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小七的锦绣前程+番外(14)

作者:树玲珑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这鱼和山鸡、兔子、野猪的味道可不一样,加上允氏的咸香豆瓣酱,一家人吃的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吃过饭,几个哥哥收拾碗筷,冯小七凑到允氏跟前,神秘兮兮的说:“娘亲,我和大哥明天跟着卢大夫进城,你看看都需要买些什么东西?”

允氏睁大了眼睛,“进城?买东西?”眸光一暗,“可是娘亲没几个钱,还留着开春买种子。”

小七拍拍允氏的手背,笑眯眯道:“娘亲,不用你出钱,我们有钱!你忘了,那些兔子皮和獾皮都拿去卖钱了,钱都在大哥那里攒着呢,你就说过年想买什么吧,钱的事儿你不用操心!”

允氏心下又是一阵感慨。

儿子们收拾好碗筷,也都过来围坐在一起,开始讨论过年需要购置的年货,冯小七和大哥都一一记下。

讨论好了年货,小七跟允氏说了想把鱼卖给周家的想法,允氏答应明天问问周家的管家。

第二天一早,要去县城的人天还没亮就早早起床,老大将铜钱稳妥放好,就和小七先去了卢大夫家和卢大夫会合,然后一起去了赵大叔家与众人会合。

冯小七和几个妇女一起坐在牛车上,男人们跟在牛车后头一起往县城赶去。

直到日头升到了半空中,一行人才进了城门。

县城其实不算大,就一条大街贯穿南北,他们要购物的店铺集市就在这条大街的两侧,再远或是旁边就是普通住家之类的,他们没必要逛的。

冯小七迈着小短腿,被大哥牵着手,左右两边不断的扭头看。

这还是她来到这个世界后,第一次进城呢!

与她前世在电视里看到的不太一样,这里所有的建筑全都只有一层,临街的是门面,各店门面大小不一,门面后头也有房子,大概是商家居住的地方吧,或是加工商品的作坊,这只是她的猜测,毕竟,她不好意思直接进后屋看个究竟去。

可能因为天冷,各家全都大门紧闭,街道上行人不算少,三两成群、步履匆匆,都不想在外多待。

卢大夫先带他俩去了收毛皮的店铺,伙计和掌柜的都跟他认识,热情的迎上前来:“哎哟,卢大夫这是又打到好东西啦?哎呀,还不少呢!”见到鼓鼓囊囊一大包,惊叹一声。

卢大夫笑笑点头应是,递上两张兔子皮还有野猪皮和狍子皮。

那伙计接过,一张张展开检查了一遍,朝掌柜的点头,掌柜的便拿出铜钱给到卢大夫,“来,这钱你拿好了,兔皮老价钱没变,野猪皮这个数、狍子皮这个数。”说着用手在卢大夫的手心里比划着。

卢大夫了然点头,接过铜钱数了数,没错,顺手揣进怀里,跟掌柜的告辞离开。

两小只跟在后头出了店铺。

第13章

稍微离店铺远了些,卢大夫才掏出刚才揣起来的铜钱给老大,开口道:“我一直说这些毛皮是我上山打猎打的,我怕说是你们几个小孩子的话,引起不必要的事端。”

两兄妹都聪明,秒懂,朝卢大夫点头,眼里是感激和敬意。

“多谢师父!”

老大这些日子跟着卢大夫不光学习医术,也学着为人处世,卢大夫将他当自己亲儿子一般对待,该严厉严厉,该责罚责罚,该表扬表扬,卢大夫的良苦用心,冯保恭都懂!他从心底里感激卢大夫!

接下来,三个人按照各自的购物清单一家家店铺挑选、购买,顺便去了菜市场那边,想看看有没有鱼卖。

大冬天的,菜市场几乎是空的,这个时节,哪有什么菜可卖?鱼?也没看见。

三人经过一家酒肆门前,冯小七站定了脚步,“卢大夫,能不能麻烦你进去问问他们收鱼不?别说咱现在有鱼,就问问河开以后的鱼什么价钱,我们心里也好有个数。”

卢大夫看着小七想了片刻,走进酒肆去了。

“干嘛让师父去问?我也可以去问啊。”大哥觉得已经够麻烦师父的了,实在过意不去。

“大哥,咱俩都太小了,他们未必会理我们,万一以为我们是来捣乱的 ,再把咱俩踹出来可就不妙了!”

大哥:“……”

点点头,“嗯,你说的也是。”

两兄妹正说着,卢大夫已经出了门。

“他们收的,我比划了一下你送我的那条大小,掌柜的说大概20钱一条,这是河开以后的价钱,若是现在有鱼,25钱一条他们也愿意收!”卢大夫越说越兴奋。

两兄妹也开心的咧嘴笑。

想想他家屋檐下那十几条鱼,那都是丁零当啷的铜钱啊!

给鱼询价的大事搞定,三人站在街上开始苦想还有什么落下的没,冯小七提议去了书宝斋,买了普通的笔墨纸砚,又买了两张大红纸。

“我们天天在地上写写画画,以后要学着用毛笔在纸上写了,这字啊,就得多写多练才能写的好看。”

对此,另外两人都没意见。

三人拎着大包小包,又站在街中间苦想了一阵,确定没有什么遗落没买的,便转身往回走。

城门前,赵大叔的牛车等在那里,已经有人采购完回来了,跺着脚等着其他人。

天很冷,大家也都没太耽误时间,直奔主题采购完毕就都回来,一行人将购买的东西都放上车,冯小七等几个妇女也都坐上车,浩浩荡荡的回村。

回到村子已经是下午,留在家里的几个小子捡完柴火就去到村口等着,迎接大哥和小妹。

远远看到牛车缓缓过来,几个孩子撒丫子跑过来,跟在牛车后头嘻嘻哈哈,好像真的只是接大哥和小妹一样,谁都没去问都买了什么东西。

冯小七对哥哥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娘亲将哥哥们教的真好,她见着过别家孩子见父母进城回来直接迎上去开始翻包,“买什么好东西了?带什么好吃的了?”问个不停,哪管旁边有没有旁人,从前她是羡慕那些孩子,现在是觉得那些孩子不太懂事。

牛车在村口岔路站停,大家各自取下自己的物品,给赵大叔车钱,各自回家。

进了屋,大家把东西往炕上一放,都等在旁边,一个个喜笑颜开。

大哥一个个包裹的拿过来,打开,冯小七在一旁解释说明。

“这两袋大的是米和面,明晚咱们做好吃哒!”

“这一包是娘亲过年要用的,等娘亲回来安排。”

“这一包是各种调料和作料,以后做菜放这些味道更好!”

“这些是笔墨纸砚,以后咱们用这个练习写字,谁都不许偷懒!”

“那有什么好练的,我们用木棍写的很好啊,我会写好多字了呢!”老四话虽多却很会过日子,明明木棍写的好好的,又不花钱,干嘛还花那份笔墨钱?

冯小七夫子身份上线:“这字啊,不光要会读会写,还要写的漂亮!写的好!字写的好不好看,也代表着你的学问高不高!”

“哦?还有这样一说?”

“我看过卢大夫的字,跟书上的简直一模一样,好看。”大哥帮小妹佐证。

“当然是真的,我们以后啊,需要更努力呀!”冯小七不知是鞭策哥哥们还是鞭策自己,亦或是都有。

傍晚允氏回来,首先跟小七说了周家管家明天要来买鱼,具体的价钱、买多少,还得明天见了鱼再定。

兄妹们非常高兴!这周家若是能长期要鱼,他们岂不是又多了一个赚钱门路?

第二天,大哥和小七留在家里等着周家来买鱼,其他兄弟们去山上捡柴。

很快,管家带着两个小厮进了院子,两兄妹赶紧迎出去。

管家是个年约四十的男人,身形微胖,一看就是在周家伙食不错,这年头想要长胖太难了!能吃饱就谢天谢地了!

管家也姓周,是他们周氏本族旁支,周管家笑眯眯的看着兄妹二人,开口道:“听说你们家有鱼,在哪儿呢?”

大哥将扣鱼的两个大箩筐掀起来,数一数,还剩16条。

周管家眼睛闪了光!

“真的有鱼啊!真是稀奇!你们自己抓的?”周管家的视线一直在那两堆鱼身上流连,就没离开过,好像怕一转眼那鱼就游走了似的。

“我们哪有那本事抓鱼,有人帮助我们的。”冯小七想起之前去县城卢大夫说的话,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善意的谎言说说不算过的。

那周管家也是极聪明的人,这话里的意思分明是不方便说嘛,无所谓了,只要有鱼就好。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