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事后,俞氏也挂着家中的事,马上年底了,她也不能一直留因县城,便带着毛氏回村里去了。
于书燕却想着在年前将铺面和院子都布置好,今年个于家人都在县城里过年。
而从县城里住了多日回来的毛氏却是在于书燕的手中落下了二两银子,她一回到秦家院,第二日便偷偷地回了一趟娘家,将那二两银子交到母亲毕氏的手中,便说起这一次去县城里看到四房过的生活。
并将四弟妹在码头卖烧饼赚下不少银子的事说了,她想用这二两银子做本钱,让爹娘同意大哥去码头卖烧饶赚钱。
毕氏一听,有些动心,想不到女儿不过是去四房家里做了一段时间的厨娘,就落下了二两银子来,庄户家中一年一家人恐怕也落不到二两银子的现钱,看来这四房是真赚了银子。
于是毕氏听了女儿的话,告诉了当家的,接着一家人在一起说起这做烧饼一事,话说毕氏会做烧饼,到时她每日大清早的将烧饼做好,让儿子挑着担子去码头卖就是。
然而毛俊生一听,脸色立即不好了,“爹,娘,我以前都是在读书,虽然考不中秀才,可是怎么说也是个童生,你们现在却让我放下书本,挑着担子去行商,要是被我的同窗见了,还不得笑话我,再说这担子这么重,我不但得挑着,还得一路走去码头,那得多辛苦。”
毕氏一听,又心疼起儿子来,于是看向女儿,毛雯玉看着大哥,想起上一次大哥差一点没命,也跟着心疼起来,于是从头顶拔下银簪交给母亲,说道:“那就给大哥置办一辆牛车,这样大哥赶着牛车前去,过不了多久,便能将本钱赚回来了,到那时大哥再给我买支银簪便是。”
毛俊生一听,高兴了,立即叫好,于是毕氏收下女儿的银簪,又问起女儿可有吃药,肚子可有动静,最后又劝着女儿一定要好好孝敬公婆,秦家将来一定会发达的,到那时他们毛家也跟着一荣俱荣。
毛雯玉点头,她自是知道,她自己嫁给大的做媳妇,在家中地位还不错,只是这肚子却始终不争气,令她很是难过,甚至连着母亲提起此事,心里头都不舒服了,吃了这么多年的药,费了不少私房钱,结果也不见效果,真是令人费解,莫非她今生都不会有孕了。
第147章 石泉守夜
思及此,毛氏便心情不好起来,若不能有孕, 她还不如去死了算了。
毛氏在娘家吃过午饭,便匆匆回秦家院去。
毛家果然当了女儿的银簪,给儿子买了辆牛车,可是牛无人喂养,于是一向不怎么出门也没有干过农活的毕氏开始学着放牛。
而毛俊生却真的学着去做烧饼的生意。
第一天赶着牛车去了码头,去得还早,他从牛车上下来,将烧饼搬出来准备卖,那码头上的苦力个个朝他看来,接着却是笑了起来,“又来一个卖烧饼的,也不知他们这生意怎么做的,那石家兄妹卖烧饼,天天都有剩的,可是他们还天天都来。”
“这几日也不知做什么去了,倒是没有来,不过这生意可不好做,剩下的烧饼都划不来了,也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
这会儿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得毛俊生七上八下,他本来是位书生,自上次差一点被征了兵役,毛俊生便越发怕死了,再加上家中父母对他失而复得,也是宠的不行,便什么都由着他。
毛俊生站在马车边,恨不能马车能将他挡住,免得被同窗好友看到笑话,可是想起妹妹带回来的二两银子,还有说那码头生意的前景,他又动心了,于是硬着头皮守在这儿,也不主动叫卖,人家来买,他还有些扭扭捏捏的放不开。
结果一日下来,也没有卖出几张饼子,反而被人饥笑了一日,读书郎面皮薄,毛家本是书香门第,毛夫子在村里头远近闻名的,毛俊生越想越是生气,于是不待天黑便收起摊子,赶着牛车回去了。
石泉在家里养病十来日,这会儿又活蹦乱跳的了,于是兄妹两人又开始准备烧饼往码头去,眼下正是年底,算着日子,关家的船队快要到了,他们要更加的留意才是。
而于书燕这几日那了几位旺兴街头东家商谈,都没能拿下铺面,却在这个时候,胡家的管事无意间听到秦秀才的娘子在找铺面一事,于是便同胡耀说了。
毕竟他们家公子与秦秀才还曾一同蹲过牢房,这案子还是这位秦家娘子查出来的,胡家人感激。
正好胡家在旺兴街头有铺面,于是叫管事的给于书燕去了帖子,于书燕这日带上石泉兄妹一同来赴胡耀的约,在庾县最大的酒楼,于书燕为了怕引起误会,便穿上了男装,与石家兄妹变成三兄弟,三位少年郎出现,胡耀呆了呆,忽然想起一事来。
上次他不是在街头遇上过这般模样的于氏,所以说当时也是她了?
于书燕上前坐下,见胡耀那神情便知道他想起上次在街头见到她的男装打扮,她也不避着,以后她要做生意,必定也是这男装示人,避不开的。
胡耀二话不说便将自己在旺兴街的铺面说了,问她要几间,于书燕却只要了一间,她初次开铺,资金也不够,话说这一次关九的布料货银,还得用他的粮食货银来抵付,好在那五位商家只要去通知一下便能将货拿走,这一次她不打算卖入孙家,全部由这五位东家分销。
胡耀也不多话,便叫胡家管事的将字据拿来,当场就将铺面租给了于书燕,合着于书燕寻了几个月的铺面,都不及胡耀出手来得快。
于书燕呆了呆,见胡耀如此爽快,她便请了胡耀吃饭,毕竟是朋友之妻,宴间胡耀也不多话,眼神也坦荡,虽然对于书燕的男装打扮很是欣赏,却也没有逾越之举。
一顿饭吃完,于书燕三人送走胡耀,接着三人欢呼起来,于书燕说道:“接下来他们两就在码头好好等着,不管如何,只要关家的船队一来,咱们的铺面就能开张了。”
石泉立即应下。
接下来石家兄妹拉着烧饼在码头寸步不离的守着,只是令两人没想到的是,除了他们卖烧饼,码头上还多了一人卖烧饼,对方穿着一身长衫,一看就像个读书郎似的,人也长得俊郎,如此模样怎么跑来码头卖烧饼了?
何况这烧饼生意根本不好做,他们兄妹两不过是寻份事掩饰一下,他们主要还是为燕子寻商机的。
一日下来,石家兄妹却发现对方并没有卖出几个烧饼,还一脸的不情愿,这些苦力工,个个身上有浓浓的汗味,人也比较粗鲁,这位卖烧饼却有些嫌弃了。
天黑了对方就赶着马车走了,一看样子就像是回去交差似的,石家兄妹不过多看了一眼,也没有理会。
接下来几日,石家兄妹都看到了那人,仍然没有卖出吃食,人却在那儿坐了一日,天气凉了,这么守在码头边,还挺寒冷的。
石家兄妹朝那边看去一眼,看到他缩成一团,既不好好叫卖做生意,也没有打算回去,就这么傻傻的呆在寒风中,倒是令不少苦力笑话了。
石梅忍不住说道:“这人莫不是第一次做生意,不会看的么?这生意不好要么换吃食,要么换地方,再不好,就该转行了。”
石泉一听,摇头,“此人怪异,咱们还是别理了,想来今日关家船队快到了,算着日子差不多了,今晚我便不回去了。”
“哥,你要留下守夜么?”
石泉点头,石梅却有些心疼,可是为了做生意,他们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于是劝着大哥将棉袄子穿上了,将自己裹紧一些,可别因此而生病了。
石泉应下,兄妹两人有商有量的,遂不知对面坐着没一思动静的毛俊生却尖着耳朵将此事听到了,看着这天气快要下雪的样子,而这位大哥却留在码头守夜,此事透着蹊跷。
再看两人每日来卖烧饼,也没有见他们卖多少,这生意着实也不好做,便是这两兄妹如此勤快,不也就是这样子,可是他们却日日都来,莫非他们两人不只是做这门生意。
思及此,毛俊生动了心思,心想着夜里也一并留下,倒要看看他们在做什么行当。
天黑了,苦力都回去了,码头的船也没有了,转眼热闹的码头变得空空荡荡的,而石家兄妹却收拾好摊位,石梅赶着牛车往城里去,石泉却揣着几张烧饼在码头的石板上坐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