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黄月英要争霸+番外(95)

作者:倾宇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诸葛亮无力安慰女儿,他心乱如麻,麻木不仁的心疼痛难忍。她走了,放下一切走了。

公孙诗提醒:“女帝陛下安排了万民大会,如今是要去推掉吗?”

诸葛亮抬手拒绝:“去广场上放视频吧。”黄智儿点头同意。

未时两刻,皇宫开门了,皇太女和诸葛先生出来了,手中拿着一个小东西,把小东西对准喇叭,里面传来女帝陛下熟悉的声音!

“华国的百姓们,大家中午好!这是朕的神物‘手机’。六月初十下大雨,没来得及说,录段视频。朕要骂骂你们这群大笨蛋,人家大功臣闹着要封王封侯,是因为有利益,你们也跟着瞎掺和,是在闹什么?王侯的子孙后代,是要吃国库的,吃税赋的,吃得是你们这群笨蛋的钱!随着他们繁衍过多,国/家都会被拖垮!”

“权力是有巨大诱惑力的,你们可知道,朕要保持初心爱护你们有多么不容易吗?朕一生操劳,所思所想,都是为了让利于民、发展经济民生,让老百姓过好日子。可你们呢,跟着写文章骂朕,说不封王侯,是因为想独断专权?朕如今不要这个皇位了,你们还有什么好说?”

“臣民们,朕求求你们,以后多动些脑子,少被人利用。贫苦的百姓,你们应该想着限制地主的发展,而不是趋炎附势;没有尊严的民众,你们应该向官府讨要你们的话语权,而不是任其胡作非为;日渐卑微的女人,你们应该大胆要求自己的合理利益,而不是越发懦弱!”

“陪着朕打江山的官员们,朕很感动你们的付出。然而,天下并非一姓之家,纵然是我开国女帝黄月英,也不会要求子孙后代一直继承皇位。选择皇太女继承,并非因为她是我的女儿,而是因为她能继承我的意志,真心爱护百姓。且皇上还是做事情的,那些王公贵族是不做事的,纯属剥削他人!朕下旨,华国永不封王,永不封侯,永不加赋税!”

“大臣们,你们应该把目光从脱离朝堂的一亩三分地,多去看看民间疾苦,多去看看海阔天空。华国有朝一日强大了,不要沉湎于享受,请把目光对准海洋和天空,那里还有更广阔的的领域!”

“朕再下一道圣旨,华国以后的历代帝君,都必须在民间体验过疾苦。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思百姓所思,想百姓所想!朕退位享受生活去了,勿思勿念!”

万民迷迷瞪瞪,这是怎么回事,女帝陛下退位了?留下了个神器,就为了关心他们?女帝陛下太关爱他们了,是他们蠢,伤了女帝陛下的心。广场之上,万民哭泣。

袁漾等人也傻眼了,他们知道,封王候再无希望。他们也开始反思愧疚,若无女帝,岂能有今日的一切?女帝陛下见识太深渊了,他们都玩不过。

黄智儿和诸葛亮重新回到了皇宫里,他们反复的翻看那三千多张照片,以及《治华国十七术》。

回想起和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黄智儿止不住眼泪:“人理所当然的忘记,是谁风里雨里默默守护你……”阿母一直那么爱她,那么宠她。亲手教她算术、教她写字;无论多么疲惫,每晚都会给她讲故事;孙权要和亲,阿母抵死不从;她在汉中那三年,阿母每日都会给她写一封信,时刻关心她的成长;她患天花时,阿母不顾生命危险的去照顾她;她从汉中带来的小乌龟,阿母一直养到了现在,如今还在阿母的御书房里。

阿母不同于别人家严厉的父母,阿母很是尊重她,理解她。别人的父母,都是教导生养之恩大于一切,要求无条件孝顺。阿母却不求回报,甚至会内疚,内疚把她带来这个世界,让她吃了很多苦。

阿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最为别人着想的人了。可她或许由于童年缺失父爱,便沉浸于对父亲的崇拜,目光总是追随父亲,难免忽视了母亲的失落。

黄智儿问:“阿父,智儿听阿母的亲兵说,六月十三的晚上,阿母听见一些闲言碎语了。阿父可以说一下吗?”黄智儿的声音有些生硬,她恨自己。

“公孙诗问为父,爱过汝母吗?吾答爱过。”这有什么问题吗?

黄智儿惨然一笑,原来,阿母的离开,不只因为自己选择了姓诸葛,还因为阿父的“爱过”。

“幼年时,智儿曾经问过阿母,阿父爱阿母吗?阿母说,没爱过。少年时,智儿又问过这个问题,阿母也说没爱过。”

“那时,她说,阿父不爱她,一切都是她一厢情愿的单相思,所以她能理解阿父的行为,把一切错误都归在自己的头上。那样的话,也就不会心酸。若是阿父爱她,还如此悲催,那就再没有期盼。”

“阿父可能不知道,阿母清楚当年长安被火烧的真相的。”黄智儿越发难过。

“月英知道?”这是父女二人第一次直视这个问题。

黄智儿泪水长流:“智儿无意间听到阿母和三娥姑姑说的。曹魏和东吴想破坏蜀华联盟,只应该杀害智儿,引起两家争端才是。怎么可能在智儿病好之后,才放火焚烧阿母?阿母才说可以立智儿为皇太女两天后,就遭遇焚烧。”

“如果那时候阿母死了,智儿便能当上女帝,父亲凭着对智儿的控制,便能控制华国,蜀国就会成为最后的赢家。阿母这么聪明的人,能在第一瞬间知道真相。”

“我当时忍不住,跑进去问了阿母。阿母说怪不着阿父,这是阵营利益,是可以理解的。还说,是她逼迫着阿父发生了感情,阿父是无辜的,都是她的错。”可如今,阿父说“爱过”,阿母这段感情便是低入尘埃。她再也没有了自欺欺人的理由。最理想的程度,竟然这么糟糕。

她的爱情,最理想的程度,便是被大火焚烧,屡次算计。

她的亲情,最理想的程度,就是宠爱多年的女儿偏向父亲,失去她最在乎的东西。阿母所愿,便是改天换地,消灭旧的不公平规则。比如女儿可以随母亲姓,然而意愿却被打破,被臣民打破,被亲生女儿打破。

她的友情,最理想的程度,就是无人陪伴。偏爱的郑软儿,失去一条腿;欣赏的齐芳芳,失去了性命;信任的唐三娥,选择了永远的离开。

她的事业,就是拼搏三十年后,被大臣逼迫,被万千愚蠢的百姓谩骂。公孙诗交待,暴雨这段时间,黄月英都在看那些《辱骂刊》。边看期刊,边写那本《治华国十七术》,面无表情。

第79章 诸葛亮改制

诸葛亮第一次明白,什么叫痛彻心扉。左胸疼、右胸痛、心口紧缩,眼睛酸涩。可是,诸葛亮却没了死志。他要去找黄月英,他欠她太多了。他的余生,只能给她。

黄智儿冷笑:“别去找阿母了。智儿了解阿母,她是真的失望了,阿母不打算再见到父亲的。”她开始恨父亲的无情。她会去找阿母的,不过是以后,等阿母气消了、等她彻底知错了。

诸葛亮的心脏,仿佛遭到细针密密麻麻的扎,她不打算见他了,她不打算见他了。她放弃了一切,也包括他……

诸葛亮喷出了一口鲜血,他急忙捂住了胸口和嘴巴。他还不能死,他要去找到她,赔她余生,否则他死不瞑目。

黄智儿有些不忍,命医士来搭脉。医士说,诸葛亮忧郁缠身太久,一朝被痛击,反而打开了血脉。日后要好生将养,有求生意志,便能多活。

诸葛亮用肉眼不可见的速度,迅速振作:“智儿速去接见朝臣,安排近日登基大典。公孙诗把《华国大法》拿出来,吾要拟写一份新的。治下之民,全部要依据《华国大法》行事,违者必究。各路朝臣,暗中有动作的,吾来对付。”诸葛里的军事水平是一流的;政治水平是超一流的,没人是对手那种。

他要解决好黄月英的后顾之忧,然后去找她。

女帝陛下突然退位,魏蜀吴旧臣蠢蠢欲动,许多华国朝臣也想趁机牟利,妖魔鬼怪纷纷显形。没了黄月英,华国还能稳若金汤吗?张昭哈哈大笑,他坐等看热闹。

事实证明,能的。诸葛亮拿着蜀汉一把破牌,都能打出那么好的成绩。如今得了富饶繁盛、通讯便利的华国,简直如鱼得水。不到三个月时间,各路鼠辈纷纷匿迹,黄智儿大权在握。集权程度,更甚其母。

魏蜀吴三国旧门阀,不提封王,甚至不敢说九品中正制。袁漾、何均等人,全部告老还乡,得到了丰厚的奖赏。提拔了年轻务实官吏,朝廷风气焕然一新。各地百姓,拿着三亩地,再不敢生买卖土地的异心。

上一篇:霸总的黑月光下一篇:暗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