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家的小媳妇(330)

那守卫的将军早就战死,头颅被挑起来挂在了城门外。

各家都紧闭屋门,不敢出去。

只是时不时,自个儿屋子外面就有血飞溅,撒到门上、窗户上,甚至能听到门外的哭喊叫骂。

普通人听到这些声音,也不敢出来,只能躲在屋子里瑟瑟发抖。

有的人家就没那般幸运了,逃跑的士兵会踢开普通百姓的门,冲进去找吃的。好些的,吃完了也就离开了,至于那些差的,顺手砍死人也是常事。

可是除了这些京城里的事儿之外,别的消息却是一点也听不到。

这样的日子过着,直到徐鼎再次来到了地底,将大家都带出来。

周桂兰带着孩子们出来时,看到的是满地的尸体,有些是护国公府的老人,有的是年轻的家兵,大部分是一些他们不认识的人。只有他们的穿着,彰显着他们的身份。

被叛军霸占了有些时日的护国公府自然也不见往日的整洁,从地下出来之后,周桂兰开始安排人收拾。

她让人从地底拿上来大米,一家人这么多天头一次吃了热乎乎的白米饭,当然,也仅仅是白米饭。

地下的生活暗无天日,即使带了不少的东西下去,却也不能开火做饭。

不说那驻扎在护国公府里的叛军,单单是饭香就能引来一大批人,周桂兰他们只能每日捧着干粮硬嚼。

不过还算是有个好处,亏得徐常林烧出来的炭烟少,即使不能做饭,但好歹还能烧炭取暖。

而今次,人们从这地下上来,这热乎乎的白米饭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人间美味。

京城连着几日大雪,即使日上正午,天色也依旧昏暗。

整个京城也都是乱糟糟的,到处有人死。

周桂兰以为徐鼎回来了,就不会走了,毕竟护国公府这一大家子的人,都等着他,却没想到,徐鼎仅仅是吃了一顿饭,就要离开。

而这次,徐鼎将护国公府的大半人都带走了,除了女眷和孩子,只留下了十几个人。

跟着他一起离开的,还有小天。

周桂兰一直记得徐鼎和小天说的那句话,“这是你自己的江山,你要亲手把它夺回来。”

小天临走时,对着周桂兰跪了下来,对着青石板用力磕了三个头。

之后便站起身毫不拖泥带水,跟着徐鼎走了。

看着这一幕,周桂兰不禁想起当年被徐常林带走时那小小的人,竟然就在那样凶险的战场上生活了三年。

如今,不过是将战场搬到京城来了罢了。

刚刚经过一场厮杀的护国公府,不管是院子里,还是屋子里,到处都是尸体。

徐鼎走了之后,周桂兰带着侍卫将府内的尸体尽数搬到了护国公府门口的两旁堆着,让唯有的十几个侍卫都站在了护国公府大门口,让木匠将摇摇欲坠的大门勉强修好关上,隔绝外头的一切纷扰。

随着时间推移,尸体慢慢开始腐烂,整个京城都弥漫着恶臭。哪怕是在屋子里,待在很多活人身边,有时也会恍惚是不是身处地狱。

京城很乱,街上到处都是叛军。

即使护国公府的大门紧闭着,也能听见街道上传来的辱骂声和叫喊声。

前几日,徐鼎将府内的叛军杀了个干净之后,算是给护国公府立了个威。

不少人对护国公府都是绕着走的,也算是给周桂兰省了不少的心。

要不然仅凭徐鼎留下来的十几个人,真的和叛军打起来也是不够看的。

她让那十几个家兵轮流守在院子里头,拿着弓箭对着外面。

婢女、小厮,能上的全上。

也不需要真的拉弓,只用扶着弓箭罢了。

不知是外面尸体的威慑,还是弓箭的威慑,外面杀伐连天,竟是没什么人靠近护国公府。

偶尔一两个叛军靠近,隔得老远,那些家兵就会最快的速度将丫鬟换下来,弓箭一通乱射,那些叛军就会绕道,或者直接被射死。

若是有大批的叛军经过,这些家兵就会拿着弓箭对着他们,却不放一箭,任由他们走过去。

那出去打探的小厮回来时对周桂兰说:“少夫人,外面在传我们府里有几千号人在守着,那些叛军还会避开!”

“还有吗?”

“有人听到他们在一块儿骂娘,说是等把京城逃窜的护卫都弄死了,就要来啃我们护国公府这块硬骨头了!”

说着,还抖了三抖。

周桂兰笑了:“那咱们也不错,还能撑下去。”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尸骸满地,整个京城都陷入一股子恶臭当中。

或许是这日子逼得人前行,没过几日,就听说三个首领中的一个把另外两个首领都杀了,自个儿坐上了皇位。

那些原本还在自相残杀的叛军突然就团结了起来,向着那些守军反扑了。

新皇帝让人起草了一个登基诏书,在京城各个地方贴,改了国号。

大梁算是彻底的没了。

第454章 城破4

这个时候,周桂兰自是不能让那些弓箭明晃晃得放在院墙上,只能是所有人轮流守着,当有人来撞门时,婢女们也得拿着弓箭去杀人。

令周桂兰震惊的是这些平日里看着弱不禁风的婢女,竟是有不少有工夫底子的。

几次之后,这弓箭的准头也好了不少,又五天后,这些婢女的弓箭已经能射死人了,比之之前只能吓人与强多了。

坐上皇位的首领再也忍不了了,他想要的是坐上皇位看着众人向他朝拜,可都已经一两个月了,这皇位他还没坐稳,朝拜他的人也太少了。

为了能尽快平复民怨,他让自己的兵马冲进了一个大梁有名的官员家里,压着他要他下跪,让他高呼万岁。

那官员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当着新皇帝的面撞死在了自家柱子上。新皇帝怒不可遏,大手一挥,就要灭了他的九族。

不等他们行动,那官员的妻子儿女就不见了。

其他一些大户人家明白自个儿是迟早要面对这样的选择,倒是有几家主动屈服了。

新皇帝很是高兴,当官的升官,商户赏宅子。

一边是死路一条,一边是高官厚禄,会过日子的人自然是知道怎么选的。

慢慢的,风向就变了,不少人放下了手里的刀,向新皇帝屈服了。

大部分,都是前朝的官员。

新皇帝哪儿懂那么多管理国家的事儿?自然还是要指望这些懂的人。就是后面归顺的官员,他也维持了他们的官位。

这些人突然发现,就是皇帝换了,对他们也都没多少影响,朝堂还是那个朝堂,他们的好日子也是照样过。

抵抗少了,那些已经归顺的官员便开始给新皇帝罗列还没归顺的官员名单。

一开始浩浩荡荡的守城军,眨眼间就变成了叛乱之人,从开始的英雄,成了过街老鼠。

京城的局势瞬息万变,各个官员都表了态,而护国公府自然是不可能在这么沉默下去。

几日来,京城内的状况略有改善,不少铺子也都重新开了张,即使不及往日繁华,却也有了几分都城的模样。

不过战乱连连,铺子里的米面粮油也是贵的让人咂舌。

周桂兰从账面上取出了五千两的现银,叫小九带着几个侍卫去囤一些米面回来,带回来的却也仅仅够全府人五日的口粮。

周桂兰看着少的可怜的粮食,不由得暗骂商家的无良。

局势一天比一天着急。

徐鼎还是没有回来,徐常林也没有消息。

面对这样的情况,明显的地面已经不适合他们呆了,周桂兰只能带着护国公府的人再一次的躲回地下。

而另一边,徐常林也正面临着前后包围的局面。

本来他们距离京城只剩两座城池,不出意外的话,七天的时间就能赶回京城,可是事不如人意。

“将军,是我贪功冒进,害得弟兄们落到现在这个局面,末将死不足惜。”

徐常林坐在中军帐内,看着城内的地图,一时间没有说话。

“将军,他也是想要快点回到京城,这次就先放过他,等回到京城,你再决定该怎么罚!”

“就是啊,将军……”

徐常林蹙了蹙眉,冷冷的扫了一眼,帐内瞬间就静了下来。

他手指朝地图上某一点一指道:“你带兵埋伏在这儿,听到指示再动手。”

跪在地上的人愣愣的看着徐常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