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南山下(202)

作者:风初袅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说着,婶子叹道:“哎,你们这门算是起来了。就是赵老二赵老三这两房都忙着建房买地了,都是沾大山的光。”

黄豆不太喜欢应付这种家长里短,只点头微笑不说,顺便假装照顾礼哥儿,凑空避避眼神。

“三侄媳妇,我也不瞒你……”说着,竟然抽出个洗得发白的帕子来抹眼泪,边哭边说:“我家啊,这是穷的没法子了……”

正说着,帘子一闪,是赵二婶过来了。赵二婶刚才被灶房喊去有事,就没去参加亲友答谢。

这一掀帘子进来,就看见族里一个堂妯娌坐在黄豆身边哭哭啼啼呢。

“呦,他婶子,知道是我们家老爷子死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才是老爷子亲儿媳妇呢,看你哭得。”

一边说一边走过来,往两个人中间一站:“大山媳妇这怀着身子,我们有事出去说。”

就这么,这个族里的婶子被赵二婶连拖带拽给拉了出去。

转头赵二婶就来给黄豆邀功:“这些人啊,不能搭理,你们年纪轻面皮薄,不好拒绝,下次碰见这样的就推给我来,你二婶这些事情最拿手。”

一天忙碌下来,等到晚上亲朋好友都散了,黄豆也终于从赵爷爷的棺材旁边起来,吃了饭去了赵大海家的厢房。

正好碰见赵大海媳妇端个粗瓷大碗在往一个婶子手里塞,碗里是满满一碗肉菜。看见黄豆和黄小雨带着孩子过来,赵大海媳妇讪讪地笑了笑,也没说什么,就推着那婶子走了。

这婶子就是白天跑黄豆身边说话,被赵二婶赶走的人。

见黄豆妯娌俩什么也没问就进了厢房,赵大海媳妇转身进了屋,端了一海碗水煮花生出来进了厢房。

“这是我娘家今天带来的,我刚煮好,放了盐,你们尝尝。”黄小雨抱着孩子,黄豆就笑吟吟地接了过来。

赵大海媳妇这么细致的人,即使她们不问,她肯定也要过来解释的。

毕竟这次丧事,大部分都是赵大山和赵大川拿的银钱,他们两房只是做做样子拿了点。

“今天那个婶子,是我们本家的,还没出五服。她公公和死去的老爷子还是堂兄弟呢。”赵大海媳妇说着,干脆拖了张椅子坐了下来。

“她家男人有病,死了也有几年了。两个儿子都听话懂事,就是太老实了,娶了两房媳妇也是个老实的。一大家子就靠家里几亩地过活,吃不饱穿不暖是常事。

谁知道今年夏天,三孙子和几个孩子去河里玩水,落了下去。救是救上来了,孩子一直昏迷不醒,大家都说让她家算了,一家都不同意,非要找大夫,隔三差五背到镇上去针灸。

现在醒了,孩子没以前那股机灵劲了,其它还好,没痴没傻,就是家里地又卖了二亩多,现在别说吃,秋收过后就没粮了!”

大概是太可怜了,赵大海媳妇也不由得眼泪汪汪,不好意思地掀起衣角擦了一把。

“我这都坐一天了,坐得腰酸背痛的,二嫂,要不你陪我走走,小雨你带着孩子先歇。”黄豆站起身,看向赵大海媳妇。

赵大海媳妇一愣,她这说半天,怎么是这个反应。不说同情,起码说几句也成呀。

“行。”赵大海媳妇站起身,扶着黄豆的胳膊:“那我们出去转转,这天还不算冷。”

两个人出了门,往西走,三转二转就转到了大路。

“二嫂,刚才那婶子家住哪啊?”

黄豆看着夜色中的村子问道。

此刻小村家家户户亮起了油灯,隐隐约约,朦朦胧胧。

赵大海媳妇等了半天才回答:“就前面,我带你过去,不远。”

言语里却是有了喜悦欢快地感觉。

第196章 赵老汉去世(四)

一座低矮的茅草屋,三间。

即使在朦胧的夜色中,也能看见墙上有了很深的裂纹。墙东边甚至还用两根粗壮的棍子抵住,这是怕倒塌了。

茅屋旁边搭了两间歪歪扭扭的草屋,一间是灶房,一间是老两口睡觉的地方。围墙也只是竹篱笆,简单简陋。

“五婶,五婶在家吗?”赵大海媳妇站在篱笆院子外面高声喊道。

清脆的声音响起,先是隔壁传来开门声,一个人头从屋里探了出来,扬声问道:“大海媳妇,家来坐坐?。”

“不了,四婶子,我找五婶有点事。”黄豆就站在赵大海媳妇的后面,不说话,也不出头。

隔壁的门还没关,茅草屋的门被推开,一个瘦小的身影在昏暗的油灯下走了出来:“谁呀?”

“五婶,我,大海家的,陪我家弟媳妇散步,刚好走到你家门口。”大海媳妇声音清脆,说话响亮。

瘦小的身影连忙三步并着两步走了过来:“哦哦哦,快,快,快进来,外面有风。”

隔壁原本想开门出来,看见赵五家的出来了,索性把门重重地关了起来,心里不痛快地“哼”了一声。

“谁又惹你来了?”她家汉子,正坐在桌子前就着花生米喝酒。

“喝喝喝,天天怎么不喝死你。今天你在那边还没喝好啊,他家两个媳妇可去了你兄弟家。”

这是赵家四婶,和赵五婶是亲妯娌,家里条件好,儿子都分出去住,打心里瞧不起赵五全家。

“去就去呗。你管那么多干嘛。”赵老四不当一回事地白了她一眼,继续眯着他的小酒。

虽然说今天在赵老汉葬礼上喝过了,回来他还是就着花生喝了二两。

外面。

篱笆院墙没有院门,就是两块半人高的板子挡着。五婶走过来,把上面的绳子解开,拉开板子:“进来吧。”

院子里朦朦胧胧看不清楚,不过地上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进了屋,应该是刚刚吃罢饭,全家都在堂屋坐着。看见黄豆和赵大海媳妇进来,两个二三十岁的年轻男子含糊地打了声招呼走了出去。

一个四五十岁的老头,在油灯下,只能看见他满脸的皱纹。

“五叔,吃饭呢。”赵大海媳妇进来屋挨个喊,个个都很熟络的样子。

黄豆只站在一边微笑着,并不说话。

她来的时候换了鞋,身上就是普通的衣服。除了孝服,换了孝鞋,头上也没什么别的东西,这样是可以随便进出的,也不会让人不高兴,忌讳。

“快坐,快坐,你看这地方小,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黄豆不是没有见过穷人家的样子,小时候,她在黄家湾,也有和这种生活状况差不多的人家。

这个本家五叔家确实穷,家里东西不多,却收拾的干干净净。黄豆刚才也留心过,几个孩子也收拾的干净,不是那种邋里邋遢的脏乱。两个小姑娘的小辫都梳得整整齐齐。

穷得让人心里不嫌弃。

五婶家两个媳妇都是憨厚老实的那种,看见黄豆妯娌俩进来,也不会说什么场面话,只拢着几个孩子让他们叫人,再出去玩。

一群五六个小萝卜头,大的十来岁,小的还在蹒跚学步,怯生生地看向黄豆,大点的低低叫了声:二妈三妈。”就赶紧抱着小的跑了出去。

看着忙乱的一家人,黄豆又有点后悔自己来的莽撞。

“五婶,别忙了,我们就是路过,刚好走到就来转转。”

“不忙不忙,家里刚起的花生,大媳妇,快去,炒一把过来,给你两个嫂子尝尝。”

二儿媳妇刚把桌子收了,五婶快手快脚就把桌子擦了,拖了两条凳子招呼两个侄媳妇坐,又吩咐大儿媳妇去煮花生。

赵大海媳妇连忙一把拽住准备去煮花生的老大媳妇:“别忙,刚吃完饭,我娘家还送了花生,五婶又不是没看见,我煮了一锅呢。”

“是啊,刚在二嫂那里吃过了,真吃不下了。我们就是来串门,你们这么客气,我们可坐不住了。”黄豆也连忙拦着。

看两个侄媳都拦着,五婶也不勉强吩咐大儿媳妇把花生收下去。儿媳妇端着篮子准备走的时候,还是使了个眼色,也不知道她明白没有。

果然还是不傻的,黄豆和赵大海媳妇坐了一会,和五婶五叔闲聊了几句,就准备起身走人。刚站起身,大儿媳妇端着一盆煮花生走了进来,后面跟着端了两碗茶的文媳妇。

“五婶,你这是干嘛。”赵大海媳妇祥装生气的说道。

“来,吃,家里新挖的,到你五叔家也没好吃的招待,家里地里长得,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五婶笑眯眯地招待两个侄媳。两个儿媳妇,也低眉顺眼地在一边坐下。

上一篇:女尊之恃宠而娇下一篇:良辰美景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