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跟她学?”
被称为“忠叔”的中年胖厨师眯起小眼睛打量曾文芳,有些惊讶。
曾文芳只是笑笑,让他拿来自己需要的材料,便不声不响地忙碌起来。胖厨师见曾文芳张口就是一连串配料名称,切菜配菜的动作利落,知道是个厨艺高手,早就摒弃一切念头,眼也不敢眨地,把做菜程序记在心里。
他是陈志光从老家请来的,是老家各村摆酒宴必请的师傅。陈志光又把他送到大酒店培训了两个月,这才来了“客家度假农庄”做大厨。
曾文芳刚做好一道菜,胖师傅就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心里的崇拜便如涛涛江水,溢满胸怀。口里也不喊曾姑娘了,而是一口一个师傅地喊个不停。
他的手艺与做菜天赋也不是瞎掰的,然后胖师傅在曾文芳的指点下,自己做了个“手撕鸡”,恭敬地请曾文芳品尝。
曾文芳走出厨房时,脚步轻快,不费吹灰之力便收了个大厨师做徒弟,她心情极好。
胖师傅的心情也极好,他把曾文芳做的和自己做的“手撕鸡”端到陈志光面前,让老板品尝。
陈志光吃了几口,当即拍板:“忠叔,你务必留下这位师傅,听文干说,文芳姑娘还会做好吃的鸭,就是鸡的特色做法就会十多种,如果你能学会一半,我就给你加一半的工资。”
“好哩!”
胖师傅乐颠颠地应着,走之前还不忘往嘴里塞了一筷子菜。
于是,曾文芳被胖子徒弟一番好缠,答应下次再来教他厨艺。
陈志光也没放过这个机会,与陈文干带着曾文芳与汪家众人在农庄溜了一圈。他走在曾文芳身边,边介绍边征询曾文芳意见,不出所料,陈志光大有所得。
比如曾文芳说在农庄里面开辟一个菜园子,允许客人进去摘菜,让一些职业女性有一个休憩的去处,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僻静处挖口池塘,让男客人可以休闲垂钓。如果地方合适,还可以在旁边开一个提供住宿的度假村。
妈呀!这事越整越大!陈志光知道这样一来,就不是小打小闹了,需要好好选址,找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好好策划一番。
曾文芳最后还不忘加了句:“地方能买下来最好,最好在离省城二三十公里的郊外。”
曾文芳觉得自己的前、前辈子肯定是个地主,要不,怎么会对买地这般执着呢?
“买下来?”陈志光没想到这茬,有些惊讶。
曾文芳道:“南方发展很快,小叔如果有资金,可以考虑多买些地。海州郊区或渔港、荔园的各个乡镇都可以。”
陈志光心里一动,他知道渔港市区的地价升值很厉害,以前还想着自己怎么没到那里买地买房。听曾文芳这般一说,暗骂自己笨,按渔港这般发展势头,再过几年,定然会往周边乡镇扩展。到时候,乡镇的地价不是一样会飞速上升吗?
想到这里,他朗声大笑:“好,就听文芳的。只是,我的资金有限,还望文芳老板大力支持。”
曾文芳知道陈志光这是在邀约自己加盟农庄。但自己资金不多,哪好意思与这些大老板们合作?
“我没有多少资金,我得回去看看能拿出多少钱来。”
陈志光道:“无所谓,就凭你刚才那番提点,就不知值多少钱。即使你没有资金投入,我新开的农庄也分你一股,这叫技术入股。如果你能拿出钱来,可以再按投入分股。当然,你的厨艺也别浪费了,帮我带出几个厨师来。或者你在老家选几个人,培训出来。”
曾文芳看向陈文干,朝朝他眨了眨眼。陈文干笑眯眯地朝她点头,示意她答应下来。
有上一世的商业大佬提携,曾文芳当然乐意至极,这事便这样定了下来。
下午,公司还有事,陈志光先回了,仍留下车与两名司机,送他们回青山镇。
陈文干已与汪志坚通过电话,说了这边的大概人数,汪志坚说,东湖已有两位叔伯回了青山镇,正等着他们回来。
回到阳光县城,已是傍晚。曾文芳帮着陈文干安排好众人吃住一事,带着两位妹妹回到家里,已是晚上九点。
这一趟下来,收获满满,也累得够呛,三人第二天赖着不肯起床。
吴惠梅自己开门进来,给她们做好早餐热着,悄悄溜进文雪的房间,见文雪与自家女儿小昕呼呼睡得正香,打量两张红扑扑的小脸,好像还胖了些,便放下了提着的心。
轻手轻脚出了房门,出来后不由摇头苦笑:“自家这女儿心真大,回到县城,还赖在文芳家不肯回去。这小妮子就不想父母亲人的吗?”
曾文芳并没有与陈文干一行人一起回青山镇。她在家里窝了一天,中午才起床吃了吴惠梅在锅里热着的早餐。
姐姐俩晚上在吴惠梅家吃饭,又回家住了一晚,因着实在想父母亲人了,才坐车回了青山镇。
京都之行,至此算是告一段落。
第二百三十五章 归家
王娟英得知女儿要回来,买了好些菜,还特意煲了鸡汤,在家里忙里忙外,等着两个宝贝女儿回家。
“妈,好香哦,做了什么好吃的?”文雪像个快乐的小鸟飞奔进屋,小鼻子早闻到了满屋子散发的香味。
王娟英腰上系着围群,手里还拿着锅铲,见小女儿飞扑过来抱她,不由嚷道:“唉呀,雪儿,别闹,妈妈身上溅有油。”
曾文雪毫不在意:“妈,雪儿想死你了。”
王娟英轻哼两声,嗔道:“你这小妮子,出去十几天,统共就打了两次电话,还说想我。我看你就只想着玩吧?”
曾文雪吐了吐舌头,心想,自己还算好了,还打了两次电话,小昕出去一趟,统共才与梅姨说了两句话呢。昨天梅姨还板着脸训斥,说这孩子心野,心大,不想父母。小昕急忙拿出大包小包的礼物哄住众亲人,那狗腿模样,让她与姐姐掩嘴而笑。
想到这里,文雪自然也有样学样:“妈,我玩也没忘记您。我和姐姐给您买了好多礼物呢。”
王娟英用手臂紧了紧女儿,再推开她打量,“唉呀,还是瘦了,我再看看芳儿,芳儿。”
曾文芳把手里的东西提回厅里,又出去把妹妹搁在院子里的东西也拿进了屋。听到母亲喊,急忙笑盈盈地过去,任随母亲打量。
“唉呀,瘦了,都瘦了。赶紧洗手喝汤,得把身子养回来。”
曾文芳哭笑不得,母亲从哪处看出她瘦了?还有妹妹,都胖了一圈了,也能看出瘦了?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只要不在眼皮低下,就以为他们会受苦受累。
下午,汪志坚带着陈文干与汪媛媛过来找她。陈文干没来过曾家,汪媛媛也没来过。两人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把曾文芳家看了一遍。陈文干道:“我以后家里也弄成这样。”
汪媛媛干脆道:“我叫堂哥与堂叔过来看看,把我们青山镇的家也建成这样,还得再建大一些,我们人多,可以多建一层,面积再大一些。叔公说给我们留的宅基地很大,随我们怎么建。”
汪志坚笑道:“我就说你们看了文芳家的房子肯定会喜欢,堂叔还说乡下哪有什么漂亮房子,说他们在京都呆了这么久,难不成建所房子还要学乡下的。哈哈,如果让他过来看看,就知道有多打脸了。”
汪媛媛很喜欢汪志坚这位堂哥,觉得他重亲情,个性爽朗、热情,听说医术还很高明,看着比起自家哥哥还有出息。后来,得知陈文干从小在青山镇长大,还在这里读初中,对曾文芳所说“青山镇人杰地灵,是个风水宝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说起来,青山镇委实不错,虽然偏僻了些,但这里山清水秀。古朴的客家建筑、清澈见底的清源江,风景秀丽的青山。整个小镇依山傍水,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这里既是水乡,又是山村,这里既是乡镇,又是福地。京都亲人春节回来,肯定不会后悔在这里建房子的决定。
曾文芳听汪媛媛这样说,知道建房子与春节回来两件事情他们都商量好了,便把自己家的设计图拿给她。
“你们可以参考,这种房屋结构很科学,你们家人多,可以考虑一楼留个大厅,二楼三楼的厅都设计小一些。厨房弄大一些,饭厅可以不用,直接在大厅里摆桌子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