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番外(399)

然而庾县还是有了谣言传出来,那陶公子听说有了心上人,所以才在庾县呆这么久的,至于是哪家的娇娇贵女,那就难说了。

就在这庾县因为陶公子中了解元而热闹着的时候,又有一个好消息传到了庾县来,秦楚中了状元,上面来人了,报喜讯的过来,说秦公子不日便要衣锦还乡。

当真是把齐知县以及一众地方官员高兴坏了,庾县出了一个状元,秦楚与陶子宁不同,就算将来陶子宁中了状元,也未必会回庾县来,而秦楚却是地地道道的庾县人,而且还是寒门出身。

这个消息一传出来,街头都跟着热闹起来,都在问新科状元什么时候回庾县,他们都等着看秦四公子呢。

秦家院里得到消息,高兴坏了,俞氏落下了眼泪,终于盼到了这一天了,他们秦家从此以后再也不是普通的庄户。秦家院外左邻右舍都去报喜,好不热闹,而于家院外却是冷清的很。

于书燕也收到了消息,她竟也松了口气,前一世她不曾与秦楚和离,这一世她强行改变,好在没有改变秦楚的运道,从此往后,他是贵不可言的朝中重臣,而她以后只能是个商户。

于江全夫妻却是看到女儿静悄悄地坐在廊下,夫妻两人皆是叹了口气,秦家越是热闹,越显得于家的安静。

于江全想了想说道:“要不要让女儿去永安寺住住,避开了秦家的锋茫。”

许三娘也有这样的想法,可是看到女儿似乎很快又恢复过来,两人犹豫着,没有相劝。

而于书燕却是不再想秦楚的事,而是想着关家的生意,她在江南生意开展的还算胜利的,生意也慢慢地做了起来,她要不要乘着这会儿去往江南一趟,也免得秦楚回来,他们遇到尴尬。

于书燕正在筹备着去江南巡视一事儿,关二公子却交代她暂且不要离开巴东郡,最近会能一批大货运来,待这批货处理好再去,于书燕不得不留下来。

出门上街,总能听到百姓们聊到秦四公子的才识,先前聊着陶公子的,转眼也无人提及了。

而此时胡府内,陈君文听到秦四公子中了状元的事,她的脸不由得扭曲,若不是被人害了,她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嫁给一个这么没本事的人,她找不到证据是谁害的她,但她总感觉这事儿与于氏有关系,不然为何她当初一点事儿也没有。

不然今个儿她有可能都是状元夫人了,陈君文想到这儿,恨意更深,于是叫来身边的贴身嬷嬷,交代她给主簿府送去请帖,她要在枫叶林里摆宴,不为别的,就是奔着于氏去的,当年她是怎么在梅林受的辱,如今全部还给她,正好在秦四公子衣锦还乡之时。

到时秦四公子得知自己曾经的夫人在枫叶林里浪.荡,不知道会不会名声扫地呢?陈君文想到这儿,心情大好,这些年受的憋屈似乎有了发泄口。

那贴身嬷嬷很快将请帖送到了主簿府上,是方氏接到的,请贴上在枫叶林里摆宴的主意不是陈君文的名义,更不是胡家的名义,而是知县夫人王氏的主意。

方氏不疑有他,于是将里头的另一张帖子拿出来一看,原来是知县夫人还请了于氏,由她代交。

方氏便叫人将于书燕请了来。

于书燕最几日沉迷于生意上,见方氏寻她,于是匆匆来了。

方氏看到她便叹了口气,她是多么想说她,若不是她当时一意孤行,非要与秦四公子和离,也不至于如今人家功成名就之时,她却一个人在庾县行商,毕竟女子行商世人也不容,几多艰难,这此苦楚,也只有于书燕一个人承受了。

于书燕陪着方氏逛花园,方氏便说起知县夫人的请帖,十日后在枫叶林中,看枫叶吃酒听戏曲,男宾与女眷中间只打了帘子,也算是变相的相亲宴。

方氏倒也没有要于书燕去相亲的意思,她是想着既然已经收到了请帖,便想将于书燕带在身边,与城里的权贵多多结交,以后只有她一个人了,没有了秦四夫人的名头,这些权贵难免已经生疏。

于书燕原本是不想去的,可是看到方氏想让她多认识人的心态,她又不想她为难,何况还是知县夫人的一番好意,于是她收下了帖子,十日后的枫叶林宴,仍旧按着以前的来,于书燕跟在方氏的身边,方氏照应着她。

说起这宴席来,方氏说多半这一次宴席上,秦家是要出风头的,还劝着于书燕想开些。

于书燕点了点头,她早已经想开了。

然而这中状元的消息才传回庾县没几日,这日大清早的,庾县的百姓还在忙碌着,就听到街头锣鼓喧天,不少百姓出门来看,原来新科状元衣锦还乡了,怎么回来的这么快,不过算着时间隔着年底也没几个月,时间上也差不多的。

秦家人听到儿子回来了,早早的带着家人去街头迎接。

于书燕原本在祥瑞客栈看帐本,汪良得知消息,便告诉了于书燕,没有人敢劝她前去,于书燕也没有要去看看的意思,只说与石泉一同正好要去码头,于是上了马车。

汪良看着马车远去,他无奈叹道:“明明想着,偏生又不说,这是要受苦头的。”

汪良身边的小妻子石梅听着,心情很复杂,很为于书燕担心,于是说道:“夫君,可有好法子,我瞧着燕子是还喜欢着的,我们也不知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是我觉得秦四公子不是那负心的人。”

汪良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要不我去找找秦四公子好好说说。”

石梅点头,能帮一把是一把,虽然可能未必有用。

于书燕坐在马车中,听着远处的锣鼓声,马车来到一个岔路口,石泉将马车停住,而后小心翼翼的问道:“燕子,咱们还是去码头么?这儿就分道了。”

第556章 偷偷迎秦楚

对了,往左边去是码头,往右边却是那衣锦回乡的秦楚,秦四公子高中,今个儿回来,整个庾县的百姓都上前相迎了。

于书燕听到石泉这话,莫名动容,她挑开帘子朝外看去,犹豫了一下,说道:“将马车寄存了,咱们去老四的铺子坐坐。”

石泉一听,点了点头,于是将马车寄存了,而后两人下了马车,步行到她老四的铺子里,因为是老熟人了,虽然铺子里也有不少人过来围着看,但他们借着这关系,便上了铺子的二楼起居室。

打开窗户,于书燕从那窗子往外看去,就远远地看到一队人马敲锣打鼓的朝这边来,队伍故意走的慢,便是为了让百姓们看个仔细,十年寒窗苦读,便是为了今日。

秦楚一向受百姓的喜爱,读书时代,便有不少百姓说他有能耐了,何况他拜了盛大儒为师后,名声大振,如今更是不负众望,为家乡争光了。

于书燕从那小窗户里看到那高头大马之上坐着的秦楚,秦楚坐在马背上,满脸喜色,面色红润,人似乎要瘦了些,不过他的身边并没有带着传说中的京城贵女,莫不是他的妻子在京城并没有随同一起回来?

眼看着队伍到楼下,于书燕下意识的往窗户后躲了躲,不想被秦家的人看到。

人群里有人说起那京城贵女的事,都说怕是留在京城了,此时秦家全家人都来了,秦楚在人群里看到,脸上一喜,眼神却是将家人看了一遍,没有看到那个日夜思念的人儿,他不由得有些失望起来。

燕儿还不愿意见他么?

衣锦还乡的喜悦似乎转瞬间没有了,至少上一世回乡,他能在人群里一眼将媳妇儿认出来,这一世她却是没有来呢?

秦楚很失落,面上却是不显,他下马来到父母身边,朝父母跪拜下去,俞氏已经泣不成声,秦有富却是将儿子扶起来,看着这个出息的儿子,秦有富感觉自己在睡梦中真能笑醒。

俞氏将儿子上下打量一眼,直说儿子瘦了,怎么在外头没吃好呢?居然瘦了这么多。

于书燕此时从窗户边露出半个身影,看着秦家人与秦楚团聚时的笑颜,也令她想起上一世,场景是如此的相像,也是在老四铺子面前,那时候她夹在人群里,是公婆上前相认的。

但当时秦楚却还是抱了她一下的,那个时候被这么多的百姓盯着,她怪不好意思,然而事后却被婆母给说了。

秦楚翻身上马,接着游行,秦家人坐上马车跟着,百姓们也是一路追着前去。

上一篇:剑客下一篇:天才少女游江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