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
因为联系一次不容易,所以苏小暖给他写了一封超长的信。
信中说了她开了玻璃厂,还有后来对付几位行首,又跟褚苏一块合作售卖玻璃的事情。
除了这些正事,她还用大篇幅写了孩子们的情况。
宸儿一心研究医术和武功,璟儿这孩子则是对算账做生意很感兴趣,当然,医术他也没落下。
楚幸偶尔会出去做自己的事情,但是大部分时间,他都待在院子里,跟宸儿和璟儿在一块儿。
到最后,苏小暖又说了她自己的情况,大概就是现在的日子虽然很忙,但让她觉得十分充实。
总之,一切都好,让百里瑾不要挂念她。
百里瑾看到后面,眉眼间的温柔浓到化不开。
他仿佛能想象得到,小暖写下这些字的时候,神色间的俏皮灵动。
不挂念他们母子三个,怎么可能呢。
他抬手,划过纸上面熟悉的字迹,思绪不知不觉中飘到了很久远的过去。
记得第一次见到她的字,是在一辆牛车上。
那时候,她写了话本,想要拿到集市上去卖,他跟她一起去了,在路上看到了她写的东西。
字体娟秀整齐,行文流畅,故事曲折生动。
是他生平头一次看那么跌宕起伏的文章,看完之后,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那个时候他就知道,眼前这个小农女,绝对不一般。
果然,后来的情况也验证了他的猜测。
初遇之时,她家里过得贫寒,还有拎不清的父亲长辈,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到后来,在她的带领下,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
小暖救了一家人,也救了他。
要不是她,他或许早就在一次刺杀后,死在山上了。
就算侥幸活下来,后半辈子他也会一直生活在阴暗中,永不见天日。
还好有她在。
百里瑾回味了好半晌,把信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最后才小心翼翼的将信收了起来。
曾经他驻守边境,小暖也给他写过很多信,那些信到现在他都好好收着,一封都没丢。
百里瑾不方便写回信,主要是因为使团有很多人盯着,如果写信的话,很容易暴露小暖的身份。
苏小暖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不会强求他回复。
反正,只要她的信,他收到了就好。
刚结束商行大会那几天,有不少人都去了玻璃厂所在的庄子外面试探。
苏小暖全让东门给打了回去。
渐渐地,那些人也学聪明了,不再敢去庄子附近打扰,改为高价收购玻璃,想要自己研究出怎么做。
更有甚者,开出了一千两一块的价格。
苏小暖生产出来的玻璃,除了留下来自家用的,全部都交给了褚苏来处理。
这是合同上面要求的,如果她私下里卖给别人,哪怕一块,也算是违背了契约。
所以她自然不会把玻璃卖出去。
反倒是褚苏请人来问她的意思,问要不要把玻璃卖给那些商人。
之前的玻璃全部被卖给了权贵,那些权贵不缺银子,商人们自然没有办法从他们那里得到玻璃。
唯一的路子,就是来求褚苏。
褚苏作为商人,信奉的向来是唯利是图的行事准则。
不过这涉及到玻璃的制造工艺,他还是应该问一下苏小暖的意见。
“卖,为什么不卖?我们卖给权贵的价格也没这么高吧,有银子不赚是王八蛋。”
手下人把原话传给了褚苏。
褚苏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抽了抽,他没想到, 看上去成熟缜密的苏婉儿,居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不过既然她都不担心制造工艺泄露出去,他就更不需要担心了。
第十八章 原料
褚苏心想,想必制造玻璃的难度不小,只靠研究成品是研究不出来的,所以苏小暖才会这么大胆。
于是只要有人上门,高价求买玻璃,褚苏直接就让人卖了。
那些买到玻璃的商人,都纷纷觉得自己赚大发了,没有一个心疼这点投资的。
只要他们也能掌握玻璃的制造方法,以后多少个一千两赚不回来?
隔了两日,东门再次来报:“主子,很多人在打探农庄那边用了什么原料。”
农庄内部守卫森严,运送原料的路上同样充满了戒备。
不过还是可以通过一些细小的线索,来推测出到底运送了什么东西。
在遇到跟钱有关的事情上,这些商人们的头脑都转得很快,并且心思是异常坚定的,根本不怕苦累。
“打探就打探吧,随他们去,不过表面上还是要做出加强防备的样子。”苏小暖叮嘱道。
“知道了。”
东门退下以后,运送原料的路上,又多加了几个人做护卫。
那几个商人更来劲了。
头盔了大半个月,他们终于找出了农庄主要用的原料。
可结果却让他们大惊失色。
“沙子,油,贝壳,海藻,这都是什么东西?”为首的人一头雾水。
“我们不会是被骗了吧,这些东西怎么可能做得出来玻璃?”
“是啊,可我们盯了这么久,确实没见到有人运其他东西进去。”
“难道是在地下偷偷运的?我感觉做玻璃肯定要用水晶。”
“那我们也没看到这些东西运出来啊,到底去哪了呢。”
这边的商人们都是一头雾水,那边褚苏也在思考。
他在这几个商人中安插了自己的人,自然也就轻而易举地得到了他们辛苦了半个月的成果。
这就是他跟其他商人最不一样的地方,别人冒风险累死累活,他动动手指就能获取他们的利益。
看着纸上写着的几种原材料,褚苏疑惑地皱起了眉头。
他用食指轻轻摩挲着自己的下巴,这是他每次思考的时候,都会做的动作。
这些原料进了农庄以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这一点他比谁都要清楚。
运出来的东西,就是玻璃。
唯一的解释就是,玻璃确实是用这些东西造出来的。
可,怎么可能呢?
这里面没有哪样东西跟玻璃有任何相似之处。
褚苏没学过化学,当然就不知道化学的威力,可以将东西变成另外一个全新的样子。
“沙子都是在旁边的一座石头山上挖的,并无任何特别之处。”
“贝壳海藻也都是郓城周围很经常有的东西。”
“到底是怎么做成的呢?”
那些商人的动作,一直都在苏小暖眼皮子底下。
她自然也知道,他们知道了农庄要用的材料。
不过只知道了材料,离真正做出来,还差得远呢。
其实那些材料,并不全都是用来制作玻璃的,还有一部分用来做一种新的东西。
试验了无数次,终于成功了。
苏小暖拿上一份成品,稍微易了容,直接找上了褚苏。
“褚老板,这次我过来,是另有一样东西要跟你合作。”苏小暖开门见山地说道。
之所以把生产这两样东西的工厂都放在一个农庄里,一个原因是方便管理,另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混淆视听。
让别人猜不出来,哪样东西是为了做什么东西。
反正农庄足够大,而且她不需要生产太多东西,只需要够那些贵族们用就够了,所以就不需要养太多人,两个厂子在一个农庄里绰绰有余。
“是何物?”褚苏好奇地问道。
每天跟他有合作的人没有上千也有好几百,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跟他直接见面。
目前看来,只有苏小暖能随时见到他。
褚苏有预感,这次她要拿出来的东西,绝对不比玻璃给人造成的震撼小。
“敢问褚老板,平日洗手用什么东西?”苏小暖没有直说,而是问道。
褚苏心中疑惑,噢不过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了:“皂团。”
这里的皂团,是把皂角打碎,再加上各种香料,混合在一起以后,捏成大大小小的团子。
跟现代所谓的皂,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去油污的能力更是赶不上。
“皂团用来清洗,好处是有香味,坏处是去油能力很弱,我说的可对?”苏小暖说道。
褚苏点点头,“的确,皂团确实洗不掉太多油污。”
他这种养尊处优的人还好,若是经常需要在灶台边上打转的人,稍不小心把油弄到衣服上,或者身上,就会很不好洗,只能用淘米水勉强洗一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