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番外(485)

一提到秦楚,于书燕的脸上便是幸福的笑容,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于英改在家养伤也不必上早朝,而于书燕却开始打理兄长的产业,赏下的十间铺子,她得自己做生意,她如今是京城商会的会长,这个身份着实还蛮好用的,尤其最近不少商户投奔于她,她可以将京城里的商户资源全部集中在自己的手中。

正在于书燕忙着打理生意的时候,杜府便送来帐目清单,不过两日时光,杜府就已经修缮好,而帐目清单的总额,居然达到十万两银子。

于书燕看到数目哈哈大笑,厉害了,杜丞相是看死了他们寒门出身赔偿不了,才这样的吧,而且是觉得他们于家不识字么?

里头的清单上居然还有上等的花瓶瓷器,以及里头的摆件,这些也要赔,这不是明摆着的讹人么?

那杜府的管事还等着于书燕回话,于书燕却是将清单收了起来,说道:“且等我数日筹集银子。”

于书燕的话对方无法反驳,不过从那管事的眼中可以看得出来,一脸的轻蔑,这是看不起他们呢,寒门出身,拿着十万两银子的欠单不手抖,多半是装的。

那管事的不好反驳,于是伸手上前想要走清单,然而于书燕已经攥在手中,瞧着样子是不会给的,那管事的气得不轻,眯着眼睛看着于书燕说道:“清单也不是只有一份,只是这银子三日后就得奉上。”

“没问题,三日后就派人来抬银子吧。”

于书燕那一脸无谓的表情倒是令管事的没法反击又还气得牙痒痒的,且看你三日后如何交出这些银子,若是交不出,有他们好看的。

杜府管事的走了,于书燕起身来到门外看了一眼,随后叫来黎劲,说道:“将消息传出去,杜丞相要求于将军赔偿府邸修缮费十万两银子,并威胁于将军若不还上赔偿,就会要于将军好看。”

黎劲听到这话,呆了呆,看到于书燕一本正经的样子,他只好领令下去,这消息很快就传出去了,一日不到传遍京城,大街小巷,连百姓都传开了,于将军得赔偿杜府十万两银子,这府邸得多精贵啊,这是修缮府邸还是重新修建府邸呢?

京城权贵议论纷纷,关于杜丞相与于将军之间的传闻这几日本就越演越烈,没想又来这么一出。

第二日早朝的时候,御史中丞袁仲舟在朝堂上弹颏了杜丞相,就是所谓的十万两银子修缮府邸一事,若是真用十万两银子修缮好的,那么杜丞相必少不得被弹颏一个奢华无度之名,若不然,他这就是在讹于将军,看不起寒门出身的武将,于是所有的武将都会有怨言,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只会更大。

杜卓远一听正要否认这十万两银子的事,毕竟他派管事的去收钱,并没有人看到,他只要不认,就没有证据。

然而杜卓远怎么也想不到的是那一张清单地是落入袁仲舟的手中,说起来清单落入他手中也是蹊跷,就在他今个儿早朝的路上,在地上捡到的,上头写着举报信,他身为御史中丞,自是重视。

看到这清单,再加上昨个儿听到的传言,袁仲舟决定弹颏杜卓远。

此时袁仲舟将清单呈给皇上,离帝看了清单上的摆件以及那列下的荒谬的明细,离帝的脸色很不好看了。

杜卓远却是暗自咬牙,叫管事的去收一个帐,却将清单给落下了,这是要气死他的。

离帝看完将清单朝前一甩,常公公上前捡起送到杜卓远的手中。

杜卓远看到清单,只觉得头脑发晕,这一下要如何辩解,他要出列时,数名武将皆出列,其中一位正是兵部尚书,“启禀皇上,臣有话说,臣以为杜丞相乃百官之首,本该以身作则,遂不知杜府却如此奢华无度,于将军一介武将,刚立功从边关九死一生归来,一无家底,二无好出身,如今却要背付杜丞相十万银子的债务,臣觉得不公。”

“此次之事,于将军本就是为抓流寇而追到杜府,本是行公事,要说起来这杜府的损失,那些流寇要负全责才是,不该是于将军负责。”

兵部尚书谭鼎本是清流大臣,平素也挺好说话的,难得他会有一日会为某一位说话,显然这是惹怒了他。

杜卓远听着这话气得不轻,他看向谭鼎,说道:“谭大人站着说话不腰疼,如今是我杜府有损失,你却叫我去向流寇讨回损失,你这是让我自行承担么?”

谭鼎却是看向杜卓远,反诘道:“杜丞相用十万两修缮府邸,就不觉得过份么?如今百姓当中,一户家中存余只有四五两银子的十之八九,十万两银子可以养一方百姓了,而杜丞相却只是用来修缮府邸。”

杜丞相一听,还要反驳,离帝却是怒了,“行了,朕原本不想此事闹得难看,杜丞相既然如此计较,那就按着谭鼎的提议来,此翻修缮的银两全部由流寇出,同时丞相府太过奢华,罚杜丞相俸禄一年,以身作则,以后京城,不准再盛行奢靡之风,必以百姓为先,天下百姓安定方有你们的用武之地。”

离帝似乎气得还不轻,说完这话就起身离开了。

随即秦楚也起身随着离帝而去,常公公上前喊了一句“退朝”,百官原本还有事请凑的,都纷纷闭了嘴,还是不要说的好,瞧着皇上的心情可不好。

杜卓远却是呆在原地,要他找流寇要,向谁要去,这明显就是不必于英改赔偿了,杜卓远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不少官员暗中嘲笑起来,都惊叹谭大人的提议,真绝,找流寇要,这点子也没人想得出来了。

第676章 燕王回京

百官陆续走了出去,杜卓远站在原地一跺脚,也只好匆匆离开。

于书燕在首饰行里看账本,黎劲打探到消息后匆匆进来禀报,得知他们于家不必还杜府的修缮费了,她就笑了,敢欺负她大哥,她就要他好看,当真是过分,十万两银子是大风刮来的不成。

黎劲接着说道:“晋王今个儿出京去江南,已经在清晨时离开了。”

这倒是一个好消息,接下来她得跟秦楚好好商量一下商会的事,她要将京城的商会抓在自己的手中,以前只想离开商会就好,如今她发现了商会的好处,她不想离开了,她反而想得到商会。

于书燕放下帐本说道:“晋王走了,想必得好几个月才回来吧,这几个月我得好好运作一下才成。”

至少得先将前会长陶桂与田洲给弄走,这两人是晋王的走狗,留在她身边也是监视她的。

不过也好办,晋王当初谨慎,找的这两人没有什么背景,她如今反而是商会里身份最高的,弄走这二人不成问题,于是在黎劲耳边交代几声,黎劲下去办了。

京城里因为于将军一案热闹了好几日,今个儿终于清静下来,然而杜丞相却成了京城里的笑柄,向流寇要债的人,前所未有。

杜府自食恶果,但京城里的热闹劲一直都不停歇的,此间上场,彼间下场,另一场好戏就要开始,那就是齐国和亲公主已经在路上了,过不了多久就能入京城。

而长年镇守绥州的燕王也要回京城了,京城权贵家未出阁的女儿又开始有了想法,虽说燕王要娶和亲公主为妃,可是还有四个侧妃位呢,还是有不少人想着的。

于书燕在首饰行就听到了不少权贵夫人们之间的聊天,说的都是燕王的事,听传燕王长得俊朗无匹,眉眼都随了其母妃。

燕王的母妃胡氏当年是位倾国倾城的美人,离帝当年看到她就被她的美貌所折服,只是胡氏红颜薄命,生上燕王就没了,燕王是在外祖胡家长大,并不是在皇宫里长大的皇子,除了这一点上,他的能耐与长相是权贵夫人们津津乐道的。

于书燕不想听都不得不听了一耳,对燕王虽好奇,但她见过二哥周寅与秦楚的盛世美颜,对这个吹上天的燕王不是很感兴趣。

这日傍晚她正收拾好帐本,准备关铺门回家了,没想铺门前来了一人一骑。

马背上的人身形矫健,身姿高大,他带着帏帽,虽看不到真容,但那气势不容小视,京城遍地皇亲国戚的,于书燕向来会识人,不会随意得罪人,她关铺门的动作一停,就看到此人翻身下马,牵着那匹看着普通实则却是汗血宝刀座骑上前。

“听说于家首饰行是紫雀街最富盛名的首饰行,里头可还有五分重的南珠卖?”

上一篇:剑客下一篇:天才少女游江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