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霍璋一口应下,又笑着允诺道,“等孩子出生了,明年我们再带上孩子,一起去仁智宫避暑。”
宋晚玉听了,心下喜孜孜的,就这样被霍璋给哄好了。
........
虽说霍璋考虑得很是周全,安排的也很是仔细,可等到六月里却又出了一桩众人都没想过的大事——有人告发太子私运盔甲往庆州。
按律,盔甲一类的器物,运送时必要有兵部公文。所以,那些手持东宫文书,运送盔甲往庆州的只能说是私运。而私运盔甲更是相当于谋反的大罪,哪怕是东宫,牵扯上这样的大罪也是躲不过去的。
那运送盔甲的人大概也是怕了,半道上折回来,跑去仁智宫与天子告发此事。天子听了,自是气急,立时便召太子去仁智宫回话。
原本,此回天子去仁智宫避暑便带了许多人,只太子留在长安监国理政。这时候出了这么大的纰漏,东宫上下都跟着慌乱起来——这私运盔甲的罪名本就难以洗脱,若是再被扣上个谋反大罪,只怕东宫上下都逃不过。
只是,东宫一众臣子几番商议,也都是劝太子速去仁智宫:无论庆州之事如何,最要紧的还是天子对此的态度。太子现下当务之急便是洗清自己身上的谋反嫌疑,打消天子的疑心。
太子也知轻重,接了天子口谕后不敢耽搁,立时便要起行。
值此关键时候,太子妃亲自起身去送,夫妻二人有些依依,一路行至门口仍旧还有许多话没说。
临到门口,太子妃方才像是想起了什么,轻声与太子道:“此回圣人怕是气得不轻,殿下此去多半是要有些艰难。”顿了顿,她才低声道,“明月奴如今也在长安呢,她素来怕热,这几日也总念叨着要去仁智宫.....要不,殿下也把她一起捎上?圣人一向疼她,如今她又怀着孩子,见着她时,想必也能消些儿气。这消了气,父子两人说起话来也容易些。”
太子不觉摇头:“明月奴现下也是双身子,这般的事哪里好去扰她?”
太子妃却是眼眶微红。
太子见着,不由道:“你这又是怎么了?”
太子妃并未应声,只垂下头,抬手自自己的袖中抽出一条素白绢帕,轻轻的擦拭自己眼角的泪水。
太子见了,语声更加柔和了些:“好了,我知道你是担心我。你放心,我心下自有计较,不会有事的。”
谁知,太子妃闻言却摇了摇头,只听她低声道:“殿下素来宽厚,无论是待明月奴还是其他几个兄弟,一向都是体贴周道,万事都替他们考虑着。可殿下您这一片好心又得回了什么?他们又何曾为殿下考虑过?”
“不说别的,那些运送盔甲的侍卫原就是东宫侍卫,素来忠心,此回却忽然半道折返,亲去仁智宫告发此事。这无缘无故的,若说这些侍卫背后无人指使,谁又能信?”
太子闻言,眉心微微蹙了蹙,几成川字。
太子妃见机,便又接着劝道:“我知殿下不欲麻烦明月奴,这是殿下为人兄长的体贴之处。只是,兄妹之间,原就是互帮互助,本就不必计较太多。现下出了这么些事,明月奴说不得也正为殿下担心,就盼着能帮上一二.......殿下不若还是去问一问吧?”
太子妃这般一说,未尝没有道理,太子犹豫再三,到底还是颔首应了下来。
第116章 兄妹同行
当然,太子虽是点了头,但也做不出欺瞒妹妹这样的事情,所以他到了公主府后便将事情简略的与宋晚玉说了。
霍璋虽有些担心宋晚玉的身子,但这事确实是要看宋晚玉本人的意思。所以,他也只是转目去看宋晚玉,等着宋晚玉的回答。
宋晚玉却看向太子,低声问道:“那,运送盔甲的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事,在东宫提起来时,太子尚且不觉着什么,如今被宋晚玉这般问起来,被她这样看着,他方才是后知后觉的有些脸红起来——若说运送盔甲这事他不知道便是骗人了,可若说他默许这事的原因,又有些难以启齿。
太子沉默片刻,还是勉强道:“不过是两百副盔甲,还是当初平山东时剩下的,不过是让人送去地方上,有备无患罢了。”
宋晚玉知道太子说到这里已是十分坦诚,她若知趣就不该问,可她还是嘴贱忍不住的多嘴问了一句:“大兄既说是‘有备无患’,不知大兄这般小心翼翼,究竟是防什么?”
太子一时没有应声,凝目看着宋晚玉,轻轻的唤她的名字:“明月奴!”
宋晚玉回过神来,知道自己太冲动了——她孕中原就容易多思多虑,这会儿情绪上来,一时没忍住。好在,她很快反应过来,伸手按住了自己已经凸起的小腹,低声道:“是我多嘴了。”顿了顿,她深吸了一口气,认真道,“既如此,我和大兄一起去吧。”
见宋晚玉终于应声,太子不由松了一口气,道:“我就知道你一向懂事。”
霍璋不放心宋晚玉跟着一起去,原想一起去,也好跟着照顾。
结果,宋晚玉却把人给拦了下来:“没什么要紧的,我跟着大兄,去去就回。你在府里等我就是了。”毕竟,这样的事,她去了还好,若是霍璋也跟着去了,指不定要被有气无处发泄的天子给迁怒了——毕竟,天子可不是讲理的人。
霍璋瞧着宋晚玉那五个多月已经显怀的肚子,心下多少有些担忧,只得转头叫人准备马车——宋晚玉还怀着孩子,总不好叫她跟着太子一起策马去仁智宫。
太子一路急得很,还要考虑着见了天子后该如何应对,倒还真没想到给宋晚玉准备马车,而太子妃则是想到了却懒得准备。
此时见着霍璋吩咐人给宋晚玉备车,太子脸上也有些烧,只得道:“也不必急,你身子重,自还是你的身子要紧。”虽如此却还是没有放下带宋晚玉一起去仁智宫的想法。
霍璋看在眼里,面上虽是不说,心下难免有些不快:太子平日里确实是十分照顾宋晚玉,可真到了紧要关头,怕也是顾不上这兄妹感情的。
当初霍璋与宋晚玉新婚,为了给小夫妻留些适应相处的时间,天子都没给霍璋指派什么活,□□也甚少过来打搅,只有太子因着要去山东平乱这事来问霍璋想法。当然,换句话说这是太子给宋晚玉这个妹妹面子,看重霍璋,才会主动出面询问,是太子的心意。而且,事后霍璋婉拒后,太子也没说什么......可仔细去想,若是太子真的有心,怎么会在妹妹婚后没多久就想着带妹夫去山东平乱?
还有此回,宋晚玉原就是为着安胎才留在长安,没跟着去仁智宫的。而且,她都快要六个月身孕了,正是需要当心的时候,太子却还是为着自己的事情,上门来请她一起去仁智宫。甚至,连马车都没想起来要准备........
倒也不是说太子不看重宋晚玉这个妹妹,只不是放在第一位的罢了。
*********
因着多了个宋晚玉,这一路走得并不快。
太子这一路几乎是心焦如焚,想着天子可能的态度,心里都有些后悔了——他就不该听太子妃的!现下要顾着宋晚玉的身子,只能这么慢慢赶路,一路上耽搁了那么多时间,天子说不得还要以为他是故意拖延,指不定要更加生气了。
只是,这都已经到了半路,他更不可能把宋晚玉给丢下,只得硬着头皮接着往仁智宫赶。
这般紧赶慢赶的,好容易赶到了仁智宫,已是第二日傍晚。
听说不仅太子来了,连宋晚玉都跟着来了,天子脸上的神色都冷了些。
萧清音就在边上,少不得要替太子说话,轻声劝慰道:“想是公主不放心圣人与太子,这才一意跟了来........”说着,又叹,“圣人也知道,太子一向仁厚宽宏,待底下弟妹也都十分照顾,哪里又能拗得过公主这个做妹妹的?”
天子听了脸色这才好了些,沉声道:“叫他们进来吧。”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让公主先去侧殿歇会儿,太子自己进来。”
语声落下,便有宫人起身出去传话。
天子便又往萧清音处看了一眼,虽是不言不语,可意思却是十分明白的。
萧清音会意,跟着起身,姿态优雅的与天子行了一礼,先退了下去——看这架势,天子是要与太子好好说一说了,她这个后宫妃嫔这时候确实是不好在场。不过,她从殿中出去时,恰好碰见了要往里来的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