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厨娘(穿越)(134)

作者:吃吃汤圆呀 阅读记录 TXT下载

祁夫人犹自震惊:“你这孩子,做了祁家媳妇还东奔西跑?”

小满正色说道:“这也是我今日里想说的,我和祁非池,本是先帝赐下的婚姻,我为着履行婚约赶赴而来,可是三公子却始终不理不睬。我已明白三公子的意思。如今天下将要大乱,人和人的命途离散,想必便是不履行官家赐婚也不会再有什么要紧,因而今日里也请求两家一起将这婚约解除。”

祁夫人还想再说什么,老太君先行说:“我明白你这孩子的意思,你一路照料老婆子我来潮州府,最好的饭食恭恭敬敬奉给我,最好的房子让给我,侍奉我和夫人,夙兴夜寐,没有懈怠。奈何老三性子太执拗,是我们祁家对不住你,你放心,这婚约便是解除了。”

人人各有心思,又想着小满又走,一时间这顿饭吃的也食不知味,散席后,老太君悄悄叫小满来自己房中,取出一枚玉佩:“好孩子,这些日子难为你了,到底是我们祁家没福。这是我自己陪嫁里的,是宫中流传多年的前朝古物,我极为心爱,如今给了你,望你收着,给我老婆子留个念想。”

她如此一说小满便无法推辞,收下了那枚温润的古玉佩,老太君紧紧拉着小满的手,小满安慰她:“以后日子还会见的。”,老太君摇摇头,她眼中似有预感,小满如此一去,便跟祁家再无关系了。

小满这几天便忙忙碌碌收拾行李,因着要保密行踪便只对外说娘家有急事要回去。上官九歌将自己在西北留下的人手和钉子梳理一二,逐一给小满叮嘱。又将自己身边的小厮派了几个给小满,一则是路上护卫,二则是为了到了西北协助小满。

没有太多要带的,小满只需要将自己的带过来的几件旧衣带包即可,额外要运的是几车土豆,早就嘱咐人用袋子装好,用稻草包裹好。临走前小满寻到祁非池,倔强的少年仍旧理都不理她,小满突然觉得眼睛有些湿润。

整个少女时期,她都喜欢着他。闭上眼睛,记忆里全是幽默的、调皮的、灵动的、关切的祁非池。时光改变了他们,阳光开朗的祁非池变得成郁厚重,小满变得越来越独立勇敢,自卑敏感的赵昀变得越来越自信张扬。难以说是好是坏,岁月如刻刀,或多多少在他们生命力雕刻上不同的痕迹。

对着祁非池的后背,小满轻声说:“若是机缘合适的话,我们早就成婚了吧?你反抗你娘亲远赴北疆时,其实那时若不是你执意要什么建功立业,也许我们也不会渐行渐远。”

祁非池仍旧未回头,但小满感觉他的背影一滞。

到底还是没缘分啊,祁非池叹一口气,转过身来:“小满,你真想好了要去北疆?”

小满郑重点一点头:“对,我一开始,是为着陈家老小而活,带着他们温饱便是我的心愿;后来又遇上你,再后来波波折折,你在东北生死未知,我远道而去想着就是生挖战场也要寻到你,之后你又遭了大难,我为着仁义便来潮州,如今陈家衣食无忧,你也安安生生活下来了。我终于可以为着我自己,听从我自己的心一次。”

第127章 抱蛋煎饺

原来她,终于喜欢赵昀了吗?祁非池的心骤然一痛,到底没忍住转过了身来,但见小满眉目舒展,微微笑起来,眼神中有从未有过的光彩,祁非池满腹的辛酸复又消失,对啊,是自己不珍惜,是他自己放弃了小满,现在又有什么脸面再去挽回,想到这里,他回过神来,亦是郑重对着小满说:“保重。”

小满心中遗憾,原本还想着来潮州剥剥荔枝,品品海货,感受一下潮汕风物,没想到不到一年就帮祁家兄弟站稳了脚跟,如此一来,她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不若这一回离了此地,去北地,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民。

一路从潮州北上,到了杭州以后先是沿着京杭大运河坐船,路过细雨微微的江南,再往北走过大运河通济渠一段,便是要往西去了,广通渠一路明显就变得越来越干燥,比不上江南风调雨顺,小满天天在船上,已经不晕船了。走遍了大宋的一部分国土,她这个成就在古代的闺秀中算是罕见。过了潼关,终于到了长安,至此再无运河,小满下了船,换上了驴车。

山间逐渐变得贫瘠,草木也不复繁茂,芨芨草、骆驼蓬、白杨树,此地的植物也有一种蓬勃向上的劲头,风物与汴京截然不同,在结霜天气,蓝天白云下,人都变得开阔而高远,胸臆中难展的思虑也随之荡然无存。

赶车的二虎是上官九歌的心腹小厮,他看着小满一身农家打扮时不时掀开车帘子看着窗外风景,不由得安生佩服,陈娘子真是个性子坚韧的,一路颠沛流离,一般姑娘家都吃不了这苦,可陈娘子愣是一声不吭,还一副兴致勃勃。

转眼到了尚原,山路越发崎岖,小满心中嘀咕,早就给赵昀捎了信,说自己要来,如今却见不着人,难道是没有收到信?还是走错了?或者好久未见,不知道赵昀那边有什么变动,她心中忐忑,面上却不显,仍慢慢随着驴车一颠一颠往前走。

好在这担心没有持续太久,行至一方山坳,便有几个黑衣人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小满吓了一跳,以为遇上了劫道的土匪,没想到打头的黑衣人问二虎:“是九歌娘子的人吗?”

原来是赵昀派来接应的人,赵昀接到信,专门派了几个心腹,日夜守着往山下去的路,专门候着小满一行。今日里总算候着了,带着他们蜿蜒盘旋在山路间,又解了驴车,牵着驴子,直往一处僻静的山寨里去。

赵昀却不在,他出门去饶凤关办事,等到两天后才回来,早有人将小满到来的消息告诉了他,赵昀心突突的跳着,一时不敢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好运。

行至寨子里安置小满的居所,赵昀大步走了过去,行至门口,却猛的收住了步子,伸手去推门,却又放下,他在门口徘徊了半天,最终鼓起勇气去开门,没想到“吱呀”一声,门从里面被打开了,小满举着土豆开心的冲出来:“发芽了发芽了!”

赵昀:

小满:

还是小满反应过来,她主动说:“你这么快就回来了?我已经将第一批土豆都发好芽了,山寨附近的田地也用作开垦,若有闲下来的兵士可否借我一用?”

她一股脑说了半天,看着赵昀不回话只是盯着她呆呆看,不由得有些不好意思,好像刚才忙着挖土豆,也不知道手上的泥是不是抹到脸上去了:“那个”,她悄悄伸出一只手在衣襟上蹭蹭干净,便顺势挽头发,装作不经意往脸上擦擦。

赵昀:“那个,你正好把那团泥在脸上抹匀了”

小满:

这么一打岔,两个人倒是俱回复了自然,初次见面时候的尴尬荡然无存。赵昀因着如今还未正式起事,出入城中的街巷又担心被官府察觉,索性就待在山上安营扎寨,招兵买马,等着下一步的动作。

这就意味着小满有大量的地方种土豆。南风原头,陇间地上,原来草木生长的地方俱被小满和兵士们开垦出来,种上了土豆。一畦一畦初齐的土豆苗俱是小满的心血,她先前种田只是浅尝辄止做实验,哪像现在是动真格的辛苦劳作,手上磨出了大大小小的水泡,身体因着长时间的弯腰变得腰酸背痛。

恰逢小年,他们拿下来一座城池,小满帮着安置下伤员,带着后厨的几位厨子帮了一场角子宴全当过节,此时大宋已经有饺子这种吃食了,只是民间还称之位“角子”、“角儿”,因着小年,还配置了军中难得一见的烧酒。

赵昀却久久未归,小满心中惦记他,如今他们的营地鱼龙混杂,保不齐朱丽月的人会掺杂其中,她也没有心思吃饭,角子毕竟平日里难以吃到,庆功宴上军营里伤员和厨子们喝酒猜枚,嬉笑连连,渐渐化成了催眠的背景音,她居然睡着了。

赵昀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副场景:灯火阑珊,小满托着腮趴在桌边,面前摆着一碟子白白胖胖的角子,她脑袋一点一点,赵昀心想:活像一只啄米的小鸡。本来觉得好笑,心里面却柔软得一台糊涂,有多久,没有人这么等着自己了?

仔细想一想,除了李伯和李婶一家人,这世上也许真没有人这般等过自己。

他看小满困得厉害,便不吵闹坐在一旁安安静静等小满醒来,没想到那边突然传来一阵嬉闹声,倒先吵起了小满,她揉一揉眼睛,才看见赵昀坐在自己对面盯着自己出神。小满不好意思理理额发:“你回来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