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番外(463)

原来如此,如此美人,竟有胎记,难怪不曾选上的。

许三娘很不习惯被人打量,尤其还有贵夫人好奇的过来攀谈,许三娘不知道自己要说些什么好。

而于书燕却是应付自如,她见眼前来交谈的人居然是二品户部尚书的妻子吴氏,吴氏这人可不正是晋王的岳母,莫大人的女儿正好嫁入晋王府为妃。

于书燕应付吴氏很谨慎,此人万不能得罪,见她主动过来攀谈,她带着母亲朝对方行了一礼,对方有诰命在身,这一身衣裳就能看出,只是她母亲不懂罢了。

那吴氏没想于书燕如此懂得规矩,而且行礼的姿式也是如此正规,与京城贵女一样令人挑不出错来。

吴氏原本对许三娘有兴趣,这会儿倒是看着于书燕,问起她的情况。

于书燕也是如实说了,她是做南珠生意的,同时将自己的铺面在哪儿也一并说了,紫雀街的首饰行,令不少贵夫人一听就知道是哪家了,毕竟南珠可是好东西,不少贵夫人还曾去那儿买过呢。

就说呢,这一对母女的首饰居然如此新颖,上面都有南珠相映,还说着变通人家哪有能耐弄到这南珠,正猜测着这于家的出身,才知是商户出身,商人出身的确低人一等,但于书燕是买首饰的,她们母女今个儿带的首饰又是如此的好看,倒也让不少贵夫人亲睐的。

有贵夫人问起于书燕的衣裳,为何如此特别,还有袖口上绣着的飞鱼,居然还可绣飞鱼的,那金挑线的绣法也很独特。

于书燕说自己还开了布庄,最近了一些杭绸新料,这是她母亲新手挑的新料做的衣裳,如果去她家布庄买布料,她还能将身上穿的新衣款式告之。

这些贵夫人原本只是好奇的问问,没成想还问出兴趣来了,于是好几位小姑子与贵夫人围着她,问起她南珠有没有五分重的一念挂珠,又上前看她穿着这衣裳款式,的确很满意,想要订下几匹布来。

原本还受人排斥甚至有些看不起的母女二人,转眼成了焦点,于书燕行商多年,嘴巴子也操练出来,许三娘也毕竟在梅岭县做了几年买卖,性格上还是很能相处的,一说到她会的布料时,能接上话,衣裳又是她做的,也能说出自己不少的意见。

不知不觉母女身边倒有些人是没有半点儿敌意的。

那先前故意上前相问的吴氏倒是坐一边去了,此时看着两人应付自如的样子,吴氏的眼神意味不明,瞧着这一对母女还有些手段呢,竟然如此说得开。

过了好一会儿,荣后来了,所有人都停了声,纷纷起身行礼。

荣后带着宫人过来,直接上了主座,叫所有人平身,随后相继落座。

第645章 行荣后赏识

荣后看向于书燕和许三娘,随后朝两人召手。

于书燕扶着母亲起身朝前走。

来到荣后面前,母女二人跪下行了一个大礼,荣后看着很满意,于书燕行礼很标准,许三娘跟着女儿学,不曾出丑。

荣后对两人还算满意,毕竟是新贵于将军的母亲与妹妹,荣后表面上还是要给点儿面子的,与许三娘寒暄了几句,许三娘经过刚才与各权贵夫人说话后,她似乎也不再那么的着急和害怕,提着心小心谨慎的应付,倒也没有出差错闹出笑话的事。

只有于书燕却是神色自然,想她前一世还是丞相夫人,还有诰命在身,见到荣后,荣后对她也很客气的,这些权贵夫人就更不用说了,她们都是什么性情,她早已经在前一世的多次宴席上有了了解。

荣后不由得朝神色自然的于书燕多看了一眼,觉得此女临危不乱,处事不惊,说话大气,礼仪熟练,虽不是世家贵女却要胜过世家贵女,荣后对此女还是有好感的。

或许也是看在母女两人的行为举止上得了荣后的好感,荣后竟是让两人坐在自己的下属座,还让不少权贵夫人对两人另眼相看。

倒有些手段,一上来就得荣后赏识了。

在殿前说了一会儿话,随后就移驾御花园,那儿摆了戏台,说是请了戏班的人,实则是给这些世家贵女们表演的。

这些贵女娇娇一听到要表演,立即来了精神,各贵女之间也是有较量,都暗自打量着对方,考虑着对手的能耐。

而于书燕却是陪在许三娘身边,也不多话,到了御花园里,两人也自觉的坐到了末席上去了。

这样也好,免得母亲初来乍道的被吓着了,这末席坐着的都是身份略差一点的夫人们,也不容易惹到是非。

先是戏班子上台了,又有宫里的舞姬献舞。

于书燕便这么的看着,正看得出神,没想听到有男子的声音,原来在戏班子的不远处,男宾也移步过来了。

这儿正是御花园里的一处空地,原来今日的相亲宴男女宾相隔这么近,也就是说只要上台表演的姑子,那边的贵公子自是都能看到了。

男宾区内,于英改带着父亲和莫强坐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地方,然而又被皇上叫到了身边去了,而皇上身边的多是京中的权贵,里头有杜丞相以及杜家公子,也有御史中丞袁仲舟及袁家子辈,听说袁大人在朝堂上喜欢弹劾大臣,虽然只是三品,可是朝臣都对他多有敬畏巴接之意。

随后还看到国子监祭酒陶邑州以及他的公子陶子宁。

陶子宁是没有官阶在身上,不少贵子皆是陪在长辈身边参加宫宴的,他们有的还正在读书,有的可能就一生只是贵子而无出士打算。

这位陶子宁听说诗书才华皆曾受皇上赏识,在民间极有威望,世人称他为才子,还不曾出士为官,便已经名气大显。

不仅如此,陶子宁这人还善言谈,见于英改这一席隔得近,他便来到几人身边,陶子宁对燕北有些向往,过来就毫不见外的与于英改和莫强聊起了天。

于英改也是一个擅交朋友的人,与陶子宁聊天,没有文皱皱,反而很是亲切,他倒是喜欢了此人的豪爽,文人墨客不嫌弃他们行伍出身。

两人聊起燕北的风貌,聊得很是起劲,没成想秦楚过来了。

原本他是不可以参加的,但是他是跟着太子殿下来的,于是他看到于英改跟陶子宁在一起,立即警觉,马上坐于英改身边来了,二话不说喊了一声兄长。

于英改气得不轻,都和离了,叫他兄长是何意?他正与这陶公子聊得不错,要是有可能,他想将自己的妹妹介绍给对方,他要找京城贵子们给妹妹为夫婿,此人就不错了。

那陶子宁原本还没有想到于英改与于书燕的关系,当他看到秦楚时,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们二人认得?”

秦楚便是大刺刺的说道:“那是当然,这位正是我妻子于书燕的亲哥哥。”

妻子?他们复婚了?

陶子宁一听,心头不好受,于英改也有些生气了,说道:“秦公子还是别乱说,你与我妹妹已经和离,在外头若是再这么说,就休怪我不客气了,你不要名声,我妹妹还是要的。”

秦楚连忙向于英改道歉,自己一时嘴快。

然而秦楚一看到陶子宁,就有些牙痛,但愿兄长看不上此人,不然就麻烦了,正是当年在梅岭县求娶他燕儿的这一位。

陶子宁一听两人这话,立即乐了,合着根本不是他想的那样,原来两人还没有复婚,那这样一来他是不是还有机会。

陶子宁尤其看不惯秦楚这防着的样子,在梅岭县还受了这家伙的气,如今到了京城,可是他的地盘,他才不理会秦楚了,便越发的对于英改热情起来。

女眷区,于书燕与母亲正吃着东西看着戏,没想杨许宁过来了,两人一对视便笑了。

杨许宁在她身边坐下,她今个儿不用表现,而且她还不受继母看重,与其坐在那儿不闻不问的,不如与于书燕坐在一起得了,这样一来,两人还能有话说。

杨许宁如今成为了太子妃人选,有婚约在身,有不少权贵夫人还是想巴接一下,这周围坐着的权贵夫不由得的都向杨许宁来套近乎。

就在几人说话的时候,于书燕发现有位女子频频朝这边看来,依着她的记忆,那位女子正是御史中丞家的嫡女,叫袁韵文,就是不知道此女是在看杨许宁还是看她,而且于书燕发现自己与她似乎没有交际。

袁家女的长相极为出挑,在京城里数一数二的美人,依着于书燕的猜测,恐怕是来看杨许宁的。

上一篇:剑客下一篇:天才少女游江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