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娘听着也觉得这女婿不错,至少不是她家女儿在唱独角戏,让她一味的去讨好着秦家婆母想复婚。
夫妻两人没有睡意不由得为女儿的婚事聊了小半夜,最后又说到了儿子的婚事,夫妻两人又有些担忧了。
第二日,于江全早早起床,在竹林里看到女儿在练功,于是也来到她身边一同练功,这还是父女两人第一次同时练功,于书燕很高兴。
一套功夫练完,于江全收手,却是说起远在燕北的儿子,女儿的婚事他们操心,儿子的安危也同样让他们操心,就更不必说儿子这一次匆匆而去,都不曾娶妻了,年纪也不小了呢。
一说到兄长,于书燕便答道:“爹,我已经派人传信过去了,想着不日就能收到兄长的信了吧,爹和娘放心就是。”
于江全没想到女儿还想得如此周到,这一下放心了。
吃过早饭,于书燕准备出门去首饰行,于江全夫妻却是想去京郊的庄子上看看,她父亲也会打猎,到时也上山一趟,想着要给石泉多送一些肉干呢。
于书燕来到首饰行后,便叫管事给商会中各位商户传个话,她决定从今日开始脱离晋王,所以她要立规矩,同时也给这些商户一个选择权,尤其是陶桂和田洲,此二人她不必再骋用。
管事的给各商户传了话,她晌午就与这些人在酒楼里吃饭。
席间,于书燕便将自己的想法说了,是她决定离开眼前的商会,同时另成立京城商会,她将自己成立的商会宗旨说了。
她成立这个商会的目的是让京城的商户可以集合一起做生意,信息共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然后每人交会费的银子全部登记入册,所有花销全部透明,不会再落下半点,而一方有难,需要整个商会的人相帮,同时加入商会也得有条件,她又将条件一一说明。
这事儿自打晋王离开京城后她就想了很久了,乘着晋王不在京城赶紧脱离,若不是她有二哥和秦楚在,不然她给晋王出头敛财,不要说她了,恐怕整个于家都别想保住,前一段时间敛了不少财,她都心惊胆颤的。
这几日秦楚来她家,她与秦楚商量了,可以另起炉灶不成问题,她若不脱离晋王,待晋王回京城她就晚了。
于书燕将这些条件说出来后,在场的商户都呆住,以前会长是于氏,也是她出的面,虽说私下里传晋王才是他们背后之人,可是他们谁也没有见过晋王,最近出了什么事儿也是会长在出面,会长的兄长是四品大员,巴着这一层关系,他们还有什么可害怕的,何不就跟着她。
于是所有商户都纷纷要求退会,然后再跟着于书燕成立新的商会,于书燕为会长,择日再选出副会长来。
正在他们谈得热火朝天的时候,田洲与陶桂听到动静从外头匆匆进来,酒楼里的伙计想拦都拦不住。
所有人看向两人进来,田洲气氛道:“你们什么意思,平素开商会都是在秦楼,今日为何在这小酒楼里,你们莫不是想私下里勾当?”
这些商会看到两人都有些气氛,左右他们都退会了,才不怕这两人呢。
于书燕起身来到两人身边,语气淡淡地开口说道:“老实说吧,这些人跟着我时间最长,我带着他们一起退会了,至于你们二人招入商会,我可不管,我们退会了,你们也管不着,同时我们成立了新的京城商会,不欢迎你们二人加入,仅此而已,至于我们在哪里吃饭,这事儿不劳二位操心了。”
于书燕朝身边护卫看去,护卫来到两人面前,那模样就是要送客的意思了。
前会长陶桂气得要死,指着于书燕说道:“别得意,我必会将此事告诉晋王,你一个四品大员的女眷,算什么,到时候有你们这一帮人后悔的时候。”
于书燕抬手,几名护卫上前将两人弄了出去,屋里安静了,于书燕回头看向这些商户们,语气严肃的问道:“我们可怕?”
这些商户沉默,这一次前会长也承认背后之人是晋王,如果是晋王,他们该如何是好。
于书燕却是不紧不慢的在主座上坐下,一脸认真的说道:“今日还能反悔,可以不必加入商会,但是一但过了今日加入了商户就不能退会,规矩你们都看了,若要退会,只能离开京城,我的本意不是要拘束你们,我的本意是成立一个商会,让大家有一处靠山,而不会在京城里做生意惊惊颤颤。”
于书燕目光坦诚的看着他们,这些商户动容,他们齐声应下,“决定了,就跟着于东家,左右没有商会的庇护,我们在京城里做生意也是很狼狈,有了商会我们也安心一些。”
于书燕看着他们坚定的脸,心情好了不少,于是笑了笑,“你们不必担心,京城乃天子脚下,东京城里还有一位开封府的青山老爷,咱们一不干违法之事,二不故意提高价格,我们行得正坐得稳,坦坦荡荡就好。”
第697章 去京师营送东西
这些商户听了,心头也松了一口气,于东家说得对,他们有什么对不起的地方,何况行却晋王管着的时候没少在他们这么圈钱,如今退会,他们更应该理直气壮。
于书燕叫管事的将入会协议传了下去,人手一张,签下后,他们就得遵守,至于副会长与帐房,到时由他们共同推荐为准。
从酒楼里出来,各商户向于书燕抱拳,高兴的回去了。
于书燕没有回首饰行直接回了于府。
经过于江全夫妻的努力,做了不少肉干与肉饼,让于书燕拿去看石泉。
石泉好一段时间不曾回来,于书燕的确想了,她独自骑上马,带着吃食就往京师营去,这还是她第一次去,这儿离着京城有着一日路程,若是快马加鞭,当天夜里还是能回来的。
于书燕大清早出发的,身边带上了护卫,便往京师营去了,晌午过后,天快要暗了的时候,她到了京师营的附近,然而她被人拦下了,京师营的守卫军个个一张肃脸。
当于书燕套近乎问起石泉来,无人知道,甚至不准她靠近,哪有女子探军营的,这里头几万大军,谁知道这么多的名字。
于书燕便将石泉是哪一个伍的都说了,那守卫军也不愿意传报,于书燕想用银子当跑腿费,对方刚正不阿。
于书燕泄气了,京师营的总教头莫强不在,她连见人都见不到了。
她在京师营附近的一处地方坐下休息,正想着办法呢,见有一队人马从官道上过来,她定睛一看,为首穿着铠甲威风凛凛的不正是燕王么?对了,燕王管着京师营呢。
于书燕立即起身,提着两麻袋就跑了过去。
“王爷,王爷,民女有事相求。”
于书燕跑到队伍前相拦,来得飞快的马队赶忙拉下缰绳,燕王皱眉,待看到的人是于书燕时,他不由得将她上下打量一眼,她穿着一身窄袖青衣,又将头发束起,若不是她开口,还以为是位少年郎。
“你为何在这儿?”
燕王有些疑惑。
紫雀街于家首饰行的东家,怎么来了京师营。
于书燕只好如实说了,她有一位义兄在此,正是石泉,两人年岁差不多。
燕王一听于是叫她上马,且随他入军营。
于书燕高兴坏了,想不到在京师营还能遇上燕王呢,于是当于书燕带着护卫再次走到守卫军面前时,他们还得向他们行礼,这感觉很奇妙呢,尤其在他们的意外还有些惊异的眼神中走过去,她感觉刚才那一口气顺了。
待人一走,守卫军中有人吓得脸都白了,“合着这人认得燕王殿下,咱们完蛋了,这是要报复回来,咱们别想活命。”
不过他们等了好几日也不见报复的,他们才放心了,当真是遇上好人了。
于书燕跟在燕身边进入军营,不远处就有将士在操练,看到这列日之下,他们脱了外衣,露出膀子,燕王见了,脸色有些不好看,朝一旁的纪艾下令,“操练的时候必须衣着齐整,现在马上穿上。”
纪艾愣了愣,这天气这么热暴晒在太阳底下,还得衣裳齐整,王爷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以前你也是露膀子的。
但纪艾岂敢反驳,他的眼神下意识的朝于氏看去一眼,见于氏很安份,眼神也没有往那边看,纪艾却是在内心一叹,自打入京后,燕王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