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娇妻作死日常+番外(189)

许氏听了心想着明个儿与女儿私下里说说,女婿既然来了这边院里就不能往外推,何况自个儿不去端洗脚水还嫌弃烫,也只有女婿有这样好性子惯着自家女儿。

于书燕可没想到她母亲听了去,她刚才只是随口一说,反而跟秦楚说话从来都不客气的,这会儿她正想着事儿,也没有在意。

秦楚探了探水的温度,说道:“这会儿不烫了,燕儿先洗。”

于书燕终于从那书写中回过神来,她看向秦楚,颇有些疑惑,“我这么凶你,你不生气呢?”

秦楚一听,原本还有些委屈的心情转眼就没有了,媳妇儿也知道自己最近很凶呢?是不是因为他陪着母亲回了对面院子的缘故?

秦楚点头,“有点儿生气,但是我是男人,岂能与小女子置气。”

“你说我是小女子。”

于书燕赤着白皙的小脚踩在木盆里,接着起了身,就要去对付秦楚,秦楚却叫她小心,可别摔着了。

于书燕抓住秦楚的衣襟问他,“谁是小女子?”

“你喽,动不动就生气。”

“你才是,你才是。”

于书燕气着了,没想脚下一滑,直接扑秦楚怀中,秦楚皱眉,“这么迫不及待,有些口是心非。”

“你……”

于书燕憋得脸通红,她又不是故意投怀送抱的,想来秦楚也看得明白,还故意笑话她。

“你明个儿别来了,呆会婆母又生气了,你现在是越来越大胆了,敢光明正大的来我这边。”

“为何不可,你是我媳妇,我陪娘吃过晚饭,与她说了会儿话,聊了聊今日的课业,让我母亲别担心我的学业后,我便过来了,想来娘也知道我的心在这边院里呢。”

于书燕听了有些不对劲,秦楚这么勤快的往这边跑,先前至少还等着婆母和大嫂睡下了才过来,如今却是光明正大的,婆母也没有找上门来,更没有阻止秦楚,不对劲啊。

“母亲没生气?”

“并没。”

秦楚却是抱着她坐下,接着说道:“娘心里似个明镜,她知道我与你的感情,也知道阻止不了我,倒不如遂了我的愿,我还能乖乖回去吃晚饭。”

可不是这样的,婆母怎么可能这么大度,于书燕看着一脸轻松的秦楚,她也不好说什么了,想来婆母容忍了她开铺做生意,也容忍了秦楚过来,想必她不久便有大动作了,许是打着那和离书的主意。

她应该很快便能离开眼前这个负心汉,以后再没有人给她倒洗脚水,也不会给她捂热脚,更不会有人教她功夫,陪她骑马,买好吃的酥糕给她吃。

没想到成婚才一年,她居然这么快就习惯有他在身边,心里骂着他负心汉,却一次又一次的容忍他融入自己的生活,容忍他巴接她爹娘,然后得了她爹娘的欢心。

这一夜于书燕有些莫名的睡不着,竟是失眠了一夜。

第263章 请帖

果然如石泉所料,汪良带着三位管事的回来了,这一次算是第二次出门行商,很顺利的又将那布料给卖完了。

汪良看到于书燕便告诉了她一个好消息,与常德府那边的布商已经定下来了,对方瞧他们的交期很准时,便听了于书燕的话,立下了字据,定下了价格,以后只要派一个管事的跟着一同前去便行了,他们四个人便能轮流着去,其他三人还能留下来做些别的事。

正好于书燕有生意要做,汪良带来的可是一个好消息,她带着汪良几人去了青松街看那酒肆,几人站在厅前,汪良有些不敢置信。

才短短几日功夫,东家又得到了铺面,这一次倒好,直接得了一间酒肆。

于书燕问汪良,“咱们做什么生意好呢?酒肆和客栈,你觉得哪样更好,如若成了,以后我赚了银子便在各地都开上。”

汪良一听,心神一动,便说道:“若开酒肆,必要有好厨,先前这处酒肆能远近闻名,想来厨子请得好,而且有些菜式都是有独家秘方,咱们从来没有开过酒肆,恐怕有些不妥当。”

汪良想了想,看向其他三人,此时黎劲开口,“东家何不开客栈,这一趟我们走陆路去常德府,感触颇多,若是东家将来必定在其他各地都开的话,那便是客栈无疑了,以后不仅方便了自个人,而且这三教九流的信息也好打探。”

于书燕一听,心思一动,倒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虽然她打探这些消息也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客栈比酒肆方便,不必费心请厨工,她不必要求什么菜式秘方。

“那就开客栈好了,这周围有几间客栈,我最近也有打听,他们的生意极好,此处靠近码头不远,想来下船-上岸的商人,多半便会在这儿住下,再在城里游玩几日。”

于是他们几人达成一致,既然要开客栈,那前期的准备少不了,好在下一批货,汪良与另两位管事的不必出门,由黎劲带着人马去常德府。

这一趟赚下不少银子,于书燕将那些银子收了起来,便让几人先在柳树街的管事院里休息两日再说。

于家院的晚饭时分,于书燕将这些管事的都叫了来一起吃饭,以后管事院里置个厨娘帮忙,也免得他们回去晚了连饭都没得吃的。

饭桌前,汪良说起出外行商的一些趣事,于书燕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她还没有真正的出门行过商,前一世她不会功夫,也不会骑马,又有婆母管制,自己的性子也被磨平了,一心只围着秦楚转,以他为天以他为地,天地之间再容不下别的事。

如今她看透了,也因为前一世丰富了人生经验,知道哪些生意赚钱,便终归不曾亲自去过,倒是令她新奇,很是想去一探。

于家人听着汪良讲的事迹,都忍不住砸舌,想不到外头如此风险呢。

汪良几人这一次出门跟在一队大货商之后,交了一些同行相护的银子,没想到这些大货商反而最容易被山上匪徒盯上,他们好在与这货商撇清了关系。

事后又有镖师出面,亮出镖局的牌子,才得以通行,不成想他们这一队反而成了那些小走商队的亲睐,反而愿意出银子给他们一路相护着前去。

所以说这一趟他们连镖银都赚回来了,于书燕都不知道怎么说汪良了,他的确不适合读书,更适合做生意,不管什么机会到了汪良手中都变成了商机,极为灵活,她与他说话都感觉了出来,此人反应很快。

一顿饭吃得很欢喜,送几位管事的出门,于书燕在院门口没想看到了正出门等儿子从县学回来的俞氏。

俞氏就看着这几位管事的从于家院里出来,接着过了街,就进入了他们家隔壁院子,她呆了呆,有些疑惑不解。

说起为这一支走商队秦家人还不知道呢,先前俞氏心情不好,于书燕也不好火上浇油,如今被俞氏看到,她心里还有些发毛,婆母不会更生气了吧,如若她看到这些人还不生气,那她就猜对了,她是要真的准备和离书了。

俞氏朝于家院看来一眼,见老四媳妇没进去,她理了理衣裳转身便进院子,还将院门给关了。

院子内,毛氏正在学点茶,俞氏朝大儿媳妇看去一眼,发现老大媳妇的手法很正确,今个儿才学的,倒是聪明,这么快便学会了。

于书燕这一支商队的事俞氏果然知道了,便是秦楚从县学回来后被俞氏叫去堂房前问出来的。

俞氏没想到老四媳妇如此会做生意,一年不到,不仅开了铺面,还建了一支商队,这是要做大生意了么?

俞氏气得不轻,于家是彻底的沦落成商户了,连先前的猎户都不如了,而且看着老四媳妇赚下那么多的银子,俞氏心头也是不舒服的,看来是时候得到儿子的和离书了。

日日与儿子在一起,她得想个法子弄到手不可。

这日早上,秦家的长工匆匆入了院子来禀报俞氏,知县夫人送请帖过来了,被他拦住,这会儿就在秦家院门外。

俞氏这些日子一直派长工守在路口,就是为了拦住那些给老四媳妇送请帖的贵夫人们。

这不终于拦到了,而且还是知县夫人派人送来的。

俞氏很是激动,她对着镜子理了理发髻和衣裳,便匆匆出了院门,从对方手中接过请帖,对方见她果真是秦老夫人,便放心回去禀报去了。

知县夫人许久不曾请宴,这一次她请的人都是相熟的几人,于书燕陪她打了一场击鞠赛,很得她的欢心,自然这小宴席也不会错过她。

上一篇:剑客下一篇:天才少女游江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