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温香软玉抱满怀(32)

作者:冰莲清妍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文干来了?”每次来陈家,陈猛的妈妈便会说这一句话,这段时间,也不例外。

陈文干礼貌地道:“阿姨,我来找陈猛。”

“去吧,跟他外公在院子里呢。”

第四十二章 拜师学艺

“说吧,你是谁?”

星期四一大早,陈文干就来了陈猛家。

陈文干正想悄悄地进陈猛家的后院,却见到陈猛的外公背着手,立在院子门口。

陈文干偷学被抓了包,也不害怕。今天,他本来就想向老人请求,让他允许自己拜师学艺。

他双膝一屈,顾不上院子里的灰尘,头往下磕:“师傅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老人双眼精光一闪,转而脸色一变,道:“你叫谁师傅?我说了要收你为徒了吗?”

陈文干诚恳地说:“老爷爷,我是陈猛的好朋友,叫陈文干。如果您允许我同陈猛一起跟着您学,我担保他一年内就能达到您的要求。”

“哦?”

“这样吧,如果我能说服陈猛认真练功,您老就收我为徒弟,如何?”

老人思量一会,问:“你也姓陈?哪里人?”

“我在柳镇,是柳镇陈家。我妈妈叫汪依桐,汪司深是我外公。”

“哦?你这个神医的外孙为什么不跟着你外公学医术?”

“我觉得家里已经太多医生了,我想学一些别的。比如说武术,就是我向往的殿堂。”

老人打量了一会陈文干的身材,觉得这身材与自己外孙相比,还差了一点。不过,个子虽不高,却胜在结实,估计是个喜欢体育运动的孩子。自己这些年琢磨的招式,应该适合他练。最重要的,他姓陈。柳镇陈家,与他们青山镇陈家还是同宗之人。

老人想了想,点头道:“你也偷学了两晚了,这样吧,你把偷学的招式练一遍给我看看,我得看看你有没有根骨。”

陈文干这两晚都在想,这老头是不是早就知道他在偷学武艺?可是,为什么不把他提溜出来呢?如果这都发现不了,那说明功夫也不怎么样。如今被老头一言点破偷学之事,反而暗喜:果然是高手。

陈文干在这里学到了招式,他回去之后,不但反复练,还把这些招式画在本子上。如今,他的图画本里,画的都是武术招式。

汪志坚见了很惊讶,问他这是干什么,陈文干说:“保密,等成功了再告诉表哥。”

于是,陈文干把这些天练过的招式演练了一遍。老人一看,心里一喜:这小子,才学了两个傍晚,就学了有模有样。这习武的天赋可比外孙好多了。

“我再教你几招试试,如果学得快,我就收下你了。”话毕,老人迈着方步踱到院子中间,马步一扎,双手划过一个弧度。再快速出拳,左脚迅速向前跨,再出右拳。

动作比起教陈猛要快得多,陈文干都不敢眨眼,目光炯炯地盯着老人的一招一式。

“行了,你按着我刚才的动作,做一遍我看看。”

陈文干知道这是考核自己,丝毫不敢怠慢。把老人刚才的动作在心里默想一遍,就做好了打拳的准备。

老人看陈文干的这一连串动作虽然不流畅,但拳法的精髓却把握得很准确。当下就颔首道:“行,只要你能把我外孙劝得心甘情愿习武,我就收你为徒。”

“当真?”

“你这小娃,我骗你干啥?”

“好,一言为定!”

陈文干当即就上楼找陈猛去了。谁也不知道那天早上陈文干与陈猛说了什么,总之,自从那天之后,陈猛就乖乖地与陈文干一起练武了。

陈文干如愿以偿,高兴得请汪志坚、陈猛上馆子吃了一顿,吃光了一个月的零花钱。还给陈猛的外公买了个精致的烟斗。

老人拿着烟斗端详半晌,道:“小娃,东西送不送不要紧,你要记住你师傅的名字。我叫陈茂良,茂盛的‘茂’,纯良的‘良’。不要学到武艺,还不知道师傅的名字。”

“师傅,我记住了。”

“陈家祖宗有训:习艺之人,要纯良,不得用武艺欺负弱小。这你可知晓?”

“师傅,徒儿知晓。徒儿学到武艺,只会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绝不会欺负弱小。”

“除暴安良,行侠仗义?这是祖训。但是,如今这社会,分田到户,百姓安居乐业,你等倒也不必刻意为之。你与猛儿只需用此防身,碰到意外情况可以用。平时不必让人知道你们的身手,以免招来其他祸事。”

陈文干与陈猛其实并不明白老人为什么会说这番话,但是,师傅所说,无论对错,都得先应下来。

从此,陈猛成了陈文干的师兄。两人早上起来习武一个时辰才去上学,傍晚回来练两个时辰。每逢周末,除了做作业,两人都呆在陈猛家的院子里。

虽然陈文干习武的天赋不错,可是,与已经练了好几年的陈猛来比,功力还是差了一大截。因此,陈文干不但在陈猛家的院子练,一有空,就在汪家的院子里练。

陈猛端正了态度,对练武一事也十分在意。每次师兄弟两人还会对练一阵。陈猛见陈文干初学就小有所成,有些惭愧,两人你追我赶,互相促进。

陈茂良见此十分高兴,在陈猛家多留了两个多月。直到家中的老婆子不满,来女儿家催他回去过春节,才依依不舍地走了。

汪家老爷子知道外孙跟着陈茂良习武,也没有阻止。学医之人最是清楚,习武能强身健体。何况孙子有这奇遇,他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阻止?

不过,汪家老爷子倒是没想到陈茂良竟然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与陈家做邻居这么长时间,见陈茂良的次数也不少。如果以前能发现这个秘密,他是不是可以让孙子汪志坚也拜他为师呢?

汪志坚得知爷爷的想法,不由笑道:“爷爷,您就别想这事了。您没听表弟说他师傅是因为他姓陈才会收他的吗?柳镇陈家与青山镇陈家一脉相传,陈师傅收表弟为徒那是在情在理。我姓汪,不姓陈,只好跟着爷爷学汪家绝学啰!”

汪老爷子想了想,觉得孙子说得也对。各人造化不同,如今是法治社会,武艺也只是强身健体。外孙还得读书学其他本领,而在这个时代学医更吃得开,孙子选的这条路也差不到哪里去。

第四十三章 找货源

农忙假过后,王娟英把稻谷晒好收仓,还把田里的已晒干的稻草收回来。一切收尾工作完成后,就与家人说好,自己去娘家准备柴火,得有两天不在家,让文芳兄妹自己做饭吃。

“妈,你就放心吧,我们可以的。再说,下午爸爸就会回来。还有,妈,您得带些手信给外公外婆,还有小表妹。”

曾文芳想起重生之后,只见过几个舅舅与舅妈,还没有见过外公外婆,很想跟着母亲去外婆家。可是,王娟英却不同意她一起去。

“读书重要,我会跟你外公外婆说的,等你放假了,再去看你外公外婆。”

“好吧!”曾文芳想起,除了上课,她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货源的事。看来,还得过些时间才能见到外公外婆了。

下午放学后,曾文芳约小玲去操场散步,顺便说起摆服装摊的事情。

“文芳,你真想做这事?”

“是啊,我家里的情况不容乐观,三姐弟读书,就靠着家里的地,还有我爸刚开不久的早餐店。我家的猪又因为我上次受伤卖掉了,如今这头还没养大。过年花销大,年后我姐弟三人的学费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我觉得自己不做点什么,恐怕家里的日子会更难过。”

“我有个姨妈在阳光县城开服装店,要不,我带你去找她,看看能不能让她帮你带些货,或者带你去进货?”

刘小玲知道曾文芳家里的情况,虽然对曾文芳这么小就想做这么大的生意有些怀疑,但还是想帮她一把,就提议道。

“真的可以吗?”曾文芳心里一喜,原来小玲的小姨这个时候已经在做服装生意了。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凭着自己上一世对服装市场的了解,又有小玲的这个小姨带着,肯定能把服装摊开起来。

“小玲,这段时间你有没有关注你爸爸的身体?”曾文芳想起刘小玲的父亲,初三第一年学期,刘小玲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享年才四十六岁。

这一世,自己能否改变这一情况呢?曾文芳心里没底,只好隔一段时间就过问一下刘小玲。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