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厨娘(穿越)(37)

作者: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大家听得啧啧称奇,陈老太直念阿弥陀佛“难道那酱汁是不要钱的?”

逗得大家一阵哄笑。

这时正菜才上桌,四冷盘,酒糟鸭片、五香卤素鸡、鲜豆苗拌核桃仁、凉拌素什锦.

酒糟鸭片是将鸭肉用棉纱捆扎,与八角、桂皮同煮后,浸入井水猛泡,再拿出,去掉棉纱,切成圆圆小片,放入酒糟泡两个时辰,取出即可。

家里常年备着五香卤汁,取几勺捞出来,煮素鸡,然后切片。

现摘的鲜豆苗翠绿欲滴,嫩嫩的,将核桃仁剥去灰色表皮,剥出白色的果肉,绿色的鲜豆苗里夹杂着白色的核桃仁,色泽搭配,引人注目。

素什锦有胡萝卜、小黄菇、粉丝、木耳,都淖水切成丝,拌之以辣椒油、醋、花椒油,香辣可口,正是夏日开胃首选。

这些都是前一天的晚上小满带着大花做好了的,提前煮好了鸭肉和素鸡,第二天只需浸泡在相应的酱汁里,切片即可。这样能有效提高第二天的速度。

没想到因此还差点出了个大差错,栀娘等不及要尝尝,早就偷偷夹了一筷子鸭片尝了一口,自语道:“没什么味道嘛。定是小满太忙忘记了。”

说罢,自己做主,往鸭片里倒了两大勺酒糟浸泡起来。殊不知,酒糟鸭片这道菜,酒糟的味道最忌讳重了,遮去了鸭片本身的香味,做饭也最忌喧宾夺主。因而小满做这道菜,是打算留到第二天早上再去浸入酒糟的。

当第二条早上小满见到浸泡在酒糟里一整夜,吃起来酒味十足,让人晕晕乎乎的酒糟鸭片时,不由得哭笑不得。还好时间来得及,连忙又先做了一份,那份泡酒久了的酒糟鸭片,也当作笑话在宴席上被提了起来。

栀娘就取了纳凉的蒲扇,装作那些名门大户里矜持的小姐,遮住了半张脸,不好意思的嘟哝:“我也是好心想帮忙嘛。“

她惯常随心所欲,因而露出这一幅小儿女的样子格外罕见,小满就存心逗她:“那前一天喊你来剥核桃人又不愿意来。

栀娘眼珠子一转:“我帮忙的是品鉴菜色的那一部分。

林姨将两手放在脸蛋上刮一刮,说:“没羞,你这个丫头也不知道能不能嫁得出去哦。”

说着就有些愁,向老板悄悄安慰她。

小满就笑着说:“若是生活富足,自己有本事挣钱,没有遇到良人,何必又要嫁人充数,何必对世人有交待,对自己内心有交待,光风霁月,何必在乎世俗目光、”

栀娘就笑嘻嘻:“你倒是不急了。”

但因着有骆以坤在场,栀娘平日里打趣归打趣,却是知道轻重的,只是点到为止,并不多透露半分。

四热荤是香煎小黄鱼、切片金银蛋、上汤鸡鸭团、山药炖鹌鹑。

小黄鱼早就洗干净沥干水分,加以蛋液、淀粉,再入油锅,小火慢慢煎,小心不把两面鱼皮煎破,这道菜咬上去外皮脆脆的,里面黄鱼肉鲜嫩可口,由于煎的时间久,鱼刺都煎熟了,有性急的小孩爱吃煎掉的鱼刺,三下五下就咬下去了。再轻轻洒上一层花椒面和玫瑰盐调制的椒盐蘸料。哎呀口水都要流出来。

腌好的咸鸭蛋,切出蛋黄,金灿灿,再将鸡蛋煮熟,剥出蛋黄,再取皮蛋,切碎,混合。咸鸭蛋和鸡蛋黄呈现金黄色,皮蛋姜茶色,这已经是两色了。再取生鸡蛋,只留下蛋白,将蛋白打入咸鸭蛋、鸡蛋黄、皮蛋的碎末里,加入白胡椒粉和五香粉,放在长方形食盒里,上锅蒸熟,再切片,横截面有金黄、茶色、洁白,吃一口三种蛋的口味相继扑来,十分过瘾。

上汤鸡鸭团是将鸡胸肉和鸭肉都切碎成末,再混合,加以作料,团成丸子状,再在烧好的高汤中煮熟,糯、软,适合陈老太这等喜欢吃绵软之物的老年人。

汴京城中流行吃鹌鹑,小满初时不太熟练,只是照着前世处理鸽子肉、鸭子肉的方法做鹌鹑,做多了才发现鹌鹑肉质要比鸽子肉和鸭子肉都粗,口感也偏柴,因而这次选择了和山药同炖,炖煮的烂烂的,和山药混在一起,吃一口入口即化。

一道道菜端上来,大家看得目不转睛,骆以坤虽然知道小满擅长做饭,但看到家宴如此丰盛,脸上也有惊奇之色,再看那菜色,鲜艳悦目,还未动筷就觉得食指大动。

他心中感动,站起来向着陈家人作揖:“多谢款待,我定会对白露一心一意,必当敬她爱她。”

小满打趣道:“姐夫这可是被一顿吃的收卖了不成?且尝尝,万一不好吃,你就白说了。”

逗得陈家人只乐,白露也两颊微红,坐下来吃饭。

吃完了正餐,小满又带着大花端上了酸酸山楂糕、蜜渍海棠果、盐泡梅子干、水晶梨球四甜点。

山楂糕酸酸,让人满口生津,又是助消化的良品。

海棠果新鲜时并不得人们喜爱,可是做成蜜饯,却也甜津津。

梅子干是酸的,却和盐组合,没想到酸味和咸味组合起来意外的好吃,让人忍不住拿了一颗又一颗。

梨子选的是大个的丰水梨,削去金黄的外皮,只剩下白色的果肉,巧妙挖成小球状,再泡上柚子汁,腌久一点,吃起来又有梨子的清香,还有柚子的清新。

乌梅、山楂、甘草等草药熬久的山楂汤。山楂汤提前用个篮子捆住在井下湃着,待骆以坤和白露来时早已经冰得差不多了,立冬早急不可耐吊了上来,此时天气燥热,装酸梅汤的陶壶外面立刻凝结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散发着凉意,让人看着就觉得暑气顿消。喝上一口,酸酸甜甜,冰爽可口,惬意的往椅背上一靠“哇这酸梅汤真是盛夏良品”

白露笑眯眯的看着骆非池:“一路上念叨着热,这回可是过瘾了?”

骆非池笑而不答,却拿起蒲扇给白露一下一下扇着,问陈婶:“二娘子可想过在店里售卖这酸梅汤?”

陈婶看着小两口甜蜜的样子,心里很是满意,说:“小满说汴梁城里卖的解暑饮品多的是,怕是我们争不过。还自己嘀咕什么‘大宋子民创造力十足超乎我的想象’之类的胡话”

骆以坤笑曰:“小姨却是妄自菲薄了,如今汴梁城中谁不知道小姨开的麻辣火锅脚店是独一份儿?便是我学院里那告老还乡的高大人,临走前还念叨回了扬州就吃不到那麻辣火锅了。”

“扬州人杰地灵,风物人情与北地不同,吃的也清淡爽口,那位高大人居然也能认可火锅?”向老板发问。

骆以坤答到:“如今谁不爱火锅?都说众口难调,火锅却是人人想吃什么煮什么。那味道又麻又辣,烫得嗓子都疼,可是若是不吃了,又惦记着那香辣味道,抓耳挠腮的想。”

栀娘拍手笑道:“那我们在火锅店里卖这酸梅汤。正好解辣。”

还未等小满开口,家里人就七嘴八舌将这方案定下了。等到这酸梅汤在店里售卖,虽然拼不过那些老字号的消暑冷饮店,也在店里销量很好,因着物美价廉,便是不吃火锅的汴梁百姓也拿了自家瓦罐在店外排队购买。这是后话了。

第36章 傣族柠檬鸡

白露喝着酸梅汤,听着家里人七嘴八舌讨论些生意经,悄声跟小满商量:“我们的新房最终是用了相公爹娘留下的老宅,如今在里面住个满月以后,仍打算照旧租出去。相公仍旧去临川书院苦读,我也跟着去陪嫁的院子去。”

小满点点头,觉得白露成婚以后成熟了很多。骆以坤现在最重要的当然是读取功名,白露作为他的妻子,能支持他,陪伴他,最好不过了。

白露就接着又说:“可是我又牵挂州桥夜市那边的生意,因此想着暂时交给可信的人,我自己每五天来城里看一眼,另外在临川书院那边的院子旁边开个千梨子分店。这次回来,就是要置办几套同样的砂锅、小手炉,这样人家也能知道我们是一家店。”

小满大为赞许,自己吃了饭就陪了白露去置办物件,又租了辆马车给送了过去。

如此,白露在临川书院的摊子也开了起来,骆以坤白日里在书院苦读,吃、住都在家里,白露也非常体贴,骆以坤不在的日子里方才开个摊子做砂锅生意。

临川书院的学子有时会出来吃些东西,那砂锅摊子物美价廉,金黄蛋饺更是惹人,一时在临川书院流行起来。

惠王府里,赵昀的常随竹林正在瑟瑟发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