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黄月英要争霸+番外(10)

作者:倾宇儿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王兰暗中冷笑:“哦,那请问老丈所问何事?”

老丈细观少女神色,知其不悦,笑曰:“吾见此城,既无天荒,也无人祸,良田沃野,羡煞人也。吾家有亲戚,女子也,散居此地,吾等既是游学,又是走亲戚。”

王兰内心暗思,此老丈谎言也,哪有寻亲寻女子的?七成可能是细作!

“老丈亲戚容貌如何?吾每日走街串巷,所见之人,不知凡几。老丈可留下消息,若亲戚确实在此,吾遣人告知。”欲把这老丈打发走。

“吾家亲戚,年二十三,其貌不扬,眼窝深陷,鼻梁挺直,皮肤暗黑,头发发黄……”

“汝家亲戚,何等名字?”王兰越听越心惊,这不是县令大人的容貌吗?一时之间,分不清究竟亲戚,还是细作想近身刺杀。

瞧见王兰面色,知有动静,文士内心激动,表面不显:“女儿家名字,岂可轻易告知,吾只言说,此女来自荆州。”

“荆州!”世间哪有此等巧合之事,王兰试探着追问:“岳英?”

却见老丈当下大喜:“正是吾家亲戚,不知姑娘如何认识,可否引吾去见?”岳英,九成就是黄月英罢!当下拿出一块碎银,欲交给王兰,却遭拒绝,言不收任何贿赂。

王兰拿不定主意,后又想老丈者,文人也。可使其跟随之人在外,只引荐他一人入县衙,必不能伤到县令。

派人送老丈去县衙,王兰继续当天任务,月度考核,很可怕的!

小吏进入县衙,回禀县令有亲来寻,县令当下无聊,出门一看,大惊!不做言语,只恭敬引来人进入县衙后院,不顾劝阻,遣退屋中侍卫。

来人原来是黄承彦,正月出荆州,历经十月,才寻得不孝女阿丑。莫说王兰不识父女相,实乃月英基因变异,辱其父母好相貌。

屋中仅得父女二人,黄承彦怒不可言:“阿丑何故,逃婚至此,辱吾黄家名声?可知汝母,为汝之事,终日啼哭?”

黄月英只做禁声手势:“阿父,您小声些。不说女儿已为县令,当有尊严;只说女儿没有自曝身份,言是黄家人,阿父便不可泄露出去。”

“不瞒父亲,女儿承蒙阿父教导,自小暗有为官的想法。进入婚姻,更知自由可贵,不愿锁于深闺后院,于是出行至此,为官一方。”

黄承彦怒火更甚,只是压低声音:“此乃不守妇道,为父后悔,当年教汝诸多,令尔背叛父母夫家。天下之间,哪有女子为官的道理,速速与吾回去,给汝母长跪致歉,求其原谅。吾登诸葛门,送汝回夫家。”

谁料月英争论不休:“阿父此行,莫非没有看见城中阡陌交通,沃野千里,城墙高筑?谁言女子为官不如男,敢问阿父,平生所见,何处如徐闻县安详!”

黄承彦起身直立,稍减怒,曰:“女子当辅佐夫君,做当家主母,福及子孙。怎么抛头露面,叫人轻视!乱世之中,女子更是深受其害,应当闭门不出。”

月英冷哼:“不赞同!吾所见者,盗贼但至,男丁跑之,家中唯于妇孺,遭人淫/虐,倘使不遭匪贼杀害,事后唯有一死尔。且还遭人怒骂,子孙恨其不自戕,此等事情,公平乎?”(这个观点我赞同鲁迅所说,好像是在《二心集》里面提及到,明清腐朽贞操观念强势,是以鲁迅批判得辛辣。)

月英口中说此话,黄承彦不可置信,半饷才小声言:“孔明不是这种人,必有能力护其妻小,阿丑不比烦心。”

见父亲语气软和,月英低声哀求:“阿父,吾能自保。昔日阿父多遗恨,恨不生男儿,继承大志。阿丑不想阿父遗憾,定叫阿父知晓,男人能成事,女儿必然不差!”

话及此,黄承彦哪里不知,女儿已然意志坚定,轻易不肯回荆州后院。且已为此地县令,得人爱戴,奈何不得。只能权且如此,日后再言其他。

长叹一口气:“随汝罢!生儿育女当还债。”

黄月英大喜:“多谢阿父,成全女儿心愿。实不相瞒,县令一职,女儿做得举步维艰,方知曹操‘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之忧。”

黄月英长揖到地:“阿父送上门来,焉能不想帮女儿呢?正好以徐闻县入手,一掌抱负呀!”黄月英厚颜无耻。

黄承彦心喜之,然作势假怒:“害,吾有治国之才,却助阿丑管县城乎?”随后,哈哈一笑,俨然已经同意。

黄月英狂喜,不顾大礼,与父亲相拥:“多谢阿父,女儿之围解矣。”前世父母重男轻女,伤到心坎,反而不亲。黄承彦对她的理解,使她生亲近之心。

然,黄承彦忧言:“阿丑据于此地,他日天下有变,有人攻进此地,则何如?”

黄月英嘟嘴,做小女儿姿态:“天下哪有无风险之事,阿父莫忧,此问题容后讨论。”

“阿父,女儿怕辱家中名声,连累父母,化名岳英,父亲暂且叫岳承彦,可好?”黄月英交待。

“随汝心意,只是吾既然前来,或许久居,当遣人回家接汝母,早日团聚。”乱世之中,分离实在可怕。

“该当如此,此乃大事,疏忽不得。女儿派遣两百兵士,十人命中护送阿母,其余人等,暗中保护接应,阿母能平安到达。至于诸葛孔明那边,暂不做通知吧,日后再做打算。”现在势力太小,害怕诸葛亮引刘备来夺。

曹操父亲被杀,给黄月英留下巨大阴影,父母可不能有任何意外。想想黄承彦仅带几人而来,黄月英心生后怕。

黄承彦哭笑不得:“吾不知,阿丑竟有此等本事,轻易能调动两百兵士。”

黄月英嘿嘿一笑,自夸:“阿父不知道之事,多着呢。阿父瞧见城中,便以为极好,实际上,女儿才接管县城月余,没搞好建设,算不得什么。女儿大本营乃一个村子,今日天色已晚。

明日,父亲可与我骑马出游,视察县中粮仓、兵库、再去大柳树村看看!”黄月英仿佛在父母面前炫耀成绩的小孩,可劲嘚瑟。

当天晚上,月英令人,杀鸡宰猪,招待其父。其间,引县中官僚见黄承彦,封黄承彦为监察官兼谋士。众人皆惊奇,称黄承彦容貌上好,出乎意料,父女相顾无言、只作尬笑。

第9章 黄承彦进村

黄月英身体嗜睡,昨日歇息晚,次日正午时分,才起得身来,黄承彦已然看县衙许久。

私下打笑女儿:“明白阿丑难处了,县中才学之士,果然不多!”哼,那已经是县中最高水平,袁漾军师写的,被黄承彦一番打击。

黄月英翻个白眼:“此地边缘,识字之人本就不多。然女儿有办扫盲班,女儿管大柳树村一年半,那地是女儿直辖之地,人人识字呢,现在县城之中也在兴办学堂,不过几年,便可见效。”

黄承彦不以为意,以为女儿吹嘘。

黄月英令人牵来两匹马,与黄承彦巡视粮仓等,后又去了大柳树村。只见村中黄发垂髫、耕田织布、练兵走道、贩卖吃食、学堂书声入耳,到处良田耕地、道路桥梁四通八达。一片安静祥和,富贵模样。

黄承彦大惊,不可置信,唯恐自己在做梦,连番掐大腿肉。直到此刻,才知女儿大才,不悔写信接妻子。

黄承彦惊呼:“太平盛世景象,莫过如此!”

黄承彦开明之士、决断之人,当下决定,尽心辅佐女儿,不当玩笑看待。

黄月英本来想请父亲,同住县衙,黄承彦不允,说虽为父女,官位有别,不可开此先例,引人议论。

黄月英言:“天子之母,且住宫中,我等小民,何苦计较。不如同住,女儿承欢膝下,父母享天伦之乐。”

黄承彦强扭不过,便言:“若是如此。月英一县之令,必住正房,吾与汝母入住东厢房即可,若是月英有异议,吾必不住县衙!”

黄月英只得同意,令人打扫出东厢房,给黄承彦居住。又命陆云,派人去荆州接蔡氏阿兰。

黄承彦对县城中事,大感好奇,使吏送来县城各类文书,通宵读之,对书中内容,又惊又疑,亩产三十五石!

然左右皆曰,此乃真事,粮种是县令大人所出。

次日月英醒时,已是午后。黄承彦急急过来询问,哪里的粮种,月英或虚或食,予以相告。化外之士隆平,种植杂交稻米;海外出游人士,送来土豆玉米等,月英有福,碰巧得见这些人。

上一篇:霸总的黑月光下一篇:暗帝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