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上奏指望启明帝收回圣旨?
李县令不是个天真的人,知道这不可能!
难不成带着凤庆县这几千百姓反了启明帝?
这更不可能!就凤庆县这些老弱妇孺,还不够天璇国将士塞牙缝的。
但反了启明帝这个念头虽是随意起的,却让李县令想起宋大夫来的时候,带的是首辅陆曜的文书。
为何带的是首辅陆曜的文书?为何启明帝知道这事就下旨要火焚瘟疫之人?
李县令如今才二十五岁不到,身后也没有什么背景,能凭一己之力坐上凤庆县县令这个位子就表明他并不是愚蠢之人。
他隐约猜到启明帝和陆曜之间可能产生了隔阂,而陆曜甚至还有了其他心思,否则也不会以他陆曜的名义来救治凤庆县的瘟疫。
但无论陆曜起没起什么别的心思,凤庆县的瘟疫能得到救治都是陆曜的功劳。
据宋大夫说,救治瘟疫的药方是陆曜的夫人给的,药材是陆府的管家采购的,就连护送宋大夫到凤庆县都是陆曜的人。
所以凤庆县百姓真正应该感恩的人,也是陆曜,只是先前他和宋大夫都理所当然觉得这一切都是启明帝的安排。
这么一想,李县令对启明帝的孺慕之情就少了几分。
无论启明帝和陆曜有了什么隔阂,此刻也不该拿凤庆县的百姓做筏子,来给陆曜威慑。
而启明帝若是英明一些,也可将陆曜的功劳揽在自己身上,但他却选择了最昏庸的一种做法。
李县令斟酌又斟酌,思虑再思虑,最终下定决心给陆曜写了一封信,并安排人快马加鞭送了过去。
李县令不是一个迂腐之人,在自小就铭记在心的忠君爱国和凤庆县几千百姓的性命之间,他选择了凤庆县几千百姓。
但若陆曜真有一日反了,他也不一定就会站在陆曜这边。
给陆曜写信之后,李县令主要做的事情便是稳住启明帝派来的公公和侍卫。
本以为等到陆曜的回信要在四五天之后,没想到信送出去当天晚上他就收到了陆曜的信。
按理说,李县令的信这时候还没能送到陆曜手上,因而对于陆曜“回信”如此之快李县令很是惊讶,拆开之后才知道陆曜这封信应该是在启明帝的圣旨下达不久之后送来的。
李县令不知道林毓容和009的存在,因此很是感慨陆曜的手段通天,竟是能够轻易知晓启明帝的圣旨。
更是敢让他拦下启明帝的圣旨,稳住启明帝派来的公公和侍卫,必要时还可以用强制手段将督查的公公和侍卫控制起来,送信之人可供他差遣,而他等陆曜的消息即可。
李县令松了一口气。
但他不解的事,陆曜明明可以借此机会拉拢他,然陆曜在信中没有只言片语拉拢他的意思,也没有等他的求援信,仿佛陆曜只是为了救凤庆县百姓。
然李县令并不相信陆曜只是单纯的想救人,他更愿意相信陆曜是为了在百姓中的名声以及拉拢部分朝廷命官。
但即使这样,李县令对陆曜的行为依旧感激。
李县令的信是在第三天送到陆曜手上的,原本陆曜还担心他的信去的不够及时,李县令会迫于启明帝的威慑力执行火焚瘟疫之人的旨意。
却没想李县令倒是主动向他求救了。
林毓容来为陆曜修复身体时,陆曜将李县令那封信给林毓容看了。
“这李县令倒是不卑不亢,是真正为民考虑的好官。”林毓容看了信称赞了句。
陆曜有些诧异,林毓容代替原主这些日子,他可不曾听她称赞过别人。
“只是这次违旨事件后,肯定再得不到启明帝的重用,可惜当时没能追上传旨的公公。”
林毓容看法却是与陆曜不同:“无论有没有这次违旨事件,凤庆县瘟疫之事也会成为启明帝心里的一根刺,他照样不会重用李县令,若是时间一长,发现李县令也并非投靠与你,说不定还会招致杀身之祸。”
陆曜愣了愣,想到往日同他交好的白大人,眼神暗了暗,“我还没习惯以启明帝现在的性格去分析他的做法。”
林毓容没有接话,她只牵引着灵气修复着陆曜的身体,待修复完毕才问他:“启明帝同意打消火焚凤庆县瘟疫之人的想法了吗?”
陆曜点了点头,神色有些微妙:“这大半个月里,但凡我送进宫的奏折,他就没有不批准的。”
林毓容轻轻笑了笑:“那不是很好吗?提前感受一把太上皇的滋味。”
陆曜愣了愣,他没想到一向有些淡漠的林毓容竟是和他开起了玩笑,而他一时之间还不知道怎么接。
……
凤庆县得了瘟疫的人在宋大夫和杨亮师徒联手医治下,渐渐全部好转。而启明帝虽是准了陆曜的奏折,却没有另给李县令旨意。
陆曜知道启明帝这是有意为难李县令,却也没有别的办法,他总不能再上一道折子让启明帝给李县令写个圣旨,那样他真成了林毓容口中的“太上皇”了。
陆曜只得给李县令再次去了一封信,除了信还有启明帝批给他的奏折。
李县令接到陆曜的信件和奏折后,压在胸口多日的石头算是彻底放了下去。
他按照陆曜信件中的吩咐将启明帝派来的公公和侍卫扣下了,没有在意启明帝只批了陆曜的奏折而没给他旨意的事情。
他觉得这个结果已经比他预料的好了。
此后过去半月,公公和侍卫闹了一场后被李县令关起来了,启明帝也没再多余旨意传来。
无论愿与不愿,李县令知道,启明帝这是将他和陆曜彻底划到一个阵营了。
不过李县令打定主意不掺和启明帝和陆曜的事,他只想将凤庆县这一方百姓护好。
至于凤庆县的这场瘟疫,李县令也没隐瞒陆府的功劳,只是将启明帝想火焚瘟疫之人的旨意瞒了下来。
凤庆县瘟疫结束,宋大夫和杨亮回了上京,陆府的部分护卫却是留了下来。
这些护卫没说为什么留下来,却是找了李县令报备。
李县令没说什么,他知道陆曜是为了保护他,免得他被启明帝暗杀。
*
宋大夫和杨亮师徒成功解决凤庆县瘟疫的事早已传回上京,所以当他们回到上京时,启明帝知晓,众朝臣也知晓。
大部分朝臣、御医包括上京许多药堂的大夫都羡慕宋大夫和杨亮,觉着他们能够凭此一步登天。
然也有小部分政治嗅觉灵敏的朝臣却在等着启明帝和陆曜的反应,以此证实他们的猜测。
“你觉着启明帝这次会怎么做?”陆曜坐在书案前,问前来给他修复身体的林毓容。
“大概是不闻不问吧,若我们也没什么反应,估计宋大夫和杨亮没什么好结果。”林毓容一边引导着灵气修复陆曜的身体,一边回答陆曜。
其实这样的事情,这大半个月以来启明帝没有少做。
但凡曾经和陆曜交好的朝廷命官,启明帝先是试探的给其穿些小鞋,然后等着陆曜的反应。
刚开始的时候,陆曜对此没有在意,直到和他交好的官员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接二连三的或被贬官、或被处罚后,陆曜才知道启明帝的意思。
因为林毓容的存在,启明帝不敢和陆曜硬碰硬,但曾经和陆曜交好的官员,他一个也不再信任,这其中包括启明帝当初信任有加的官员。
这些官员要么陆曜明确庇护着,要么就被牺牲掉。
陆曜已经不太能够理解启明帝的做法了,却也没办法眼睁睁看着启明帝将曾经与他交好的官员贬官处罚,只得出言庇护。
“唉……”陆曜叹了口气,“三天之后,启明帝若是依旧对宋大夫和杨大夫不闻不问,就让易风将他们带到府中吧。”
林毓容点了点头,开口道:“宋大夫和杨亮肯定是要护着的。”
林毓容引导灵气修复了一遍陆曜的肺腑,然后放开陆曜的手腕。
在一边安静玩着的逸哥儿见林毓容闲了下来,手脚并用的爬到林毓容旁边,钻进她的怀里,眼睛笑成一弯月牙。
林毓容捉着逸哥儿亲了亲他的脸颊,逸哥儿笑得更欢了。
陆曜望着两人的互动,眼里也是一片温情。
虽然林毓容平时看起来比原主更加冷,但陆曜觉着林毓容身上比原主多些生气,面对逸哥儿时,更比原主显得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