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番外(253)

一家不过六口人,那杨父叫杨然,儿子叫杨焱,生下一双儿女,在史氏的安排下住到了东市的小院内,杨家人很是感激,他们这一次天不亮便从那大山里出来的,事实上那先前强买皮子的商户已经带人来了,他们家是住不得了。

第352章 送走秦楚

一入院内,史秋英却从怀中摸出一张文书放在桌上,却是要求杨家父子了为她做长工十年的文书。

杨家父子脸色有些不好看,他们向来自由惯了,原本是山里头的猎户,若不是惹下了祸端,也不会听了她的话,跑来城里避着。

史秋英却笑道:“你们大可考虑一下,毕竟我有一桩生意要做,正要用到人,我也不想用不忠心于我的人,至于你们遇到的麻烦,你们若是不同意我自是不管了。”

“要你们虎皮子的不是别人,正是镇上的恶霸黄家人,他们干尽了坏事,可不止是夺人皮子的事,而是你们两人的本事,有本事弄到虎皮,何不将你二人圈养起来,以后弄到的皮子便都是他的,指不定还赶你们入山专门弄老虎皮子。”

史秋英这几日倒是查清楚了,其实也只是叫银叶回去问了问,毕竟同在一个镇上,她父亲更加的清楚,镇上发生点什么,都很难逃过她父亲的耳目。

那杨家父子听到这儿便没有半点脾气了,不过是一张皮子,他们却被逼的离开家来到城里避难,便是想到了这一点的,对方若只是要这一张皮子,他们大可以给了对方便是。

可是对方知道了父子两人的本事,自是不会再让两人好过的,他们得罪不起,原本想拿着皮子来城里卖个好价钱,便带着一家人往更深的深山里避着去,可是那样的话,他们一家人也危险,深山老林里本来便有野兽出没,他们父子两人日夜守着也难免出现意外。

这会儿史秋英点明出来,杨家几人都沉默不语,最后父子两人只好同意了,以后有了史家相护,不过是做十年的长工,不是卖了身,他们忍一忍就过去了,还能在城里扎下根来。

史秋英见两人按下手印,心下一安,便说道:“我有一个生意门路,你们且听好了……”

史氏小声的说了一遍,在场的杨家人听到后都呆住了,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她,这样也能做生意?

史氏却是交代杨然去外头在四城区的市场都寻上好去处,她自有安排。

交代好后,史秋英带着银叶走了,杨家人却在小院里安置了下来,十年长工的条件换来一处城里的院子,以及解决了眼下的危机,也算是值了吧。

接下来,庾县城里四城区的市场忽然置办了一处茅房,茅房不大,但是里头很是干净,还有专门的人打理,外头的行人也好,当地的街坊也好,都可以来这处上茅房。

茅房里不但收拾干净,里头还会放上香叶子,异味都少了,方便了不少路人,而且这茅屋修得好看,远远看着不像是茅屋,反而像别人住的房子似的。

这茅屋晚上是关着的,白里开放,会有人照看。

一时间在四城区都传来佳话,许是哪位老爷心善,给大家伙的行方便,他们这些做商贩的,还有出门买东西的行人,都解决了这三急之事,当真是好人。

不知不觉这善名还传扬了出去,不仅来往的商人与行人在这儿方便,便是本地的街坊也愿意去,里头能得到香叶,又收拾的干净,比家里的茅房好的多了。

而杨家几口人却是管着这四间茅房的,说起来还不相信,谁做生意是做这样的生意的,简直不好开口,不过博得了一个美名是真的。

史秋英也不出门了,她全由杨家人出面。

不过半个月过去,那杨然便上门找东家了,茅房的粪水满了,他们该怎么办?

史氏却是先前问过公公的,秦有富说了他平素下地施肥的法子,为了不使家中太过脏乱,他向来会带着几个儿子拉来一些硬土将这些脏物填上,变成肥土,随后便将这肥土运去地里。

于是史氏便这么安排着杨家,杨家父子便去忙碌着了。

银叶有些担忧这生意不好做,想想就不舒服,何况她家姑娘还是从小娇生惯养的,便不曾下过地,如今却做起这生意来,外头人要是问起来,他们都不好说。

史氏却不当一回事,她在家中逗弄着生哥儿,像是什么事情都不曾发生过。

无宵过后,秦楚去了福城,原本早去几日的,秦楚在家里拖了几日,他陪在自家媳妇身边,劝着媳妇儿跟着他一同前去,显然没有成功,他有些不舍,俞氏却是要看不下去了。

为了一个女子,连学业都不顾了,还是俞氏赶着自家儿子出门,才选了日子出门,不然得出了正月才启程。

于书燕却是有些好笑,这一世的秦楚如此粘糊,与上一世完全不同,再这样下去,她都要恨不起来了,与其这样,还不如他赶紧离开的好,免得她把持不住。

秦楚走的这一日,于家院里的人也上前相送,俞氏却是叮嘱着儿子在府学里好好读,仔细听盛大儒的话,不要再想旁的,家里自是不必他担心的,也不必有事没事的往家里赶,家里这么多人,还少了他一人记挂不成。

秦楚看着于书燕,眸里有不舍,那模样比他当年要赴京赶考时还要浓烈,像是想要上前抱住她,将她一起攥走似的,于书燕不由得往自家母亲身边靠了靠,还不快快走喽。

秦楚看着自家媳妇那嫌弃的眼神,很是受伤,嫌他粘糊,他也没法子,这一世的媳妇不让人安生,总感觉她随时都会离开自己,对他是没有半点留恋。

终于送走了秦楚,俞氏拿着手帕抹眼角,于书燕却是落后几步,待秦家人都回院了,她却是转身回了娘家。

许三娘想要说说女儿,怕亲家说闲话,于书燕却先一步开口,“娘,我还要去铺子呢,便不必再回去一趟,我都准备好了的。”

于是于家便没有催她回去,一家人上了马车便往旺兴街头去了。

于书燕在布庄里帮了半日的忙,布庄生意稳定,每天赚下的银子也不少,黎劲带着的车队还没有出门,关九的船快要到了,这几日石泉都有在码头注意着的。

第353章 一个好商机

她下午想去青松街的祥瑞客栈看看,也不知那边的生意如何,这开年的走商不少,有不少便是没有回家乡过年的,这会儿拉着货有的走陆路,有的走水路,个个都是忙碌的,客栈的生意也便跟着好了。

于书燕安排好布庄里的生意,吃过午饭便要去青松路,周寅也跟着她出来,于是两人一人一骑,便上了街。

到了青松路,就看到不少铺子生意都很好,便是她家铺子对面的客栈与酒肆生意火爆。

于书燕和周寅到了客栈门前,汪良迎了出来,他看到她便小声说道:“于东家,今日来了一个奇怪的商户,你且随我来。”

于是汪良忙将两人迎进三楼的一间客房外,他的脚步故意在客房外停留了一步,接着便推开隔壁的门,将两人迎进去,转身将门关上,接着来到一处花瓶前,将那花瓶搬开,又挑开挂画,打开暗格,里头露出一个小孔可以看到隔壁的客房。

于书燕看到汪良一系列的动作惊了一跳,他什么时候在这儿弄了这么一个小孔的,这岂不是隔壁屋里的动静都尽收眼底了么?此事若是传出去,客栈的名声就没有了。

汪良却并没有说话,反而看了一会儿便直起身子,回过头看向于书燕,让她上前看一眼。

于书燕也好奇,便站在汪良的位置,透过那小孔朝对面看去,只见这儿看到的正是对方的客厅,里头八仙上还有香炉,客房里很雅致,汪良所说的那位客人正好坐在桌前,此时手里拿着一个小香袋。

此时那客商正从那小香袋里出倒出一物来,只见那些东西倒出落在盘子中,于书燕看到了后便是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这不是珍珠?

此人竟然手中有珍珠,而且从那小香袋里倒出来的,瞧着有上十颗,却每颗大小相同,很是漂亮。

眼下她隔得远,看不太真切,若是这些珍珠是真的,那么此人便是珍珠生意人了,也不知是南珠还是东珠,要是南珠的海水珠那可是有好价钱的,她前一世记得不少,南边沿海一带,会有渔船下去捞珍珠,为此还生成了一批这样的百姓,他们叫这样的人为海人。

上一篇:剑客下一篇:天才少女游江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