孩子们在前头开路,新人上船时,要是见到什么老蛇野鸡的,那可是大忌,我们这些小孩子,就是在前头清场的。”

“还有这样的说法。”越枝喃喃,只觉得有意思。

越枝抬眼,看见前头的龙川县府,往日都是只有两个黑甲秦兵在外头守着,今日却不同,四个黑影杵在门外,门柱两旁黑衣黑甲,仍旧是秦军卫兵。门槛前头屋檐下的,却是身穿深色常服的赵佗。

越枝领着屠竹走到门口,拱手朝赵佗微微倾身:“赵县令早,今日怎么不见赵县令去练兵?”

平日里越枝来,哪一次不是在堂前门廊等赵佗等个大半天,吵个两句嘴,浪费个半天时间,然后回去。如今的越枝,早就能闭着眼睛把龙川县府的构造画出来,平面图立体图剖析图,带家具的只有框架的,都能。

要是越枝的研究方向是秦汉建筑,这就是天堂,只可惜,未开化的南越文明在越枝眼中要更有趣一些。

“今日越裳船队迎亲,秦兵沿路把守,天微亮时裨将们已经领兵出发。”

赵佗倒是没有隐瞒,越枝虽是早已习惯他这一套防备越族的模样,但心里还是隐隐生出郁闷来,只“嗯”了一声,并没回应,连讽刺都懒得说出口。

越枝点点头:“我今天点了卯了,先告辞。”

越枝说着就转身要走,赵佗却在后头将她喊住:“你爱凑热闹,回去怎么看越裳迎亲?”

“赵县令要带我去监军?”越枝扭头看向赵佗。赵佗脸色沉沉,并不带半分喜悦。

每日一回的唇枪舌战,龙川县府上下习以为常,早已不会因为这个心惊胆战,一个个面色如常,仿佛雕像一眼,只那一双双眼睛转着,带着好奇,等着看热闹。

赵佗此刻脸虽然臭,说出的话却是带着客气:“迎亲送亲场面混乱,你自然不能离得太近,龙川县府面朝河岸,越裳接新娘子,两部交汇必然会经过龙川县府前头,你在这里,还能看到一些。”

赵佗难得低头,越枝听了这番话,方才被激起的脾气也软了下去,揣着手点了点头:“多谢赵县令。”

龙川县府里头,有个秦兵提着一双漆木大盒走出来,在赵佗身后停下。越枝瞧了瞧那一双礼盒,忽地想起她刚来南越时,这样的木盒也在她与赵佗的婚房里头出现过。

卫兵打开木盒盖子,赵佗的目光往里头扫了一眼,说:“好,去送吧。”

卫兵颔首,将木盒提起,朝越枝颔首,往外走了出去,那方向,正是九真的圈地。

越枝揣着手暖着自己的手心,偏头问赵佗:“给九真的礼盒?”

“婚嫁大事,秦人重礼,该尽的心意。”

越枝一嗤:“小女子代越人多谢赵县令。”

赵佗:“……”

第38章

日头高升, 河岸边已经传来阵阵人声骚动,锣鼓敲打,越枝往远处看, 迎亲领头的越族儿郎已经能够瞧见模糊的轮廓, 前头的是阮钦小哥, 越枝自然认得, 腰间绑了段红绸带,意气风发, 浑身上下都透着新婚喜庆。

越枝踮着脚,可还是离得太远,不能看清楚,想要往前走,忍不住往前迈了一步。这一步险些踩空, 要不是手臂被扯住,整个人都要摔下龙川县府前头的台阶, 直叫一个人仰马翻四脚朝天。

赵佗拧着眉毛:“孩子心性。”

越枝还在差点摔倒的失重感之中,尚且没有缓过神来,没有将赵佗说出的那句话听清楚,手指仍下意识地抓着赵佗的手臂, 问:“什么?”

“没什么。”赵佗隐隐觉得那句话会叫越枝不高兴, 没把那句话重复,抬眼往河岸边看,“这里看不太清,我带你去河岸口的墟市。”

越枝一听, 当即精神起来, 原本就攥着赵佗袖口的手指登时收紧,“好呀!”

女孩脸色还有方才惊吓时残留的白, 双颊被冷风吹得泛红,眼睛亮起来。赵佗将视线投到远处,手缓缓放开越枝的手臂,让她自己站定。

自然不可能是赵佗孤身一人带着越枝过去,屠竹跟着,赵佗还带了一队秦军卫兵,**齐备,甲胄齐全,随时都可作战,前开路,后守卫,将赵佗与越枝围得严实。

河岸墟市今日只剩下竹棚,连茶摊都无人来看管。赵佗环视墟市一圈,挑了个茶摊坐下。竹棚里头火炉冷着,只剩下冷炭湿柴。

越枝往外头看,赵佗也不愧是兵家,三两眼就能挑着个好位子,此处视线开阔,能够直接看到越裳停在岸边的船只,现在虽然只剩下两三越裳儿郎把守着,等会儿迎亲回来,坐在这里就能把新郎背新娘子上船看得一清二楚。

茶摊里头虽然没有热源,但是被别的摊子围住,冷风吹来也被挡住,算不上很冷,越枝搓搓手哈气取暖,尚且能够满足。

赵佗回头,跟身后跟着的近身卫兵打了个眼色,只看了一眼那熄灭的火炉,那卫兵便会意,从背后卸下火石,去火炉前生火取暖。另一个卫兵凑了两三个牛皮囊袋,走去河岸边打水。

打火石噼啪作响,火苗不一会儿就在火炉中窜起来,秦兵早已经把湿柴全都剔去,柴燃起来没带什么烟气。

茶摊中只有细碎响声,不免尴尬,越枝往手心哈了一口气,想起那漆木礼盒。越枝问赵佗:“赵县令送去九真的礼盒,里头都装了什么?”

赵佗一直看着越裳的船,听见越枝的问题,下意识回答:“总不是匕首羽箭,你不必担心。”

越枝噤声。赵佗回神来,顿了顿,又说:“龙川县丞是西瓯人,我问了问习俗,知道越族婚俗各有不同,送了些果饼、红布和银饰。”

四平八稳。越枝点了点头,附和两句:“都是婚礼前后用得上的东西,赵县令有心了。”

旁边热水上锅,渐渐发出呜呜声响。

越枝回头瞧了一眼在火炉后头忙活的两个秦兵,问赵佗:“赵县令说要我与秦军工匠一同建造秦船,赵县令是想何时开工?”

“正值年关,我也没有那么刻薄,你给我的图纸,我已经交给秦军工匠先做准备,年节过后,我自会安排你见见秦军工匠。”

“开题报告。”越枝低声嘀咕。

赵佗没听清楚:“什么?”

越枝摇摇头:“我是说,有问题尽可以跟我说,我整日无所事事的,除了种种菜除除草,也没什么可以做的。”

“这你放心。”

锅中热水已经沸腾,卫兵找了三个粗陶茶碗,只将热水盛了三碗递上来。

越枝捧着茶碗暖手:“不过有件事,我想先拜托秦军的工匠,我那里的尽是屠梏送来的青铜农具,如今磨损得差不多了,要是可以,劳烦秦军的工匠给我打一套铁铲铁锄,用起来顺手一些。”

赵佗双手放在膝头,并没有碰那碗热水,犹豫片刻,颔首说了声好。

越枝眼尾余光打量赵佗,啜饮热水,没有接下去说话。

方才赵佗那丝犹豫,越枝自然注意到,如今秦军各皆是短缺,秦国地大,是不缺铁矿,可是却不会南下运给赵佗。南越铁矿是稀少,但并非没有,越枝本就是两千年之后的人,只消一张地图,就能够将铁矿找到。冶铁技术自然也有,只是由越枝来给越人,远不如赵佗来教越人冶铁,对未来秦越融合,要好得多。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