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想到不知哥哥们有没有上学堂,在前世,他们这个年纪的孩子们那可都是除了学习没别的!这以后光吃饱穿暖还是不够,她也要为哥哥们的前程好好筹谋筹谋了!
冯小七还在神游的档口,允氏已经夹了一块鸡腿肉放在小七的碗里。
“小七你多吃点,大病刚好,你得好好补补。”娘亲允氏坐在自己旁边,温柔的抚摸她饱满的后脑勺,“快吃吧。”
一家人开动!
这还是冯诗诗穿越过来后一家人第一次坐在一起吃饭,从大哥到五哥,一个个都悄无声息的嚼的嚼、啃的啃,真真儿是食不言寝不语,六哥倒也是无声无息,只是动作很快,缺了颗大门牙,他只好用旁边的尖牙撕扯鸡肉,却丝毫不觉得表情狠厉狰狞,一副谦谦小君子模样。
冯小七反观自己,一个女孩子,吃相还不如哥哥们斯文,从小就跟着爷爷生活,学得都是爷爷的做派,爷爷只是个普通农民,基本的规矩还是懂的,但要说吃的斯文端庄,还是差一些,有时候冯诗诗觉得自己就像个假小子,丝毫不讲究。
如今看到娘亲和哥哥们的吃相,她要学着哥哥们的样子,做个小淑女,至少在家教礼仪上,要做个有教养的孩子!
不都说坚持28天就能形成习惯么?她才六岁,她就不信从现在起刻意控制,她成不了她期望中的大家闺秀,对,是大家闺秀!她是一定会带领家人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把冯家发展壮大成大户人家!大户人家出来的女儿自然是大家闺秀!说不定以后还会遇到哪家翩翩贵公子也说不定哟!
冯小七小心的喝着稀粥、啃着鸡腿肉。
啧啧啧,只放了盐巴的鸡肉跟前世她吃的那些比起来简直是天上地下!
可看着一桌子的哥哥们吃的香喷喷油滋滋的模样,冯小七内心真是五味陈杂,心酸更多。
哥哥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太苦了!想想后世的那些孩子们一天到晚挑三拣四,这不吃那不吃的,就应该把他们送到这个时代来尝尝生活的苦!
喜的是哥哥们好歹也算吃上肉了,看他们满眼满心都在鸡肉身上,可想而知他们有多久没吃到肉了!
老六吃的神速,很快,他的碗已经见了底,鸡肉也吃了好多块,默默舔着嘴唇,脑袋不动,眼睛却骨碌碌的一下一下的瞟着仅剩一小盘的鸡肉。
他吃的够多了,娘亲说凡事不能只想着自己痛快开心,还要顾着哥哥妹妹们,就算心里再馋再想吃,也得忍住!
小七默默观察着旁边六哥的一举一动,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道:这个小六可以的!懂得团结有爱、兄友弟恭!将自己碗里的一块鸡腿肉夹到六哥碗里,给六哥一个甜甜的笑!心想:吃吧,这是姐姐赏你的奖励!
小六瞪大眼睛看了小七一眼,又盯住那块鸡腿肉,厚厚的肉仿佛在向他招手,吞了吞口水,拿起筷子,缓慢的伸向那块鸡肉,夹起,停在半空中,他抬头看了一圈,大家都闷头吃,谁也没看他,又吞了吞口水,深呼吸,将那块鸡腿肉放在娘亲的碗里,扬起笑脸,露出小豁牙,“娘亲,你累了一天辛苦了,多吃点儿!”
他虽然自从开动就闷头吃,可不代表他没有观察过大家的状况,娘亲是夹了好多块鸡肉,可肉多的都分给他们几个了,自己只啃了三块没什么肉的,娘亲在这个家里最辛苦,爹爹不在,他们要代替爹爹照顾好娘亲,这是他后来懂事之后大哥和二哥告诉他们的,这也是爹爹离家出发之前叮嘱他们几个必须要做到的!
允氏见碗里多了一块鸡肉,愣了一瞬,其他几个孩子都在心里夸赞小六,给他一个赞赏的笑。
小七的鼻子却是一酸,她二十多岁了,还不如一个孩子懂事!唉,她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从自己碗里拣了块肉多的,夹在娘亲碗里,“娘亲,多吃点儿!”
允氏想把肉再夹回给小七,却见她伸出小手挡住自己的碗,笑眯眯的看着她:“娘亲,你吃!我人小,吃不了那么多。”
允氏抬头看了一圈孩子们,各个都笑眯眯的望着她,顿感内心甚慰。
大家默默啃着、嚼着,很快,盘子碗都见了底儿,一张张小脸儿相互对视、嬉笑。
冯小七猜测她的爹爹相貌也不会差了,因为她自己的俊俏模样自不必说,下午偷偷在水缸里照了照,果然是个漂亮可人的小萝莉,哥哥们都夸她俊俏,自家哥哥们一个个也都眉清目秀,只是营养跟不上,有些瘦而已,没关系,以后总会长回来的!
老大老二去收拾碗筷,允氏带着剩下几个小的坐在炕上,听老四给她描述今天一天发生的事。
之前看过老三的伤口,现在听着四儿子讲述当时的情况,允氏还是后怕的脸色发白!
夫君在外打仗,她在家带孩子们,若是孩子们出了什么意外,她如何受得了?她又该如何向夫君交代?最困难的时候都挺过来了,现在连最小的小七都能出主意帮家里忙了,坚决不能让孩子们出事!
允氏轻轻抚着三儿子的后脑,又顺着脖颈抚上他的小脸儿,老三老四长的最像夫君,她时常透过他俩寻找夫君的影子,否则她害怕日子久了,她连夫君的模样都不记得。
老三沉默少言,性格有些内向,给了娘亲一个安抚的笑,晃了晃受伤的手臂,示意自己没问题!
老四的性子和老三截然相反,话多到简直就是个话痨,他看出娘亲的担忧,安慰道:“娘亲,卢大夫说了三哥只是皮外伤,伤口长好了就没事了,你别担心。”
接着,马上转移话题,“娘亲,小七实在太厉害了!你知道今天那几只山鸡我们是如何抓到的么?”言语间一副“我妹妹最棒”的与有荣焉之感。
第6章
允氏强忍住眼眶中的泪花,硬生生将它们逼回去,笑着抚了抚小七的朝天发髻,笑着问:“我们小七今天是怎么抓到那些山鸡的?”
冯小七刚想开口,四哥抢先开口:“我来说我来说……”
有人帮她讲述,她自然是乐意的,她发现了,她家四哥就是个小话痨,不过描述的条理清楚、逻辑清晰,这要是放在现代,妥妥的主持人或是作家的料子啊!说相声也不错!
很快,老大老二把一切都收拾妥当,进来里屋,老四的描述也差不多进入尾声,老五拿出他们分拣好的松子儿和榛子给允氏看,老大出去把剩下的两只山鸡拎进来在允氏面前晃了晃。
允氏瞬间觉得孩子们真的长大了,在她不在家的时候,居然也能做出这么多大事来,要知道,这些就算是她也做不来的。
她看看山鸡、又看看坚果,开口和孩子们商量道:“我有个想法,平时卢大夫没少帮助我们家,现在我们家有这些稀罕物,虽说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我想送些给卢大夫,也算是我们一家人的心意,你们觉得呢?”
冯小七刚想开口,就发现大家都纷纷看向大哥,这大概是家里的传统吧,有事都看大哥?
冯保恭略一沉思,开口道:“我同意,具体给多少,娘亲,我们听你的。”
其他几个按照顺序点头,直到小七这里。
“娘亲,我同意,邻里之间就应该礼尚往来、投桃报李,这样日子才能过的长久。”
这些道理对于冯小七来说,再简单不过了,无论是在后世还是现在,单打独斗都是行不通的,三个臭皮匠还能顶一个诸葛亮呢!况且她上次发烧多亏了卢大夫救治,否则,她哪里来的机会能够重活一回?
听了小七的话,允氏欣慰的点点头,这些孩子们都非常懂事,她也算没白教,不过,允氏心下却有疑虑,小七刚刚说的这句话,理儿虽是简单的道理,但她用的词却怕是只有读书人才会用到,这孩子跟谁学的?几个孩子因为穷,都没上过学,她也不认字,没法教孩子们。
“卢大夫家人少,就给一只山鸡,松子儿和榛子各一捧给他家两个孩子,你们看合适么?”
“行!”
几个孩子异口同声。
于是,老大把剩下那只山鸡挂出门去,老四和老五把坚果装好,连同要给卢大夫家的山鸡一起递给大哥拿着送去卢家。
“二哥!”冯小七凑近二哥身边,“我们做些兔子套,一会儿趁天黑前放林子里,等明早去看说不定就能有兔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