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328)

作者:冰莲清妍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你们姐弟都是好的。对了,租赁合同什么时候到期?好些人想接手你这家批发部呢。”

“我知道,所以,这事就交给刘叔你处理。如果这店刘叔你让婶子或丽姐她们接着开,除了货款,其他家用的东西全留下给你们。”

刘东升沉吟片刻,道:“你婶子倒是说过几次,不过,她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曾文芳笑道:“可以让小丽姐一起帮忙啊,发工资给她或者两家分成都行。”

“嗯,这个法子好,那我与你婶了商量一下。对了,小玲的婚期近了,她说这个周末要到县城添置嫁妆,就不回来了。”

“我知道,小玲打电话跟我说过了。对了,刘叔,我买了部车,到时候送嫁,我可以做司机哦。”

“你买车了?”

“嗯,我被借调到工业园上班,工业园离我住的地方很远,没有车很不方便。”

“随着社会的发展,买车是迟早的事。上次,有个朋友说他有个国外的亲戚,家里有三部小轿车。”

这不奇怪,曾文芳知道,到了21世纪,他们这里一家两三部车的人家,也不在少数。就是普通教师,一样买房买车,而稍为经济好些的家庭,都有一部车以上。

上一世,叶家父母有一部车,叶元轲自己有一部车,他们家两个孩子都各有一部车。算起来,单单叶彬一家子,就有四部车。不,她应该还数错了,因为叶元轲后来娶的妻子,肯定也有一部车。

只可惜,这些都与她无关,因为,她坐车的机会都少得可怜,更别说开车了。上次,开车送文兰堂姐一家子回叶家,她算是出了一口气。

当然,如果这一世,换她家拥有四部车,不知道叶家人会怎么想。

说起堂姐曾文兰,还是因为她上次插手,才在县城站稳了脚跟。据说,叶家老爷子已经去世,而叶家老太太多次让曾文兰辞去工作,回青山镇照顾她。

但是,叶元轲很硬气,让老太太要么到县城住,要么就请保姆。叶老太太两样都不愿意,叶元轲也没有顺着她。只是周末或节假日回去青山镇陪老人。

这件事,让曾文芳有些感慨,还在想,或许叶元轲本质还是不坏的,上一世,只是自己太顺着叶家人了,一点儿也不会为自己谋求出路,才会落得那样的下场。

“文芳,你已经跟你刘叔说了?”

回到店里,王娟英看看自己守了近十年的店,又看看女儿,心里还是万般不舍。

“妈,我想托刘叔来办这件事。如果刘叔自已愿意接下这店,里面一些家具就不用折成费用,直接送给刘叔。如果是别人接,那我们就算一算,给个合适的价位。”

曾文芳想趁热打铁,不但要把店的事情安排好,晚上回到寨下村,还要找大伯、大伯娘他们商量,把田地的事情处理好。

其实,这次之后,他们回青山镇的机会就少了。家里房子最好要有人守着,如果能说服爷奶去她家住,可能会好些。毕竟,这个春节,他们一家子估计还得在青山镇过。房子有人住着,才有人气。

“哦,如果你刘叔肯接下来,也算好事。这店还能赚点钱,补贴一下生活还是可以的。”

王娟英听到刘东升想接下这间铺子,心里稍稍好受了一些,有一种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感觉。

如果给别人,合同到期,镇府肯定会收回去,也开不了多久。上次能继续租下这家店,还亏得周书记与刘东升说情。

“妈,下个月初我会回来参加小玲的婚礼,离现在也不过十多天。你与我爸就趁着这段时间安排好家里的事,到时候我顺便来接你们。以后,弟妹节假日就直接回市区家里。这样一来,我们一家人就可以经常相聚了。”

“嗯,也就是想着这个好处,我才舍得这店。”

曾文芳对未来的安排这番话逗乐了王娟英,对即将盘出去的店铺也没那么不舍了。

吃过晚饭后,曾文芳去找老爷子,并让大伯、二伯都到老爷子房里商议事情。

听曾文芳说要把田地分给他与二弟,曾国卫很欢喜。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家里的孩子不让他出外打工,而他之前开的早餐店也被房东收回去了。

如今,街上早餐店多,也赚不到什么钱。曾国卫夫妻就没有寻思另找一家店来开了,也就在家带带孙子、种种田,只是,他家里的田地少。也就他夫妻与儿媳妇的田,两个孙子都没有分到田。

他们夫妻二人带着两个孙子,只耕种着三亩田。曾国卫常想,如果家里能多一些田地就好了,儿媳妇就在镇上芳华毛织厂上班,农忙时还有假放,儿子文辉周末也可以回来帮忙。

曾国卫一家的日子与两个弟弟的日子来比,还是差了些。幸亏他家只有文辉一个儿子,不然,再建几间新房,这日子就会更加拮据。

因此,他总嫌弃这日子太悠闲,他认为如果能多种几亩田,家里的经济也可以更好一些。如今,侄女说家里的田地都可以分给他与二弟家,他能不高兴吗?

三弟也是幸运,不像他与二弟,几个孩子户口农转非后,适逢村里分田,孩子们的田地都退了出去,退给了村里嫁进来的媳妇和刚出生没多久的孩子。

后来,文芳姐弟读书出身,吃上了国家粮。镇府那边却不让再重新分田了,因此,文芳姐弟的田都没有退出去。如今,他三弟家的田地是他们兄弟中最多的,五口人的田地,单单稻田就有五亩,自留地也有不少。

曾国章家里虽然田少,但大儿子大儿媳妇都有工作,女儿文兰又会给些补贴。就是小儿子文波,生活费是国家出的,他还会利用寒暑假赚学费。

儿女都不用他夫妻操心,这田地多与少他都无所谓。

曾文芳说完之后,最先开口的是曾老太太:“你是说你们一家子都要去市区生活?这田地都不种了?”

曾文芳撇了一眼老太太,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些年,老太太老得特别快,身体也很虚弱。上个月,还生了一场大病,好像是沈琅叔叔来过青山镇之后,老太太就病了。

她还给老太太捎回不少营养品,如今看来,老太太莫不是心虚?是因为见到沈琅叔叔,想起了换孩子的事情,导致良心不安吗?还是因为她家生活越来越好,担心被换走的女儿生活不幸福呢?

无论是什么原因,曾文芳都觉得那是她自作自受。以前,她觉得这位老太太虽然对母亲不好,但还算正常。

岂料,就是这么一个大字不识的农村妇女,却做出了“狸猫换太子”的大事,真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为了自家女儿能过上好日子,不惜让别人骨肉分离,也是心狠之人。

这会儿,老太太又在想什么呢?难不成还不同意他们一家子住到市区去?

第三百六十二章 心虚

“奶奶,我们姐弟都在外面工作,不想爸妈这么辛苦。如果他们都在市区住着,雪儿与文峰就可以直接回东湖,我们一家就能经常团聚了。”

曾老太太用干枯的手指,指着曾文芳,无比气愤地道:“你们一家?难道我与你爷爷就不是你们的亲人?你们可真是白眼狼,日子好过了,就想不理我们这些老人了。如果他们敢走,我就去镇府告你们不养老人。”

曾文芳不由翻了个白眼,这老太太,亏得她也能说得出这话。这些年,她家给他们的孝敬还少吗?

每年一套夏衣、一套冬装,还有鞋子袜子全都给他们置办了。

电视机、收音机,哪件贵重物品不是她家买的?怕他们冬天洗头会着凉,父亲给她买了风筒;怕他们夏天热,文峰还给他们买了风扇。平时买的营养品和糕点零食,就不用说了。

而生活费,估计也只有她家给了。之前说好每个月兄弟三人都要给老人生活费,但是,去年,村里人说老太太跟大伯娘吵架,就说起了这事,说大伯、二伯家,根本没有给过他们生活费。

除了小儿子会给生活费,还有在外面工作的孙子孙女过年过节也会给些零用钱,而大儿子与二儿子根本就没有给两个老人过生活费,平时不向老人要钱都不错了。

想起这些,曾文芳就觉得曾老太太特卑鄙,父亲原本是天之骄子,如今被这老太太换成了农民。这老太太竟然还好意思只要父亲养着他们二老,难道亲儿子就不用孝敬老人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