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仙儿一听,不对劲,不顾脸上的痛楚连忙看向高望,“父亲可是要出手了。”
高望冷笑道:“你控制不了秦楚,瞧着他最近被你沉迷,却不似在京城里的那些人,秦楚如此睿智,指不定将计就计,与其这样耗下去,不如乘着他在庾县时杀了他,一劳永逸,我们已经耗费了太多的时间,不能再继续耗下去了。”
高望转身便走,瑶仙儿跌坐在地上,心里空落落的,秦公子真的要死了么?
而此时杜志渊蹲身,拿出手帕为妹妹擦去嘴角的血迹,说道:“你不要再骗自己了,你实则已经动了心,你私下里几次三番的害秦四夫人,我不是不知道的,想来义父也看在眼中,你要记得,咱们这一趟留在庾县的目的是什么,你我都知道义父的脾气,如若不从,吃苦还在后头,妹妹,咱们就听是义父的话吧。”
瑶仙儿看着这位兄长,兄长仍旧一脸的温和,她却发现不再是与她一同长大、只会护着她的兄长了,兄长他变了,所以他也是希望秦楚死的吧。
瑶仙儿只好点头,于是杜志渊将她扶了起来,随后两人回了竹园。
那边的才子们还在吃酒,而屋里的秦楚却还在睡觉,杜志渊进来的时候,朝那床榻上看去一眼,随后看到了秦楚的鞋子,他双眸一眯,这双鞋上面有泥,虽然沾的不多。
杜志渊正要上前细看,秦楚忽然又翻了一个身,朝外头来了,却是不由得睁开了眼睛,双眸有些迷茫,看到杜志渊,他似乎才醒来,还带着一身的酒气,身子有些晃悠。
杜志渊只好上前将秦楚扶住。
到了傍晚时分,秦楚才彻底醒酒,起身时屋里只看到了杜志渊,他奇怪的问道:“仙儿姑娘去了哪儿,我明明是入了仙儿姑娘的屋里。”
秦楚说完这话似乎还有些不高兴。
杜志渊却是笑了,“秦兄果然是好酒量,吃了这么多的酒还知道去了哪个房中,瑶仙儿姑娘去前头弹琴了,显是让秦兄失望了,不过秦兄若是愿意在此留夜,想来仙儿姑娘必能如你所愿。”
杜志渊的提议令秦楚有些犹豫,他过了好一会儿,做下艰难的决定,“不成呢,我家那们你们是不知道,我若是在外头过夜,明个儿怕是要跟我闹了,这一次去永安寺也是我家夫人叫了去的,不然都不想去。”
杜志渊一听哈哈大笑,“原来秦兄果然如外头传言的,当真惧内,可是我瞧着秦四夫人也不是不讲理的,秦兄是不是太过草木皆兵,你是男子汉,还管制不了一个妇人不成。”
秦楚听了这话,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却还是起了身,朝杜志渊抱了抱拳,便是离去了。
杜志渊面色淡淡地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双眸微微一眯。
秦楚从风月馆出来,街头已经掌了灯,路上行人却是少了。
秦楚从小二那儿接过缰绳,随后翻身上了马,便催着马上了街,然而他没有直接回家里去,却是往蜀盛镖局去了。
到了蜀盛镖局门口,秦楚下了马,眼神朝街头看去一眼,随后入了镖局,却是在蜀盛镖局吃的晚饭。
第526章 俞氏看到和离书
天黑透了,街上的行人更是少了,秦楚才从蜀盛镖局出来,带着一身的酒气,显然在里头吃了晚饭很是开心。
他再一次上了马,随后往柳树街头去。
只是当秦楚走到一处安静的树荫下,原本就不多的街头静谧的可怕,却是在这个时候出现了数条黑影。
秦楚还没有反应过来,街头忽然来了一队巡逻的兵卫,那些黑衣身影很有些郁闷的连忙避开,转眼失去了踪迹。
秦楚却是快马加鞭来到那巡逻的差兵头目面前,对方一看是秦举人,很是恭敬的抱了抱拳,随后还顺带的送秦楚回了柳树街。
秦楚回到秦家院,于书燕早就回来了,院里因为毛氏的事,好几日没有笑颜,又时不时传来生哥儿的哭声,也是令秦楚有些头痛。
回到东厢房,却是看到媳妇儿似乎有些不开心,此时正坐在桌前看书,见他进来,便放下手中的书看向他,闻到他身上的酒味便皱眉。
“你今日查得怎么样?”
于书燕相问。
秦楚却是顾左右而言他,只说街头有些乱,劝着媳妇儿天没黑就得回家,身边多带几人,有石泉帮她赶马车,挺好。
于书燕越发觉得他奇怪,便问道:“你是不是去了风月馆?”
秦楚不答,却是在桌前坐下,“我家燕儿在看什么书。”
“秦楚,我知道你去了风月馆,不过也没有关系,我并没有要责怪你的意思,如果你要是有喜欢的人了尽管告诉我便是,我不会阻止你半分,只要求你将那份和离书还给我便是。”
秦楚看着一脸严肃的媳妇儿,颇有些头痛,上前将媳妇儿拥入怀中,吻了吻她的额发,说道:“再等几日,我必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也就在这两个月以内了,两个月后我便要赴京赶考。”
于书燕也正因为秦楚要赴京赶考,所以一直忍着,她看着一脸深情的秦楚,心又软了,没有再逼他。
原本于书燕想与秦楚讨论一下刘家布庄刘老夫人可能与风月馆的瑶仙儿是一伙的,秦家的药方子就是刘老夫人给的,然而看到秦楚这样,于书燕说不出来了,她该找到证据,然后让秦楚心服口服,瑶仙儿并不是什么好人,她只是在秦楚面前装好人罢了。
接下来两日,秦楚却是不出门了,这让于书燕有些意外,不过她还是像往常一样去铺里头照看着,石泉却一直盯着那刘家的动向,这边石梅已经在准备着腊月十二嫁入汪家为新妇。
新嫁衣已经准备好,是许三娘亲手做的,小石头一起刺绣,新嫁衣很漂亮也很华丽,自从石家兄妹两人的户籍从杨家的独立出来后,杨家人倒是不敢过来闹事儿了,尤其他们还害怕汪良。
汪良是秀才出身,真要上了公堂,人家秀才身份不用下跪,又能说得条条是道,便是知县大人都会高看两分的人物。
杨家人不敢闹事儿了,不过石梅的婚事,杨大山夫妻还是要来的。
就在这几日,伍氏居然送来几床新被,将东西一放下便走了,石梅毕竟是伍氏照看着长大的,做为长辈准备几床新被也是一种祝福。
石梅收到了舅母的被子,心情大好,也打算成婚的那日,盼着舅舅一家能来,表妹尚未成婚,将来若能帮上自然也得帮上的。
转眼过去五日,一直呆在家中不出门的秦楚却是收到了请帖,送请帖来的是杜志渊的书童,是吕氏接到的帖子。
那会儿于书燕也已经从铺里早早的回来了,正好看到。
这几日秦楚总是叮嘱于书燕将铺门早早的关上,天不黑就得回到秦家院里。
秦楚看到请帖,也没有什么表情,第二日便准备出门,于书燕为秦楚理了理长衫,送他出门。
今日去的是梅林诗会,于书燕回屋里也换上一身湘妃色襦裙,随即也出了门。
俞氏正好从后院里出来,见四儿媳妇也出门去了,随后他便来了大媳妇的房中。
这会儿毛氏还在床上休养,看到婆母,她抹了一把眼泪,俞氏上前握住她的手,说道:“今个儿可还痛?”
毛氏其实在止了血以后便不怎么痛了,今个儿其实都可以下地了,但是她不愿意下地,心里头难过,只道有些不舒服,俞氏便是更加内疚。
这会儿二媳妇从外头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吕氏看到婆母,连忙说道:“娘,外头有人来送信,那人将信塞到我的手中便跑了。”
俞氏疑惑不解,她从二媳妇手中接过信,展开看了一眼,随后合上,却是起身出了屋,屋里两个儿媳妇一脸的奇怪。
俞氏回到正屋里,她再次展开信细看,看完后,脸色极为的难看,随后俞氏将信收好,却是出了正屋往东厢房走去。
东厢房的内室,俞氏很少进来过,尤其是在四房夫妻不在家的情况下,她虽是婆母,却不喜欢背后去翻儿子的家,但今日不同,她今日心情可不好。
很快俞氏将内室和外室都找了一个遍,什么也没有找到,她又觉得那信里头不可信,可是她又觉得这事儿或许也不假,回想起四房夫妻近段时间在一起的样子,以及四媳妇总是闹着和离的心态,信上所说必不是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